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
平常人都会说:钱财于人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何必那样为财舍命?但在现实生活中,爱财如命,为财舍命的人却不少。俗谚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则俗谚揭示了人性中一个弱点,便是贪财。因贪财而去冒险,去偷窃,去干种种不道德之事,去聚敛不义之财。其结果,不是作奸犯科,身陷牢狱,就是丢人现眼,身败名裂,留下终生遗憾。
聪明的人并非不重财,不爱财,因为人要生活,养家糊口,哪能故作清高?但他们取之有道,用之有方。或善于商业经营,赚取利润,积累日多;或靠自己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因事业有成就而获得丰厚回报;有人日夜打拼,节俭度日,积年累月,有了点积蓄。总之,他们的钱财是用汗水换得,不是巧取豪夺、算尽机关得来的,这就叫取之有道。
有了钱财,如何花用,也是大有学问的。我们一生,也曾靠自己刻苦努力和艰辛经营积累过一些钱财,但我们绝对不是死守钱财的人,绝对不做金钱的奴隶。钱财取之社会,也要用之社会,让众多的人享用财富的利益,而不是一人或少数人独享。我的体会是: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
有些私营企业的老板,费尽心机为自己聚集财富,拼命压低工人的工资,也不肯多分一点钱给为自己出谋划策,组织生产和打通市场销路的人。老板自己钱多了,腰包鼓胀起来,他买别墅,坐豪车,倚粉偎翠,灯红酒绿,醉心于奢华生活。但他不知道,自己聚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朋友也就越多,失去的人心更多。那些为他出过力、共过患难的人,感到老板为人吝啬刻薄,只顾自己,不肯分一杯羹给别人,人家还会继续为他卖力吗?于是,离心力产生,得力的助手纷纷离开他,另谋出路,老板渐渐成了孤家寡人,原来红火的企业,日渐萎缩暗淡,终于倒闭关门大吉。这就是"财聚则人散"的道理。
古代性情豪爽的人,并不太看重金钱。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谈到年轻时游淮扬一带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他都解囊相济。如此轻财好施,使他结交了许多朋友。他曾与蜀中友人吴指南一同在楚地漫游,不幸,吴指南在洞庭湖边上死去,李白伏尸痛哭,格外伤心。当时正是炎天暑月,李白只得暂将吴指南安葬在湖边。几年之后,他又来到洞庭湖岸,将友人吴指南骨骸起出,装在麻袋里,徒步背着一直背到鄂城(今湖北武昌)东边安葬。李白就是这样重交重义,为朋友不惜散尽千金。这就是“财散则人聚”的道理。
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战国时有善养士的“四君子”。即:魏国信陵君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他们各自门下都养了几千名士人。供给他们衣食,还照顾他们的特殊需要。这些士人平时看不出有多少才能,但在关键时刻,这些人的才能却一一显示出来,为“四君子”排难解纷,营造“三窟”,出了大力,成为历史上的佳话。这也是“财散则人聚”的明证。
我们不敢比附古人,但对上述道理却深信不疑,并在办学实践中将此理念贯彻始终。创业艰难的阶段,我们同甘共苦,尽可能地关照员工们的生活。以后情况逐渐好转,更要把关心员工福利摆上重要地位,有了钱除改善学校设施外,就是提高员工们的福利待遇。这些,都是“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道理的现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