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善行惠己及人(1 / 1)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释义】

道庇荫万物,是善人之宝,不善人修持亦可得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博人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智慧解析】

老子告诉人们,人与天地万物皆循道而为。善人因与这客观法则能合其德,有求可得,把它当修身处世的宝贝;不善人明道后改过迁善,不敢再胡作妄为,也能得以安保。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老子再一次宣扬“道”的好处和作用。“道”不但是善良之人的法宝,就是不善的人也必须保有它。“道”是处理一些矛盾的方法,可以在人际关系上得到很好的运用。

一个人说话做事,是在实现自己的言行,也是在塑造自己的形象。你将如何塑造自己,别人是帮不上忙的。

言行是一种艺术。在公共场所大吹大擂,一句不慎之言,足以使十句光彩照人之语黯然失色,而且还会给人一种不良印象或给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你的言行举止时刻体现你的个人素质。一个有素质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就会受到他人的排斥及厌恶。言行是心灵的图画,举止是你最优秀的简历表。为人处事注重言行,必受人欢迎。

一家大公司在媒体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广告,要聘一名办公室文员。应聘当天,闻讯前来应招的约有 100余名,公司人力资源部长准备借用笔试筛选一部分人再作决定,然而总经理却拒绝了如此烦琐的招聘手续,他吩咐人力资源部长传唤每一个人到他的办公室直接作现场应聘。

被人力资源部长传唤而去的一个个应聘者,他们每个人不是夹着厚厚的简历表,就是怀抱一摞证书,甚至还有人怀揣着公司上层领导朋友的介绍信。然而,总经理走马观花地面对前来的应聘者,每出去一人,他就朝人力资源部部长摇摇头。

在总经理感到失望之时,一个貌不惊人但衣着整洁的男孩被人力资源部部长叫了进来。人力资源部部长看到男孩两手空空,有些替他惋惜,怎么一点也不准备呀,至少也该有份简历表呀。

只见男孩走到总经理的办公室门前,礼貌地敲了三下门,待里面传出“进来”的声音时,他才轻轻推开门,立于门前,认真地蹭掉脚上的泥土,然后进门后随手关上了门。还未走近总经理的办公桌,男孩发现地上有本书,很自然地拾起放到办公桌上。

总经理和男孩简单地交谈了几句,这时有人敲门说是找总经理。门一开,一位残疾老人蹒跚而入,男孩连忙起身搀扶老人,且让座于他。男孩所做的一切毫无造作,呈现在别人面前的感触是善良、体贴。

当男孩走出办公室,人力资源部部长进来准备请示总经理再叫下一人时,总经理微笑着冲他点点头说:“就是刚刚的男孩被我看中了!”

人力资源部部长惊惑地问道:“刚刚那男孩?他既没有一本证书,也没有受任何人的推荐,甚至连最基本的简历表都没有。”“你错了,”总经理对人力资源部部长说,“其实他带来了内容丰富的简历表,且是这些人中最优秀的简历表!”

人力资源部部长疑惑了,莫非男孩是他的亲属或有特殊的关系。总经理继续微笑着说:“男孩的言行是他最优秀的简历表,他轻敲三声门,说明他懂礼节,做事小心仔细;他在门口蹭掉鞋上带的泥土,说明他注重细节;当看到那位我有意安排的残疾老人进门时,他立即上前搀扶,且让座,表明他善良、体贴、热情。其他所有的人都是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而男孩却俯身捡起那本书,并放回桌上,他的动作是那么的自然、镇定。他和我近距离交流,他的回答干脆果断,他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难道这些细节不是男孩最优秀的简历表吗?我认为他的言行就是他最好的简历表!”

人力资源部部长心悦诚服地笑了起来。

老子说:美好的言辞可以博人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我们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就能成为有修养的人。言行举止能让人起欢喜心,就代表你的修养好;若让人不高兴,则代表你的修养还不够好。

言行举止对一个人的人生非常重要。西汉大儒扬雄在《法言义疏》中说:“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辜,罪也)”。言行是人立身处世的根基,人要在社会上有好的发展,就要在语言和行为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美好的言辞可以博人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言行举止是心灵的图画,有修养的人一定会受人欢迎。一切善念、善言、善行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天堂,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美好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