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空杯心态,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1 / 1)

一个小有成就,但颇有些心高气傲的年轻人去大师那里求道。大师要他往一个杯子里倒水,并且不要停,结果杯子满了,水溢出,洒了一地。年轻人不解其意,大师说:“既然你知道杯子是满的,水怎么还能倒进去呢?”需要解释的话很简单,如果你的心里盛满了自以为是的道理,又怎么吸收新的东西和学问呢?而又怎么能不失败呢?如果我们能将自我缩小,用空杯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和万事万物,我们的视野将会更开阔,脚步更稳健,成长更顺利。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失败不可避免,空杯的心态更是不可缺少。

一个人,甚或企业如果不敢和不能“空杯归零”,都极有可能永陷失败的境地。如果将自己放小,那么世界就会变大。当心中装满了自己,就不会有别人的地方,世界当然就会很小。改变观察的视角,首先需要将自我“倒空”,只有这样,才能抵消痛苦,实现更好的自我。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一定不止一次地意识到: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并非是那些“钩心斗角”的人,而是自己!总会在某个阶段,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上进心已经被重复的琐事所羁绊,对一直热爱的工作产生了松懈,而过往的成功经验转眼间已经成为绊脚石……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何“茶满了”这个具有禅意的故事让许多企业家感触颇深,被奉为案头圭臬,“空杯心态”也常被用来做个人修心、员工教育与企业发展的指引导向。

“空杯心态”其实是一种心态意识,并不是让我们一味地去否定过去,而是以放空过去的态度去观察新的生活,开拓新的领域,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那些全新的挑战!没人会喜欢骄傲自满的人,就算不管别人的目光和议论,自高自大而忽略了普通工作中的平凡小事,也可能给自己带来痛苦,埋下失败的隐患。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的杨锦曾是学校里的尖子生,初入职场时也是自信满满,公司派给的编程任务,自觉不费吹灰之力,看着一起工作的同事对于一个小程序仔细研究,心里暗想是画蛇添足。几个月实习期下来,他完成任务的速度远远超过他的前辈们。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杨锦被婉拒了。年轻气盛的杨锦很不甘心,当即反问上司:“你为什么宁愿录用那些学历不如我的员工?也不愿意要我这样一个学校里的高才生。”上司笑笑,告诉杨锦:“你的优秀是大家有目同睹的,但正是因为你太过优秀,不容易沉下心去研究那些看似简单的程序,而公司的发展并不是凭空而起的,是要依靠那些简单程序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如果你的优秀无法应用到公司的发展上来,那么对于公司又有何用呢?”

听了上司的一番话,杨锦一下子脸就通红起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骄傲和自大,从那以后他将“空杯”的思想写在自己的床头,每天都会仔细看一遍,对自己百般叮咛。慢慢地,他的言行越来越谦虚谨慎。经过一段时间的求职,杨锦又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与以前不同的是,他的工作态度严谨了很多,也愿意静下心来研究那些看似简单的程序,并从中吸取了很多的经验和知识。就这样,经过了一年的努力,他终于走上了主管的位置,每当别人问起他的经验和感受时,他总是会提到自己当初的那段求职经历:“当初的我,太过轻狂了,正是那位领导的一席话为我敲醒了警钟,无论是做人还是工作都应该拿出那种空杯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地完善自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角色的转换和环境的改变,有时是从学校到单位,有时是从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这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过去的成功和经验用于新的角色和环境中,结果处处碰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让自己陷入痛苦和失败当中。要想迅速在新角色、新环境中获得成功,就必须放下过去,主动“空杯”,抱着从零开始、重新学习的心态,培养自己对新角色、新环境的适应力。

“空杯心态”不仅对深陷失败和痛苦的人有用,更对那些初涉职场的人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有人说,它的价值在于它让人找到职业发展的金钥匙,也有人认为,这种心态可以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并与阻碍自己发展的因素告别。但更重要的是“空杯心态”还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从而规避失败的风险。

遭遇逆境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在逆境中重生。懂得去熟悉、学习那些我们陌生甚至曾经抗拒的东西。这是很关键的。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可能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会出现挫折和失败。因此,学会“以退为进”,从“茶满了”到“空杯”,后退一步,似是离终点更远,但其实是由此获得了另一种走得更快的方式。以为自己喝过的某种茶就是最好喝的,所以不舍得浪费杯中半滴,孰不知,摆在眼前将饮未饮的茶会更好喝,不把杯中的喝掉或倒去,就无法迎接更加新鲜的东西。

摒弃痛苦和失败的阴影,在面对新环境、新角色的时候,更需要主动“空杯”,空掉过去的“光环”,适应现在的角色和环境,将过去的能力转化为现在的能力,将过去的经验先放在一边,甚至有必要的话,完全“倒掉”过去的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失败中站起,真正获得更深层次的进步,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有过这样精辟的高论:“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这是“空杯心态”的最完美体现。“空杯心态”不但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修身哲学。它让我们的道路更加豁达,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懂得舍弃该舍弃的才会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