努尔哈赤属羊。
如今这个羔羊桀骜不驯,与明朝廷的交锋中,一举拿下了抚顺、清河城等,震惊了朝野上下。于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在千呼万唤中,集结了大批军马,声势浩大地准备出关猎取这只羔羊。于是,在萨尔浒这个地方展开了一场羊虎大战,历史上称之为“萨尔浒大战”。
四虎出关
对于努尔哈赤,尽管在辽东已经名声大噪。可是,那些传统的明朝臣子并不买账,甚至有些官僚根本瞧不起努尔哈赤。比如山海关主事邹之易,认为努尔哈赤就是一个小小的女真部落首领,不可怕,完全不用大惊小怪。
本来明朝的万历皇帝非常昏庸,常年不理朝政。可是,当得知努尔哈赤攻破抚顺、清河之后,受到极大震动,便引起了高度重视,多次召集御前会议,对绞杀后金兵,做了安排。
先是向全国下达征调军力的谕旨。按照朝臣的讨论,征伐后金,需要大约十万军力,必须从各地征调。这样,从形势分析,福建、浙江、四川、山东、山西、陕西和甘肃的部队在征调之列。
接着,安排人事任命。万历帝任命兵部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都统一切征伐的一切军力,赐给尚方宝剑,可以代天子军法从事。除此之外,又选拔了一些将领,准备君前效力,有杜松、李如柏、马林、刘綎等。
对于万历帝的人事选择和安排,可谓良莠不齐。
杨镐,河南商丘人,万历八年进士,万历三十八年为辽东巡抚。对于杨镐,朝野评价不高,有说他“威令不行,赏罚不信”,也有说他“贪功自用”。这些都是致命的弱点,可是,以其任职兵部,早年又任职辽东,对此地也算比较熟知。万历帝选中他为经略,也算考虑周详。
杜松,陕西榆林人,官至总兵,历镇延绥、蓟州、辽东、山海关,威名远扬,有“杜太师”美称。杜松久经沙场,交锋时掳起两臂,乌黑如漆,持着金刀乱砍,号称“杜黑子”。万历三十六年夏,杜松被授为总兵,接替李成梁镇守辽东;万历四十五年,因蓟、辽多事,特命杜松镇守山海关,担任总兵。杜松秉性清高,廉洁奉公,不巴结上司,不笼络权贵。但是,他有勇无谋,刚愎自用。
马林,河北蔚州人,名将马芳次子。马林以父亲的功绩得到官饷,算是沾了祖上的光。可是,作为明将之后,他最感兴趣的不是战术的研究,而是洗好文学,善于作诗,书法也不错;同时,他还善于结交名士名流,可谓爱好广泛,外场上人。
刘綎,(1558年-1619年),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万历年间武状元,明朝诸将中,刘綎最骁勇,而且有一定的谋略,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其所用镔铁刀重一百二十多斤,马上轮转如飞,世称“刘大刀”。刘綎一生平缅寇,平罗雄,平朝鲜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
李如柏,(1553年-1620年),字子贞,号肖城,辽东铁岭卫人,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辽东总兵、宁远伯李成梁。由父荫为锦衣千户。因饮酒误事,被免职。再以父荫授铁岭卫都指挥佥事,历任密云游击、黄花岭参将、蓟镇副总兵等职。从其经历和出身看,李如柏对辽东算是耳濡目染,有所了解。
