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健康兑换名利(1 / 1)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释义】

对我们来说,名誉与身体哪个对我更值得亲近呢?身体与财富哪个对我们更重要?以上几种失去哪个对我们更不利呢?所以,执着于名利,必会耗费心力去追求,而积藏的东西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智慧解析】

人们都说功名利禄,可功名利禄是什么东西呢?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万有引力,人为什么不能飞起来,人为什么不会轻功,这是引力的作用。在人组成的社会里面,功名利禄就是万有引力。有一些人为了功名,为了利禄不顾一切,甚至可以瞬间被吸到地狱里面去。

所以,老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名誉和身体哪一个离你更亲近?生命和财富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浙江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德力西集团董事长胡成中并称“柳市三雄”。自 1977年创业至 2008年,郑元豹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王国,以年营业收入 146亿元的业绩,坐上了中国 500强第 264强的交椅。

郑元豹的事业蒸蒸日上,宏图大展,身体也壮实矫健,英姿勃发。他在忙事业的同时,能自觉注重休养身心。郑元豹说,他的养心之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重人。注重内心的自我平衡,平衡的心理带来了心灵上的平静。作为企业家,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完不成,烦恼就不断,怎么解决?这就是要靠自身的意、气、劲。以意带气,以气带劲。掌控自己的情绪、平和自己的心情。水平再高,高不过勤劳;本事再大,大不过人和。一切事在人为,平和的心态带来了健康,也带来了欢乐。

二、顺道。思想要开放,顺乎自然之道。要放开思想,天马行空,学会放轻松,不要总钻牛角尖。最能让人佩服的人是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一个人有了开放的思想、博大的胸襟、容纳天地的肚量,健康状况自然不言而喻。

三、求和。和是顺和、竞和,也是祥和、平和。这就是健康问题。没有了精神,也就没有一切。科学发现人体的细胞都是跟着人的精神状态来发展的,每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他的身体状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除了上面的三部分内容,郑元豹还有自己的饮食、锻炼及保健方法,但郑元豹认为,饮食、锻炼是基于前三点的延伸。规律的生活,会使身体更好。有了前三点,已达到最高境界,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注重运动保健。

很多人为了事业,拼命工作,虽然拥有了花不完的财富、显赫的名声,但身体却垮了下来,有的甚至被累出病来。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再蓬勃的事业、再多的财富又有何意义呢?

健康是生命的载体,生命依靠健康显示出一种活力。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了健康也就没有了一切。

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会把自己搞得很忙碌,忙得没有时间关爱自己,连身体发出警讯提醒时,也因为太忙而被不经意地忽略,直到倒下来后才终于发出感叹:以前拼命去挣钱,现在拿钱来买命。牺牲自己的健康太不值得,身体一旦垮掉,没有了健康,什么成就,什么名声,什么财富,全部都是一场空。

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想大有作为,必须学会“善待自己”,应该当心那部成功的机器——自己的身体。

有许多人不知自爱,常常在无意识中损害自己、欺骗自己。他们外出办事时,总是饮食无定,有时竟一点东西也不吃,就是吃也不依照日常的规律,他们还总要剥夺自己睡眠和休息娱乐的时间。由于他们经常摧残自己的身体,不到 40岁头发就已经渐白,身体也显出衰老的样子。

许多人具有超群的天赋,却最终只获得了微不足道的成功,就因为他们不善保养身体这部机器。许多人到了晚年才感到失望,甚至连年轻时希望的 1%也没能达到,就是因为他们不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所以也就毁灭了成功的可能。因为身体的原因,他们生命的光芒黯淡。

如果能够根据自己身体上的需要,给予适当的食物、充足的水分、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就能为人体这部机器的正常运转提供能量。

在饮食和生活起居上,如果我们能应用自己的常识,维持适当的营养,过一种简单、有规律、有节制的生活,那么我们永远都不需要服用药物。

健康的身体能够促进人们在工作上的动力,使得人们不断进步。许多人因为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致使自己的机能减弱、能力丧失。

睡眠和营养的不足、户外运动的缺乏、工作过度,凡此种种,都是减弱体力、损害身体的主要原因。

还有许多人把精力浪费在愤怒、忧虑、怨恨以及琐碎的事情上。甚至有的人在愤怒、忧虑、怨恨和琐碎事情上所耗费的精力,比在正式工作上消耗的体力还要多。

名利是伤及世人生命的两件凶器。执着于名利,必会耗费心力去追求,而积藏的东西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做人要懂得远离声色货利的**,在纷繁的世界里寻求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