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往往用难题为我们创设更好的一切。”毕奇尔说,“远在那高山边,躺着一块大理石,这块石头对自己说,‘在这风之上,树之上,在鸟儿能飞到的天空之上——这片永恒的寂静啊,我在这宁静中是多么快乐。我在此休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忧无虑。’”
“然而它现在是什么呢?它只是一块光秃秃的大理石,从悬崖边探出一块,其幸福仅来源于死亡的快乐。”
“不久以后,一个矿工来了,他用强有力的、持续的冲击在这大理石头顶钻出了一个孔。石头感受到了,说:‘这意味着什么?’紧接着黑色的火药被倒入钻孔里,猛地一阵爆炸使山脉发出隆隆回声。这一大块石头被炸得四碎,崩塌滑落入山谷。‘啊!’倒下时,它大叫一声,‘为什么碎裂?’接着,锯子来了,将它切割成各种形状;它被迫谦恭,心甘情愿无所作为。它被人从大山带走,送去城市。现在,它被雕凿、被打磨,终于啊,完美收官。它被起重机升起,悬挂在高空,作为某个代表整个国家荣耀的纪念碑的压顶石。”
◆
人生中没有磨炼,你便无法猜测出自身的力量几何。人类不是在桌子上学会游泳的。他们必须潜入深深的水底,与波浪搏斗。艰难险阻是滋养男子气概和自立精神的土壤。磨炼是一个硬气的老师,但正是坚定的教导者才能造就坚定的学生。一个一生快乐、至死无忧的人,实际上连半个人也称不上。困境是用来考验人生的,并且当我们面临困境时,我们应衷心将它看成是人类信心的证明。因此,我们能够追寻至善。
◆
突然,伴着一声尖锐刺耳的刹车声和一阵震**声,一辆电动小汽车在一辆正朝着反方向行进的重型卡车前渐渐停了下来。大卡车轮子正在被雨水浇湿并在滑溜的车道上徒劳无功地滑动着。驾驶员的气急败坏和马群的拖拉所做出的努力都毫无用处——直到那个汽车司机在又重又大的轮子下面倒了一铲子沙子,这辆卡车才缓缓地上路了。“摩擦力可真是一个好东西啊!”一个乘客谈论道。
◆
在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中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一个英雄,未来要成为一个半神,被要求在天宫里完成三个高超技艺的考验。他被要求去喝干托尔神的角质酒杯。接着他必须与一匹骏马飞快地赛跑,其速度极快,以至于他几乎看不清自己几乎要飞起来的脚步下的土地了。再接着,他必须与一个牙齿脱落的老太太扳手腕,这个老太太有一双肌肉发达的手,抓紧的时候嶙峋有力如鹰爪,令他的每一寸血肉之躯颤抖。这个英雄最终全胜而归。但是当胜利的荣耀降临在他的庙宇上时,他才第一次发现,正是因为他的敌人,他才拥有了三大自然之力。他曾与思维竞跑,曾与老年斗腕,也曾喝尽海水。自然,如同自然之神,是作为一个朋友——而不是敌人——与我们搏斗的,她用一种我们能够理解、能够享受的方式来与我们搏斗,并希望我们获得胜利。每一个代表俗世间最伟大的、最高的善意,都是以这样一种开放而强化的姿态,把被看似可怕的搏斗带到我们身边的。
◆
一个古怪的团体至今仍存在于巴黎,它由一群每月相聚一次的引人注目的作家们组成。成员数量没有限制,只是每个候选人在成为正式团员前必须曾受到喝彩。一位杰出的剧作家被推选为主席,任期为三个月。他的选举总体上紧跟在一个巨大的失败之后。一些世界闻名的编剧们也都曾被冠上这份荣耀。大仲马、左拉和奥芬巴赫都曾担任过这个职位并主持每月的晚餐仪式。晚餐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五的晚上举行,据称热闹非凡。
◆
“原稿退回”成就了诸多作家。因为失败,能激起一个人潜在的能量、能点燃一个人休眠的梦想、能唤醒一个人沉睡的力量,从而带领失败者走向成功。一如牡蛎,变沙石为珍珠;一如勇者,化失意为力量。
◆
“逆境是一个严苛的老师,”埃德蒙·伯克说,“它把我们移交给一个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也更爱我们自己的人。”
与我们搏斗的人锻炼了我们的勇气,增强了我们的本领,敌人是我们的帮手。困难重重的斗争使我们的目标更清晰,并迫使我们把它放在一切可能的关系中考虑。因为敌人,不能忍受肤浅的我们。
◆
我们打败了对手。对手帮助我们增强了打败他们的力量。没有他们的敌对,我们可能不曾振作自己、坚定自己和强化自己,就如橡树是在暴风雨的无数搏斗中成长和扎稳了根一样。我们面临的磨炼、悲伤和不幸,也以相似的方式使我们进步。
“障碍,”米切尔说,“是强大的动力。”“我在维吉尔生活了许多年之后,发现自己身体状况渐佳。”贺拉斯告诉我们,是物质的贫困带他走向了诗歌的丰实。