这就是万历帝选择征讨后金的班子,气势汹汹,大有必胜的势头。
《光海君日记》:“皇上赫然,计必剿除。”
于是,在万历四十七年二月十一日,在辽阳演武场,辽东经略杨镐主持誓师大会,各路军马齐集,阵容空前。杨镐挥舞尚方宝剑,做了两件事:一是宣布十四条军令;二是将抚顺临阵脱逃的指挥白云龙枭首示众。一时之间,血溅演武场,全场一片肃然,鸦雀无声。
接下来,开始祭天地和演武的时候,接连出事了。
一位将军奉命杀牛祭地。当他挥舞着刀,宰杀黑牛的时候,非常奇怪,怎么也割不断牛的脖子,黑牛嚎叫着,直到第三次刺杀,才杀死黑牛,场面非常尴尬。
而当将军刘招孙翻身上马,准备武动长矛的时候,又出事了,他手中的长矛一折两节,令所有在场的人唏嘘不已。
太奇怪了,太不吉祥了!人们心中顿时涌起不详的预感,人们问自己:这么不吉利,凶多吉少啊。
杨镐宣布:各将听令,兵分四路,迅速出关,大军直捣后金都城赫图阿拉。这四路兵马分别是:
西路抚顺路,由杜松率军出征;南路清河路,由李如柏率军出征;北路开原路,由马林率军出征;东路宽甸路,由刘綎率军出征,四路大军合计八万余人,加上朝鲜兵和叶赫兵,总计十万兵马,号称四十七万大军,就像四只大老虎一样,气势汹汹出关,扑向赫图阿拉。
蠢虎与灵羊
羊与虎展开了殊死较量。这是异常力量与智慧的较量,双方都卯足了劲儿,看看他们都有哪些表现。
明朝,这个大老虎,号称庞然大物,沾沾自喜,势在必得,甚至于没把努尔哈赤放在眼里,明显轻敌。杨镐这个统帅非常昏庸,又刚愎自用,鲜少与人商议,唯一可与之商量的人是李如柏。可是,李如柏是一个心胸狭隘,没有大局观念的一个人,他能给杨镐出什么注意呢?
有一件事儿听起来好笑。本来出兵打仗,大军启程攻伐对方,这是天大的秘密,必须严密保守,不可泄露。可是,杨镐在万历四十七年二月十一日誓师之后,居然将出兵关外的消息,大张旗鼓地宣扬。
二月二十四日,杨镐在大军出发前夕,派一名使者,前往后金,向努尔哈赤宣战道:“大明四十七万大军将不日出关,讨伐叛逆,识相的话,赶紧入关受降!”
杨镐真是一直蠢虎,战事未起,却犯下大忌:泄露了军事机密,并且吹大话,明明只有十万大军,却说是四十七万,企图以此恫吓对方。
作战历来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杨镐的大军,一个都不具备。地利不具备,他的部队,对辽东地势基本陌生,一旦深入,非常不利。人和不具备,他与四虎之间矛盾重重;四虎之间也是彼此心存芥蒂,并不默契,比如杜松与李如柏之间,就互相攻击,甚至设下计策,陷害对方。天时不具备,明廷与杨镐选择二月出关讨伐,时机非常不合适,这个时候的关外还是冰天雪地,寒冷异常,关内士兵一旦深入,将会困难重重。果然,杨镐原定二十一日出关,却遭遇天降大雪,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明军出关,必然迷路,杜松军就找不到了方向。可是,杨镐却乱使**威,挥舞尚方宝剑,强行出师。
《明史纪事本末》:“国家养士,正为今日;若复临机推阻,有军法从事耳!”
