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弟子子路武功不错,他在和敌人决斗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系帽子的绳子弄断了。子路想到老师告诉他君子的帽子不能戴歪,于是放下武器,把帽子扶正。结果,敌人瞬间围了上来,一刀把他杀死了。
对于子路来说,在决斗的时候,最根本的是他错误地理解老师的原话,而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要遵从老师教给他的"礼"。在这种关键时刻死板地选择了礼,而不懂得变通,先确保生存,结果给后世留下了笑柄。
人在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法,只要不违背律法及大节,不拘小节是可行的。
孔子居住在陈国,离开陈国到蒲国去。这时正好公叔氏在蒲国叛乱,蒲人挡住孔子对他说道:"你如果不到卫国去,我们就把你送出去。”于是,孔子就和蒲人盟誓绝不到卫国去。为此,蒲人把孔子送出东门。可是,出了东门,孔子就径直向卫国走去。子贡不理解地问道:"盟约也可以违背吗?"孔子答道:“这是被迫订的盟约,神灵是不会承认的。”
可以看出,对孔子说来,在特殊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到达卫国,你提出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子路与老师孔子相比,看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张毂做同州观察判官时,朝廷命他制兵器以供边关作战用。一次,朝廷急令征十万支箭,并限定必须用雕雁的羽毛做箭羽。这种鸟羽较为稀少且价格昂贵,一时难以购得。张毂问节度使:"箭是射出去的东西,什么羽不行?”节度使说:“改变箭羽应该向朝廷报告,请求批示。”张毂说:"我们这里离京城两千多里路,而边关又急需用箭,这怎么来得及呢?如果朝廷怪罪下来,本官愿承担一切责任!"于是,他启用其他羽毛造箭,不仅降低了几倍购羽的开支,还按时完成了造箭的任务。
后来,朝廷非常赞赏张毂的做法。
张毂和孔子的行为特点,都可称之为随机应变。但他们所面对的外界环境,并不是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相对而言,还有一点时间用来观察和思考,为此,只要善于进行理性分析判断并且不“死心眼”,就可以做到。
有些时候,外界环境的变化极其迅速,特别突然,令人猝不及防。究竟应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才是合适的,几乎来不及思考。这时的举措言行,大多依赖直觉和灵感。
春秋时期,有这样一段故事。齐国国君的大公子纠在鲁国,二公子小白在莒国。后来听说国君死了,齐国无君,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齐归返齐国,碰巧同时赶到,争先而入。辅佐公子纠的管仲开弓放箭欲杀公子小白,但没射中公子小白,射中了钩。这时,辅佐公子小白的大臣鲍叔牙灵机一动,马上让小白倒下装死,躺在车中。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被射死,便告诉公子纠说:“你可以安稳地坐上国君的宝座了,公子小白已经死了。"这时,鲍叔牙抓紧时间,立刻驱车最先赶入齐国。于是,公子小白当了国君。
冯梦龙先生在评价这段故事时说:"鲍叔牙的应变能力真厉害,其心术的运用像疾飞的箭头一样快!"
相传北宁史学家司马光童年时代就常常表现得聪敏过人。有一天,司马光和许多小伙伴一起在一个大花园中玩耍,有一个小孩在爬假山时,脚下一滑,跌进了假山下的一口盛满水的大花缸里。别的孩子一见,个个惊慌失措,呼叫着四散而逃,有的想着去找绳索,有的想去叫大人来。司马光知道时间紧迫,已经不容拖延,他灵机一动,搬起大花缸旁边的一块大石头,狠命地向大花缸砸了过去。水缸被砸破了,顿时,水哗哗地流了出来。等到绳索拿来,大人赶来时,落水孩子早已得救了。
按照通常的办法,小孩落水,其他小孩应该马上通知大人前来营救,而司马光却一反常规,用砸缸救人的办法救出了伙伴。因为根据当时的情况,首先在场的小孩们不能立刻从大花缸里抱起落水的孩子,其次通知大人前来营救延误时间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所以,司马光采取这种救人的方法是最可取的。
打破常规思维,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思考,或者将问题颠倒过来看一看,往往能够柳暗花明见新天。这种事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灵活多变,能出奇制胜,所以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能不能随着外界的变化及时调整主体行为,以维护主体自身的利益,这是聪明和愚蠢的分野之一。不管具体情况如何,抱着既定的条条框框,不思修正变革,“一条道儿跑到黑”,这是蠢人的做法;以主体利益为核心,以外界环境的变化为参数,本着灵活机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进退自如,取舍随机,这是聪明之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