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天朔的一首《朋友》,曾经感动过多少朋友。生活中,我们不能缺少朋友。人们都知道,结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往往是你的朋友帮助了你;离开了朋友,你往往就会陷入无助之中。因此可以说,朋友是你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关键时刻可以靠一把的人脉大树,是一生中最忠实的人脉。
在现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一个人如果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就等于拥有比别人多的机会。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在创业之前或创业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积累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之中说不定就可以带给你成功的机遇。
我有一个同学,在一家不太景气的小型企业做销售。他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没事儿的时候喜欢在上面写一点东西。他喜欢将自己在商场打拼的体会、经验、教训贴在网上。有一次,他在浏览博客网页时,无意发现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读完之后,他把自己的读后感以及对文章的肯定和赞美写给了作者。就这样一来二去,他与那个博客的作者建立了坦诚交流的"文缘",两个人谈得很投机。半年后的某一天,同学突然接到那位网友的电话,说是在他所在的城市出差,问能否抽出一些时间见上一面。同学感到惊喜,并立即面见了这位网友。见面交谈了近两个小时后,对方才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并问他是否愿意到他的企业去工作。同学看过名片后才发现,这位网友竟然是自己所从事行业中全国有名的第二大企业的老板。
生活中,因广交朋友、广得朋友人缘而走上成功之路,因孤僻性格而导致人生挫败的例子,是很多的。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童年是贫穷而不幸的,十四岁那年,他借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偷捕牡蛎。可是,不久之后就被水上巡逻队抓住,被罚去做劳工。杰克·伦敦瞅空子逃了出来,从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两年以后,杰克·伦敦随着姐夫一起来到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队伍。在淘金者中,他结识了不少朋友。他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而大多数是美国的劳苦人民,虽然生活困苦,但是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杰克·伦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里南的中年人,他来自芝加哥,他的辛酸历史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书。杰克·伦敦听他的故事经常潸然泪下,而这更加坚定了杰克·伦敦心中的一个目标:写作,写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学习。1899年,23岁的杰克·伦敦写出了处女作《给猎人》,接着又出版了小说集《狼之子》。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主题的,因此,赢得了广大中下层人士的喜爱,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其著作的畅销也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与他共患难同甘苦的淘金工人们,正是他们的生活给了他灵感与素材。他经常去看望他的穷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忆以往的岁月。但是后来,杰克·伦敦的钱越来越多,他对于钱也越来越看重。他甚至公开声明他只是为了钱才写作。他开始过起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地挥霍。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忘记了那些穷朋友们。
有一次,坎里南来芝加哥看望杰克·伦敦,可杰克·伦敦只是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聚会、酒宴和修建他的别墅,对坎里南不理不睬。于是坎里南头也不回地走了。同时,杰克·伦敦的淘金朋友们也永远地从他的身边离开了。
离开了朋友,离开了写作的源泉,杰克·伦敦的思维枯竭,他再也写不出一部像样的著作了。于是,1916年11月22日,处于精神和金钱危机中的杰克·伦敦在自己的寓所里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朋友之间,友谊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患难之交的倾心相待,素昧平生的神交之缘,生死不渝的友谊,时时焕发出圣洁的光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朋友是人生的一种财富,而且是最大的财富。他可以助你走上坦途,也可以使你拥有百万家财。尽管真正的友谊是绝对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他的确可以做到这一点。
有一个在报社广告部工作的小伙子,时常接触到海尔、春兰、百事等很多这样的大客户。他给他们搞创意或争取版面时非常卖力,这些客户对他的付出也表示满意,因此彼此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后来,小伙子出来自己做,自然想到了这些过去的伙伴。当时,一家大公司恰好在该地还没有专卖店,他就跟销售部的负责人谈起此事,当然人家大公司很给他面子。在众多竞争对手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而把独家销售权给了他。很快,这个小伙子的生意越做越大,真正地当起了大老板。
遗憾的是,现代人由于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人原本有牢靠的朋友关系都变得松懈了,朋友之间也逐渐互相淡漠了。这对于公司或者个人的未来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奉劝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们,忙里偷闲地抽点时间和朋友们联络联络感情,哪怕是吃个便饭或打个电话,都是好的,大家互相协助,或取长补短,经营维护好朋友这条忠实的人脉,为人生的成功与辉煌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