杨镐这只蠢虎,不懂军事,刚愎自用,必然误国。
而努尔哈赤,则恰恰相反,他洞察时局,马上召开御前会议,大家集思广益,分析敌我,反复讨论,商议应对之策。终于,一整套应对之法出台,非常正确。
第一、确定战略战术。这很重要,面对强敌,大军压境的时候,必须选择正确的战术。努尔哈赤了解到,明军兵分四路,浩浩****压向赫图阿拉,势力强大。如果后金军四面迎敌,力量分散,极有可能被逐个吃掉。所以,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所有的八旗军拧成一股绳,包围其中一个老虎,狠狠地打。然后各个击破。
《明季稗史初编》:“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第二、派遣间谍。这是努尔哈赤最擅长的事情了,他认为只有派出谍工深入虎穴,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军报,也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于是,派出了汉人间谍,化妆成商人模样,深入关内,几乎无所不入,全面准确地了解了敌情。
《三朝辽事实录》:“我师未出,彼防已预。”
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宣布后金国实行戒严,国内的人不许随意处境;境外的人不许随意进来,以防军事机密泄露他人。这一点儿,与杨镐大张旗鼓宣扬军事机密,刚好相反。
第三、设置巧计。努尔哈赤一贯主张,战争要凭借智慧取胜。所以,他决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有利地势。比如,努尔哈赤命令在通往赫图阿拉的主要路口设置伏兵;砍伐巨大树木,横截马路,给明军进攻设置障碍,等等,处处都是技巧用兵。
第四、展开外交攻势。杨镐的策略,不仅明朝要大军集结,四路出师,还要他的盟军一起协助,形成包围和震慑。明军的盟友有两个,一个是叶赫,一个是朝鲜。努尔哈赤立即行动起来,派遣使者,前往两处,或馈送礼物,加以笼络,或晓之以理,予以说服。他的外交攻势果然奏效,杨镐都接到了消息。他在《速敕蓟兵出关疏》中说叶赫不肯出兵协助,“不免有迁延、观望之心。”
这样,蠢虎与灵羊之间,智商相差悬殊,一旦交锋,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首虎被箭
出关的四虎中,以杜松为首虎,这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
杜松勇敢。这个人骁勇善战,从不畏惧敌人。但是,勇敢中,也夹杂着鲁莽,这种人往往会刚愎自用。
杜松贪功。以其武功高强而多有战功,也因此而养成贪功的恶习。往往喜欢表现自己,尤其是战功方面,杜松非常贪婪,喜欢听到别人夸赞他。
这样的杜松,杨镐却没有充分认识到,反而让他率先出关。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杜松率两万官兵,从沈阳奔向抚顺,大军直接杀向赫图阿拉,速度之快令人惊奇。杜松的老毛病犯了,他要率先擒拿努尔哈赤,立下大功。可是,杜松此行上了两个人的当,要想遂愿恐怕很难。
一是上了李如柏的当。
相比杜松的直率,李如柏非常狡诈。他盯上了杜松,便想利用杜松的耿直,耍弄他。早在二月十一日,两人在辽阳的时候,酒宴开始,李如柏道:“杜将军此次能够擒拿努尔哈赤吗?这可是个硬骨头啊。”
杜松一听,怒道:“说的什么话?我是干什么来的,定要把他擒拿归案!”
李如柏戏道:“这要看你的本事了,如果你能捉到努尔哈赤,我把头功让给你。就怕你做不到。”
杜松被他激将,怒不可遏,恨不能马上起兵,捉到努尔哈赤。最可惜的是,当杜松起兵之后,李如柏居然派出奸细,在杜松军中散布谣言:“杜将军的队伍行动太慢了,清河路已经快到赫图阿拉了,努尔哈赤很快就会被别人捉到。”