◆
对生活必需品的渴望,鞭策人们不断朝着目标前进。人天性懒惰,而财富就是引出这个天性的**。人生的最高目标是发展,是发现和发挥我们的力量,而任何事物,只要是意欲引诱我们过一种懒散、无所事事的生活,或诱使我们将寻欢作乐作为生活的全部——例如当我们能通过步行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身体时却为我们提供倚靠的拐杖——所有帮扶、引导、倚靠,任何使我们无所作为的事物,不论以何种伪装和面目出现,都是祸害。我总是怜悯那些曾继承财富的男孩或女孩们,因为诱使他们埋没自己才能的力量实在太大了。他们在可以乘车时,选择步行是不正常的;所以,当他们能得到帮助时,是决计不会独自闯**的。
◆
昆汀·马西斯曾是安特卫普的一个铁匠。他二十岁的时候想娶一个画家的女儿为妻。可画家拒绝了。“如果你是一个画家,”他说,“她就可以嫁给你。可你不是,你只是一个铁匠,这就代表你永远没有机会!”“我要成为一个画家。”这个年轻人说。为了这个目标,他在这新的一门艺术上不屈不挠,从而在短时间内画出了极有可能是代表最高水准的画作。他的辛勤获得了回报,并且不久就登上了职业的高峰。
◆
从一棵橡树上摘下两颗尽可能相似的果实,把其中一颗种在一个空旷的山头,另一颗种在茂密的森林中,然后观察它们的成长状况。那棵单独站在空旷山头的橡树要经受每一次暴风雨的吹打。它的根系向四面八方伸展,紧抓岩石、刺入地心。每一根须都为了使这巨大的橡树稳固成长而疯狂伸展,似乎正与自然激烈搏斗。有时,一连几年,它似乎停止了向上成长,但从始至终它都在努力将根须缠绕住巨大的岩石,从而获得更稳固的抓力。接着它又骄傲地往天空飞长了,同时也不忘为抗击飓风做准备。猛烈刮着它粗壮树枝的大风没有将它吹倒,反而更进一步将它里里外外每一个哪怕最微小的纤维都一一强化。
◆
找出两个尽可能相似的男孩子。把其中一个养在远离温室文化和繁华城市的乡村,那里只有一个教会学校和一些书。拿走财富和与扶持有关的一切。如果他有真材实料,他一定会成功的。每一个被他克服的困难都将赐予他克服下一个困难的力量。他倒下时,定会带着无与伦比的坚定信念再站起来。像是一个皮球,碰到越硬的阻碍反而弹得越高。困难和阻力不过是健身房里锻炼勇气纤维的辅助设备。他无愧地得到那些曾嘲笑他贫穷的人的尊敬和认可。而另一个男孩,把他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给他请了两个保姆,满足他所有的愿望。把他交给大师教育,然后送他进哈佛大学。一年给他上万美元当零花钱,让他自由地旅行。
两人相遇了。城里的那个小孩为他乡下的弟弟感到羞耻。那毫无美感的、破破烂烂的衣裳,粗糙的双手和怪异的行为举止,这些都与另一个来自城里的文雅举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那个穷小子为他自己艰苦的命运惋惜,悲叹自己生活中缺乏机遇,并羡慕他城里的哥哥。他觉得是命运在他们中间划了一道无法跨越的深渊。后来他们长大了,再次遇见时,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在两人间分辨出那个坚韧的、自强的男人和那被财富、地位和家庭所影响的男人实在太容易了,就像造船专家在各类厚木板中分辨出哪一块是由粗粝的空山橡树做成的和哪一块是由细弱的密林橡树做的一样容易。当然,如果你认为两块木材没什么不同,你可以把这两块木板各自放在船底的一边,让海上的飓风来检验他们的不同。
◆
正如一切弱肉强食的规则一样,那些最美最强的动物,和世界上的英雄强者,都来自于相同的纬度。最具美感和最强悍的动物、人都不是在温带气候中长大的,他们不会在树上找到已经烤好的面包,他们成长的地方,一定是要做出超人的努力,拥有非常的气候和坚硬的土地的地方。
世界上不存在能使丰富矿藏在旦夕间贫瘠的事,也不存在大理石和冰块短时间内骤增这样的事,所有的成果,都是朝朝暮暮、点点滴滴积累而成的。
◆
正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正是想要得到它们所进行的挣扎,正是无价的贫穷激发我们去努力,同时也锻炼了坚强的毅力,从暴虐天性中召唤出人性。人类起初发现世界一团糟,后来把它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环境对一个生命体的影响通过适应法则这种简单并令人熟知的方式表达出来。正是这适应法则使划桨的人的双手生茧,使摔跤手的腰身健壮,使负重的背脊坚实。它冷酷无情地迫使人们去适应新环境,进而喜欢上这个环境,最终在这个环境中存活繁衍下来。
◆
