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希望和优秀的人物交谈,与成功人士在一起,感受他们的言谈举止,希望从他们身上获得一些对自己人生有益的信条。可是,主动去结交"贵人"的人太多,而当这个贵人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可能就注意不到众多人中的你了。因此,如何让贵人注意到你,这是一个大问题了,也就是说,要怎样让贵人来敲门,得有技巧。
首先你要有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或许他能骗取别人一时的信任,但时间长了,他必然会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没有人会相信一个不讲信用的人。
历史上为人诚信的人物很多,比如清朝乾隆年间的梁国志就是。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可是他家里很穷,父亲想让他放弃学业,做些小生意来养家糊口。梁国志为此苦苦哀求父亲,让他再读几年书。街坊邻居见了,也觉得梁国志不读书太可惜了,就帮着说情,有的还愿意帮他出学费。父亲也盼着将来儿子能有些出息,于是就答应让他继续学习。
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是忠厚老实的人,心肠很好;虽然都不富裕,还是经常帮助贫困的梁家。全村的人都盼望着梁国志将来能出息,好给他们村子争争光。小国志知道,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学习也就更加努力了。
公元1741年,年仅十七岁的梁国志就中了举人;二十四岁那年,他又中了头名的状元。梁国志在朝廷当了官以后,不忘家乡父老,经常用自己的俸银为乡亲们办事。无论在哪里当官,他都替老百姓着想,受到老百姓的好评。
可以说,正是因为梁国志平时的诚信,老百姓才成为梁国志的"贵人";正是因为老百姓的善良,梁国志后来又成了老百姓的"贵人"。
要让"贵人"来敲门,第二就是要有真本事,要让自己成为"绩优股"。贵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帮助你,至少要让他知道你是"可造之材",贵人才会看上你。
俗话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被人利用的价值,他是无法在人际网中站得住脚的。因为人际网中讲究的是平等交换,只有你与对方的层次相当,才有交往的理由和条件。因此,要想在社会中保留一席之地,要想积累自己的好人脉为成功搭桥铺路,你必须把自己培养成"绩优股",从而建立你被利用的价值。
办公室里曾经有两位美女同事,叫小刘和小陈,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小刘自持学历高天资聪颖,有点瞧不起手头的具体工作,常常在工作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三心二意。而小陈来自农村,对本职工作很热爱,做事兢兢业业,待人彬彬有礼。不久,小陈因业绩出色而获得上级部门提升,而小刘却因几件小事辞退了。两个人,持两种不同的态度,从而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就不难发现,小刘为什么惨遭淘汰,是因为她不懂得,一个人生存的先决条件就是能够为他人带来所需要的,能够被他人所利用。小陈看清楚了这一点,才终于走好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如果不建立起被利用的价值,我们就会在社会中无处安身。没有人愿意理我们,也就没有贵人愿意帮我们。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地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人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时间紧张,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他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最终,他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这时候报刊杂志、出版商等“贵人”都找上门来,他从此成为一名大作家。
林肯15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里森林小路到校求学。他买不起算术书,就先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不过十二个月左右。林肯下田干活的时候,也将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看书。中午吃饭时,也是一手拿着玉米饼,一手捧书。最终,林肯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统率美国的政治家。
杰克·伦敦和林肯都深深懂得,只有让自己具有真正的才能,才会有“贵人”相助。他俩都是通过刻苦耐劳及不懈的努力,才把自己培养成了人生的“绩优股”。他们都知道,需要你的人越多,喜欢你的人越多,你就有越多的生存空间和越大的成功几率。他们的一生足以证明,成功的人物无一不是人们所需要的人。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就要留心他人的需要,建立起你被人利用的价值,把自己培养成一只货真价实的“绩优股”,时刻准备着让"贵人”来敲门。
另外,要让"贵人"来敲门,有时候也要适时用点"心计"。社会太复杂,求"贵人"的人太多,你如果不学会用点“心计",恐怕很难有机会让"贵人”看到你的才华。
宋朝时,有人假造韩国公韩琦的信去见蔡襄,蔡襄虽然有所怀疑,但是见这人性情豪放,就送给他三千两银子,写了一封回信,派了四个亲兵护送他,并带了些果物赠送给韩琦。这个人到京城后,拜见韩琦,承认了假冒的罪责。韩琦缓缓地说:"君谟(蔡襄字)出手小,恐怕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夏太尉正在长安,你可以去见他。”当即为他写了封引荐信。韩琦的子弟对韩琦此举疑惑不解,觉得不追究伪造书信的事就已经很宽容了,引荐的信实在不该写。韩琦说:"这个书生能假冒我的字,又能触动蔡君谟,就不是一般的才气呀!"这人到了长安后,夏太尉竟起用他做了官。
故事中的人假冒韩琦,虽然是一着险棋,但是毕竟达到了接近贵人的目的,而且得到了贵人的认可和被提拔的机会,所以此人接下去的道路也就顺畅了许多。
从这里可以看出,要让贵人提拔你、帮助你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要先让他认识你,知道你是谁。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故事里的人也正是凭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才取得成功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精于认知而疏于行动,也就是说,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在行动中却表现出怯懦或者恐惧。总之,很多人没有把这个理论贯彻到实际中去,有些人甚至犯了"交际恐惧症"。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多半是由于一些心理原因在作怪。有的人认为主动去推荐自己有巴结和奉承的嫌疑,觉得那样做有身份。有的人缺乏自信,怕即使想办法认识了贵人也无法赢得他们的赏识,所以索性根本就不采取任何行动。还有的人在与贵人的交往中表现得过于谦虚,谦虚到了极点,以至让贵人对其产生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误解。这当然对自己的发展极其不利,同时也违背了与贵人交往的初衷。上述这些观念和做法都会对你与贵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都是应该彻底抛弃和改变的。
所以,你在平时就应该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积极的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在想要结交贵人时勇敢地“亮”出自己,从而为以后的交往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