杜松一听,非常着急,便督促士兵,马不停蹄向赫图阿拉疾驰。
杜松明显上当了,李如柏是想要他先与努尔哈赤交锋,试探虚实,再作打算。
二是上了努尔哈赤的当。
杜松率军疾驰,日行百里,第二天晚上,抵达浑河。他站在岸边瞭望,不知水深浅,不敢贸然下水。
探子先下水,走至河中心,探子道:“将军,河水不深,可以渡河。”随行的谋士阻止道:“当心有诈,早听说浑河水很深。”
杜松大笑道:“怕什么,有我杜松呢。”说着,扔掉酒壶,敞开胸怀,骑马下水。谋士劝他披上铠甲,当心敌人袭击。杜松毫不畏惧道:“入阵披坚,非丈夫也。”带领众人一路涉水而去。
可是,他上了努尔哈赤的当。努尔哈赤看他和士兵已经到了河中央,便下令放水。原来,努尔哈赤早就料到了杜松的鲁莽,便在上游将河水拦住,专等杜松,只要他们进入中央,便放水。霎时间,拦住的河水像返潮一样,把杜军冲垮河中,一千余众被水淹死,军队大乱。
杜松两次上当,出师不利。
三月初一日,他的军队孤军深入萨尔浒,杜松与努尔哈赤在此决战。
努尔哈赤使用了早就制定好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重拳出击,打击杜松部。这样,努尔哈赤率领六旗精兵,约四万五千人,将杜松萨尔浒大营一万五千人团团围住。
两军交锋,明军自然不抵八旗兵,纷纷溃退。接着,杜松布下的吉林崖大营也被八旗军一举摧毁,两军厮杀一片,从午时战到酉时。杜松提刀奋战,越杀越勇,可惜,他是个孤胆英雄,终于力不可支,居然中箭身亡。
《极议安边固圉疏》:“杜总兵砍杀数里,被达贼围住,杜总兵面中一箭,落马。”
这样,首虎杜松和他的二万大军,被努尔哈赤全部歼灭。萨尔浒首战告捷。
老虎遁
三月初一日,杜松全军覆没,努尔哈赤取得萨尔浒大捷,信心倍增。于是,他快马加鞭,决定再歼老虎。
入侵的第二号老虎是马林。朝廷和杨镐选中马林为开原路主将,朝野上下颇有微词。主要是分析他的性格,不适宜做为主将。马林雅好诗文,擅于结交各界名流,完全是个场面上的外交家。战争是残酷的,以马林这样的人领兵打仗,势必出现问题。
《明神宗实录》:“林庸懦,不堪一面之寄,乞易别帅当次重任;不然,不惟误事,且恐此身实不自保。”
但是,辽东经略杨镐刚愎自用,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是启用马林为开原北路主将,统领一万五千大军向赫图阿拉进军。按照要求,他应该与杜松军会和,共同与努尔哈赤作战。可是,由于马林军行动缓慢,致使两军未能如期会师。
尤其是当他闻听杜军全军覆没之后,马林便接连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首先,马林决定大军停滞不前,变进军攻伐为驻地防守。
其次,马林下令他的军队一分为三,结成“牛头阵”:马林亲自率领主力军,驻扎尚间崖;潘宗颜率领军队,在飞芬山结营;龚念遂率领大军,在斡浑鄂漠结营。三军拱立,形成以马林军为牛面,潘宗颜军和龚念遂军各为牛角的“牛头阵”。
马林的这两个决策,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他擅自改进军为防守,造成他的军队一片慌乱,全军上下笼罩着悲观的情绪,使军队士气低落。而他自以为是的“牛头阵”呢?则完全适应了努尔哈赤的战略战术,更是必败无疑。
努尔哈赤早就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来犯之敌”的战略战术。马林军本来就就比后金军少几倍,又被马林一分为三,显得力量非常薄弱。努尔哈赤下令八旗军:各个击破,粉碎“牛头阵”。
后金军集中军力,先砍掉一只牛角--龚念遂营,再粉碎牛面--马林大营,最后砍掉牛角--潘宗颜大营。
努尔哈赤在指挥作战中,灵活机动,战术各异。对于龚念遂营,努尔哈赤下令以骑兵猛冲阵营,用阵势压倒敌人,很快,龚念遂营被破。对于马林大营,努尔哈赤命令下马步战,短兵相接,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身临战场,冲锋在前,马林大营被破。对于潘宗颜营,努尔哈赤则采用一半步兵重甲作战,冲在前面;一半骑兵作战,分裂包围敌军,纵横驰突,力求全部歼灭。
