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1 / 1)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释义】

天下(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神圣的产物,是不能凭主观意志去改造的,也不能强行把持。凭主观意志去改造必然会失败,强行把持则必然会失去。

【智慧解析】

老子对于“有为”之政所提出了警告:治理国家,若以强力作为或暴力把持,都将会自取败亡。世间的物性不同,人性有别,为政者要能允许差异性与特殊性的发展,不可强行,否则就变成削足适履了!

所以,理想的政治应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要舍弃一切过度的措施,去除一切酷烈的政举:凡是奢费的行径,都不宜施张。

丹麦民间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位国王,他非常喜爱一只小鸟,将它捉来关在一个黄金制的笼子里,上面缀满钻石、红宝石和翠玉等。国王每天都喂它吃各种他自己喜欢吃的山珍海味,像牛排、猪排等,还给它喝威士忌、伏特加、兰姆酒等,因为国王认为这些是他所能给他最爱的宠物最好的东西。没过多久,小鸟便在笼子里一动也不动,永远闭上了双眼。

不过如我们所知,小鸟不喝威士忌,小鸟也不吃鸡肉,它们只喜欢吃一些谷类,喝一些纯净的泉水,在广阔的天空和无垠的苍穹之间自由自在地欢唱飞翔。如果这位国王真的爱这只小鸟的话,他应该给它自由,让它过着一般小鸟应有的生活,选择它喜欢吃的东西,随时都能展翅高飞。

不要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生活,我们并不需要改变他人,而只需要改变自己。同样,生活也是如此,对你而言很好的事物,不一定对别人也很好。你认为很好的事物,是因为你喜欢,而且对你有益,可是别人也许不愿尝试。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不喜欢的东西,这很正常。你喜欢的东西当然很好,但是你不喜欢的东西也要允许它的存在。况且,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能阻止它的存在。如果你因为自己的好恶而惊喜或恼怒,那必定会损害到你的身心健康。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允许别人跟自己不一样——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个性、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等等。也就是说要允许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去干涉。

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说,对生活作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类人:一种是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另一种是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前一种人总是希望别人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生活,以为自己喜欢的别人就喜欢,结果却是碰一鼻子灰。

比如为人父母者,会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让孩子承担起来,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很多父母甚至把自己一生的志愿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也要强行施加。

为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音乐家,许多父母把物力、财力、精力全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在艺术方面的期望远远超过了培养兴趣的范围。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得沉闷,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净是不快乐的回忆。

又比如,一对情侣或夫妻,很多时候也需要一种包容,因为对方永远也不会变成你需要的那个样子,或许你会发现还是最初的那个他是最好的。年轻的时候你希望对方能够成熟一些,但真的变成成熟的了,你或许又会认为还是简单一些好,但磨去的棱角怎么能再回来?

我们大多数人都试着去改变他人,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这样做,需改变的应该是自己。当我们改变了对他人的看法时,他们在我们的眼中就已经改变了!

因为自己的好恶而惊喜或恼怒,会损害到你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允许别人跟自己不一样,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个性、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要学会改变自己,不要试图改变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