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短板在哪里(1 / 1)

曾经看《时运》,对谭丽丽的父亲谭老师是很佩服的。谭老师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做到先知先觉。最初,是在谭丽丽参加文革后第一场高考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其敏锐的洞察力,他能提前捕捉一些很细微的政治变化,提前做好准备。为谭丽丽打造出一套高考复习提纲,使谭丽丽以全省高考状元的身份入读北京某著名高校。第二,就是在贾胜利与谭丽丽的婚姻问题上,谭老师搬出了著名的的"短板理论"。他认为贾胜利配不上谭丽丽,原因有几点:一,贾胜利的工人阶级家庭和他们的知识分子家庭不般配,虽然在文革时期,工人阶级是香馍馍,但谭老师觉得两个家庭以后会因为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等产生分歧。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且还是两个家庭、两个家族的事情。二,谭丽丽考上了大学,前途一片光明,而贾胜利还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前途未卜。以后两个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他如此对他老婆傅老师说:"我不是嫌贫爱富,也不是看不起贾胜利,我也是为贾胜利好。年轻人不懂事,不知道两个人不般配,那是共不到老的。生活自有生活的道理,不般配的夫妻,总是难搞好的,弱的影响强的,只能向弱的看齐。”谭老师说:"这就和物理上的‘短板理论’是一个道理:一个木桶十块木板拼成,不管九块木板有多高,水都只能装到短板为止。夫妻不般配,强的那个即使口里说幸福,心里也还是酸酸的。压抑得住的就压抑了,压抑不住的就红杏出墙"。后来事实证明谭老师运用的"短板理论”在他女儿身上得到了验证。随着谭丽丽的进步,她和贾胜利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贾胜利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觉得在谭丽丽的家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最后原本两个相爱的人也无话可说了,仅存的那点"爱情"也被"短板"掉了。

"短板理论"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随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甚至一个人,而"水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要想提高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这“水桶”就不能有“短板”。"短板理论”应该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男人,如果你是那块"短板",那么你的婚姻、至少从你的心理感受来说你不会觉得幸福。所以现在很多人说爱情不等于婚姻,爱情可以有"短板",婚姻有“短板”就容易出问题。

因此可以这样说,大到国家或企业,小到家庭或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一个国家的元首或企业的领导,一个家庭的主人或个人,如果不找出自己的短板,进而抢修、改进并加长,那么,国家或企业就无法增进自己的综合势力,家庭也不可能得到平衡发展,个人的综合素质又怎么能提高?

从“木桶定律”里我们还可得出三个推论:

第一个推论:只有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

第二个推论:所有木板比最短木板高出的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得越多,浪费越大。

第三个推论:要想增加木桶的容量,应该设法加高最短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的短板就是你的"虚"处,人们都知道要避实而就虚,为什么你就不知道要加固自己的"虚”处呢?《孙子兵法》里有言:"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无论是学习或做事,就像打仗一样,你的虚处(“短板”)一定是对方要攻击的目标。要提高薄弱课程的学习成绩,必须从薄弱环节抓起;要提高你的整体水平,必须从薄弱课程抓起。只有均衡发展,才能把你的“木桶”打造得坚不可摧。

那么,你的短板在哪里?你最短的那块短板又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你的短板?拿国家来说,改革之前,我国陷于政治第一的狂热之中。改革之后,则陷于发展

第一的偏执之中。发展第一比政治第一好,但是发展第一掩盖了一些关键问题,所以国家一直在提倡改革,在制定新的规划。那么,怎么改、往哪转,得有一个目标。规划提出"打造创新中国、效益中国、低碳中国、宜居中国、文化中国、幸福中国",这就太多了,目标太多就没有目标,重点太多就没有重点。我们应该找出我们中国的短板在哪里,才是改革的重点。比如贫富分化,比如教育资源问题、医疗问题、房子问题等等。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曾直言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的短板,并"一以贯之"地关注。他曾拎出行业、企业五大"卡脖子的地方"——质量品种,物耗能耗,环境保护,装备水平,安全生产,在这些地方重点发力,发挥潜能提高效益。他说:"我们处在工业加速期,总的来说有这五个短板,但对于具体行业、企业来说,短板各有不同,那就应该什么地方是短板,就在什么地方改造提升。"

格力是大家熟知的大品牌企业,那么格力有没有短板?回答是肯定的。我们不妨看看一位权威专家的分析:

格力能有今日的成绩,与其始终坚持“产品第一,营销第二”战略密不可分。就营销而言,格力并无太大优势;如果非要说格力有什么营销优势,那就是渠道模式与众不同。一年500亿的销售额,才100来个业务员,这是个奇迹。

在格力,"渠道"几乎成为"营销"的代名词,对自有渠道的倚重前所未有。事实上,渠道不等于营销,更不是营销的全部。许多媒体反映:格力难以接近!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与媒体的关系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与媒体关系不睦几乎是个不可原谅的错误。实际上,格力已经体验了与媒体关系不睦的麻烦。凡此种种,都说明一个问题:争取更多媒体及业界权威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已经成为格力实施品牌战略的当务之急。这就是格力的短板!

相反,美的却抓住了变频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格力自信在变频领域的实力足以让它在变频时代继续独领**,但是在消费者及媒体的眼里,格力这一局已经落后于美的。这恰恰是格力最不愿意看到的。

企业如此,作为一个当代人,也一样,要找到自己的短板,特别要找到自己最短的那块短板,比如说,如果你缺乏自信,就要努力培养自信心;如果你不够吃苦耐劳,就要勤于磨砺自己的意志;如果你不善表达,就要多与人接触,勇于沟通……总之,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短板,认清自己,就不会做错事,或四处碰壁,或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反之,你要适时加长你的短板,努力完善自己,展现自己的综合势力,进而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