结果,“牛头阵”的两只牛角被砍掉,牛面被毁掉;三个大营的将领中,龚念遂和潘宗颜纷纷战死,惨不忍闻;而主将马林,这只进山大虎则临阵脱逃。
《清史稿》记载:“上下交击,马林遁。”
真正应了人们的预言,马林竟然在两军酣战之时,狼狈率军逃回开原。
这场战斗,努尔哈赤认真分析了敌军的军力布置,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全部歼灭马林军。至此,进山四虎中的两只老虎一死一逃。努尔哈赤信心百倍,做好充分准备,迎战最后两只老虎。
老虎碎颊
出关四虎中,努尔哈赤以雷霆万钧之势,打掉了两只。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心中颇有底气,不仅杀掉了敌人的锐气,还缴获了大批武器物资,壮大了八旗军。屈指算来,还有两只老虎,努尔哈赤决定,自己不再亲临战阵,留下精兵四千,保卫赫图阿拉,他要坐镇指挥。
现在,努尔哈赤面临的第三虎,是东路宽甸路的总指挥刘綎将军。刘綎是一员虎将,最擅长使用大刀,刀重达120斤,却能舞动如飞,号称“刘大刀”。在那个年代,人们敬重武功高强之人,努尔哈赤也不例外,非常敬重刘綎的功夫。
刘綎是个大忠臣,对朝廷忠贞不贰,存有一心报国的热情。这次,他奉旨出关,征伐努尔哈赤,内心是有不同看法的。他认为,打仗最重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不过,他认为此时出关,不具备这三点,便与朝鲜都元帅姜宏立交流,发牢骚。姜宏立问他最佳时期,刘綎认为应该在四五月份,那个时候,春暖花开,利于大军行动。
尽管如此,刘綎还是具有大局意识,不仅坚决执行皇帝旨意,而且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此次出征的军事行动之中,以表达出他的忠心。他星夜兼程,带领儿子刘结、刘佐及养子刘招孙,并家丁736名,战马800多匹,又带佛郎机、百子排号、鸟铳、火炮、军船等,赶赴京师。
刘綎奉旨出关,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杨镐。他与杨镐素来不和,处处受制于人,让他心中不爽。杨镐不顾实际情况,屡屡催促刘綎出兵,以求红旌报捷。刘綎建议缓兵出发,杨镐勃然大怒,竟要军法从事;并派出一个小守备于承恩,前往崔督。同时,密令游击将军乔一奇,便宜行事,大有要制服刘綎的气势。
刘綎心中明白,也是无可奈何,便带领一万五千余人的乌合之众,草率出军。恰遇大雪封山,跋涉艰难,准备前往与朝鲜援军会师。
朝鲜方面,对此次出兵反应冷淡。主要是没有必胜的信心,对腐败不堪的明朝军队不抱希望。所以,出师非常缓慢。朝鲜的都元帅姜宏立带领一万三千大军前往,仍然是跋涉艰难。朝鲜军面临很多困难,主要是军饷不济,士兵嗷嗷待哺,好多人冻死在途中,怨声载道。虽然饥饿难耐,还发生了士兵抗议的绝食行动。
终于在二月二十五日,刘綎军和姜宏立军在亮马甸子会师。两军会合,没有喜悦,反而互相抱怨,士气低落。
相反,努尔哈赤方面,却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选中距离赫图阿拉50里的阿布达哩冈为伏击刘綎军之地,布置一个口袋阵。具体做了伏军安排:扈尔汉领500人引诱明军西进;皇太极率军,埋伏在阿布达哩冈的右翼山丛之中;阿敏率军,潜伏于山岗的南部;代善率军,等待刘綎大军一旦进入口袋,正面冲击。
其次,使用诈术,诱敌进入口袋阵。刘綎素来多疑,担心受到后金兵伏击,便驻足不前。努尔哈赤急忙用计引诱。
他先派出一名传令兵,前往刘綎军,请刘綎迅速出兵。这个传令兵是假冒的,本是努尔哈赤军营中的一名浙江人,利用缴获杜松军的令箭,前往刘綎军传号。
《明史纪事本末》:“綎曰:‘同大帅,乃传矢,裨我载!’”