一旦小鹰学会飞翔,年长的鹰们就立即将它们拎起来,连带着它们残留的羽毛都一起扔出巢穴去。鹰们年轻时所必经的残忍、艰苦的经历使它们成了飞禽尊王,每一只鹰在捕猎时都凶残而老练。
◆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失去父母或损失财富后会发挥出惊人的能力和力量,或其他一些灾难从他们背后突袭,使他们措手不及而碰壁。监狱唤醒了许多人内心沉睡的火焰。《鲁滨孙漂流记》是在狱中完成的、《天路历程》在倍德福德监狱问世、巴克斯特的《生活和时代》、艾略特的《帝制论人》和佩恩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都出自囚犯之手。沃尔特罗利爵士在他被监禁的十三年里写出了《世界史》。卢瑟在被幽禁于瓦特堡城堡时翻译了《圣经》。在二十年时间里,但丁一直被流放,甚至一度面临死亡的威胁。他的著作在他死后被公开烧毁,但是烧毁的只能是书,他的才华无法被烧掉。
◆
困境使愚者更加愚蠢,使懦弱之人更加怯懦,使智者和勤奋之才突显,使谦逊者大展身手,使富有者生出敬畏之心,使懒惰之人发奋勤勉。一帆风顺得来的成功和财富绝不会使人变得有用和快乐。逆境袭来,如同海上的暴风雨,将唤醒人的才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坚韧和刚毅。古时候的烈士,在苦苦支撑着对抗灾难时,获得了用一生安逸也换不到的高贵的意志和英雄般的精神。一个持续暴晒在太阳下的人就像八月的土地,变得干硬、结实。人们从困境中得到伟大的要素。如果你感到悲伤,去看看你所知道的最贫困、最艰难的家庭吧。在越黑暗的地方,往往蕴藏着越明亮的宝石。不要到处去和三分熟的朋友诉说你的不幸,因为人们不会想要一个不幸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
西奥多·罗斯福生于1858年10月27日,是有钱的荷兰人的后裔。罗斯福家族中有从政的传统,其叔叔曾担任众议院议员和大使,父亲是进出口商、银行家。西奥多幼年多病,为了锻炼身体,他学习拳击、骑马、游泳等。身体的原因使他只受过几个月的学校教育,即改为聘请家庭教师。1876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这时他已成为一名体格健壮、知识广博的青年,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880年,他与爱丽斯举行婚礼,但不幸的是,他妻子生完孩子不久即病逝。祸不单行,他母亲也随之离开人世。他虽然在异常痛苦中拼命工作着,但他的精神并没有崩溃。1885年,他与伊迪斯结婚,生下四子一女。稳定的家庭生活,使他渐渐地走上了政治舞台。
1898年美西战争中,西奥多率领一个骑兵团在古巴英勇作战,使之很快成为战斗英雄。回国后他被共和党提名竞选纽约州长,果然他胜出,并在其间政绩斐然。
1900年,他被新当选的总统统威廉·麦金莱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而总统威廉·麦金莱在上任一年多后,即遭枪击身亡。1901年9月14日,作为副总统的他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年仅42岁。1904年,他竞选连任至1909年。此后,他遵从宪法,没有寻求再次连任。
他在任期间的主要业绩是推行反“托拉斯”政策,通过了一些保护劳工的立法,实行了一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措施,使美国国力不断增强。
他还主持了1905年的日俄战争和平谈判,促成两国放弃战争,维护了和平,由此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卸任后的西奥多是慈祥的老祖父,他与儿孙们关系密切。
1918年7月17日,西奥多的小儿子在德国战场上身亡,对他的打击颇大。
1919年1月16日,他因心脏病去世。
西奥多·罗斯福生前著述、译作很多,是美国历史上著述最多的总统。
对西奥多·罗斯福来说,“做什么事都能成功”这一美誉是一种优势。他有善于组织的美名,人们也期望他能做出非凡的业绩。无论他进入哪个领域,从事什么工作,他似乎都有希望胜出。因此,他不会因人们的怀疑和担心而后悔或受到阻碍,他得到的是人们对他积极期待的激励。因为拥有这样一份积极、有力的保证,激发了他的善意,而善意又具有感染性。他相信他生来就该做大事,建立丰功伟业,而且这份自信激发了全民的信心,为他赢得了辉煌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