刘綎不见得看出破绽,关键是心里不舒服。努尔哈赤情急之下,再用杜松阵亡的衣甲和旗帜引诱,并说:“杜松大军已经深入赫图阿拉,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
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刘綎的弱点,他是个贪功冒进之人,岂能让杜松抢得头功。于是,下令拔营前进,他中计了。
刘綎大军按照努尔哈赤的计划,进入了早就布置好的口袋阵。
八旗军早就卯足了劲儿,对刘綎军形成包围之势,狠狠打击。刘綎虽知道中计,仍顽强抵抗。他的大刀上下翻飞,与代善、皇太极马上相拼。可惜,一代英豪,朝中猛虎,被困牢笼之中。
《明史纪事本末》:“綎中流矢,伤左臂;又战,复伤右臂,綎犹鏖战不已。自巳至酉,内外断绝,綎面中一刀,截去半颊。”
可怜刘綎,威风凛凛的一员虎将,威震华夏,居然被砍掉半边脸,坠马而亡。
刘綎战死,他的养子刘招孙也战死疆场。刘綎军立刻大乱,八旗军乘势围歼,刘綎军覆没。
友军姜宏立部的一万三千人,则被代善大军团团围住。不得已,姜宏立向八旗军投降。
老虎掉头
努尔哈赤一鼓作气,一举击溃明朝出关四虎中的三虎:杜松、马林和刘綎,还剩最后一虎——李如柏。说到李如柏,不得不讲讲他的家族,他有一个煊赫的家族。
李如柏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辽东名将李成梁,努尔哈赤对他再熟悉不过了。李成梁有9个儿子,其中五位做到总兵官,四位做到参将,都是抗击外寇猛将,时人誉为“李家九虎将”。五位总兵官分别是:长子李如松、二子李如柏、三子李如桢、四子李如樟、五子李如梅。
李如柏此次被万历帝选中,作为四虎之一,出关讨伐努尔哈赤,给予厚望,多半是看中了他祖上的阴德,家族的传奇;而对李如柏本人的性格,恐怕殊少了解。
李如柏和主帅杨镐之间,则更是多了些缘分在里面。早在万历二十年,在朝鲜战场上抗击倭寇,杨镐就与李如梅共事。不过,杨镐毫无主见,事事完全听命于李如梅,致使战局逆转。这次,杨镐选中李如柏为出师将领,更是颇为依靠。凡事征询李如柏的建议,没有自己的主见。
李如柏本来就身世复杂,偏偏与努尔哈赤又扯上了关系,有人说李如柏与努尔哈赤是裙带关系,不可不防。不过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反对的呼声没有被过多关注。尤其是,李如柏庸懦无能,胆小如鼠的个性,没有引起朝廷的关注。
既如此,李如柏被委以重任:统领清河路大军,与杜松、马林、刘綎一起,出关奔向赫图阿拉城,剿杀努尔哈赤。李如柏作为出关四虎,独领一军,使命艰巨。
可是,李如柏没有积极筹划进军之策,他生性懦弱,有辱李成梁的名将家风,迟迟不敢出兵。三月初一日,才出鸦鹘关,而这一天,杜松大军已经战殁,痛失作战良机。初三日,前方传来战报,刘綎大军和八旗军交战,陷入重围,李如柏有责任和义务火速驰援,策应刘綎摆脱危局。
副将贺世贤立即建议:“将军,我军可从旁策应,增援刘綎将军,打努军措手不及!”
李如柏听后,点了点头;却没有下达出军的命令。贺世贤非常着急,又不理解。原来,李如柏另有打算,他想保存实力,绝对不能前去送死。
恰在此时,李如柏接到了主帅杨镐的命令:迅速回师,不要前往与后金兵交锋。原来,杨镐已经接到三虎败北的消息。对于李如柏的迟缓和观望,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命令他们回师撤退。
李如柏如释重负,赶紧安排大军撤退。所谓兵败如山倒,李如柏这只纸老虎率领下的军队,听闻撤退的消息,居然狼奔豕突,唯恐慢了,被敌军杀死。一时之间,道路踩踏,尘土飞扬,狼狈已极。
可是,他们在撤退途中,发生了一个不测事件。
《明史》:“大清哨兵二十人见之,登山鸣螺,作大军追击状,如柏军大惊,奔走相蹴,死者千余人。”
真是奇怪了,李如柏几万大军,只是看到区区20名后金巡逻哨兵,就以为如临大敌,溃不成军,相互踩踏,死者达到1000余人。
李如柏这只入关老虎,如此不堪一击,真是有负朝廷的重托。虽然暂且保住了一条性命,但却大受嘲讽,于朝中已很难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