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追求完美是一件痛苦的事,它就像是毒害我们心灵的药饵。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它本来就是以缺陷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人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无疑是自讨苦吃。
一个人如果拥有这样的短板,不愿接受任何的不完美,最后只会导致自己一无所得。因为人世间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事物,一味地追求完美,就会在追寻目标的途中迷失方向,在种种"不完美"的事物中无所适从,最后碌碌无为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从前,一位老和尚想从两个弟子中选一个做衣钵传人。
一天,老和尚对两个徒弟说:"你们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叶子回来。”两个弟子遵命而去。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老和尚一片树叶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叶子了。”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却空手而归,他对老和尚说:"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总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最终,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人们的初衷总是美好的,但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味找下去,一心只想十全十美,最终往往是两手空空。直到有一天,我们才会明白:为了寻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而失去了许多机会是多么得不偿失。
世间的诸多悲剧,正是因为一些人热衷于追求虚无缥缈的完美,而忘却了任何一种正常的选择都可以走向完美,完美不是一种既定的现象,而是一种日臻完善的执着追求过程。
有两个年轻人曾经一同考研,其中一个决心要考上重点大学,另一个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结果,那个一心想要考上重点大学的年轻人前后考了五次未果,眼睁睁地看着他人一个个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以致神经都有些失常了。而另一个年轻人则一考即中,由于勤勉刻苦,研究生毕业四年后,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其实,任何一种平淡的选择或开始,只要后面的过程得当,其间必定蕴含着许多奇迹,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脱离实际而片面追求完美。
拣一片最美的树叶,需要拥有一份理智,一份思索,一份对自身实力的审视和把握。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老师让学生交一件劳动作品。爱因斯坦把一只笨拙又丑陋的小板凳交给了老师,老师看之后很不满意。这时,爱因斯坦又从身后拿出两只更为丑陋的小板凳,对老师说:"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不太令人满意,但是它要比这两只强得多。”
人生中,我们应该具备爱因斯坦的勇气,不要只是好高骛远,而应该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拣你认为是相对完美的树叶。
人生的缺憾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不能杜绝缺憾,但我们可以升华和超越缺憾,并且在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缺憾可以当作我们追求的某种动力,如果我们能这样看,就不会为种种所谓的人生缺憾而耿耿于怀呢?
有人缺憾就会产生追求的目标,有了目标,就如同候鸟有了目的地,即使总在飞翔,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有期望的目标,总是能够坚持下去。
如果事事追求完美,会使我们陷入困境。所以,不要让尽善尽美主义妨碍我们,试着将“尽力做好”改成“努力去做"。
如果我们有孩子,不应要求他事事都要尽力做好,因为这种要求会使他们产生怨恨情绪。"去做"要比“尽力做好”更重要。
例如,只要孩子喜欢,我们就应该鼓励他们去滑雪、唱歌、画画、跳舞等,而不应该仅仅因为他们可能做不好某件事就不让他们去尝试。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价值与成败等同起来,必然感到自己是毫无价值的。
想一想托马斯·爱迪生,如果他以某项工作的成败来衡量他的自我价值,那么他在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就会认输,就会宣布自己是个失败的探索者,并停止努力。然而他并没有认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它可以鼓励人们去努力、去探索,如果失败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人们甚至可以视其为成功。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我最近修改了一些名言,其中之一便是将‘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改为‘一事成功,事事失败',因为我们从成功中学不到任何东西,唯一给我们以教益的便是失败,成功只是坚定了我们的信念。”
假如我们的目标切合实际,那么,通常我们的心情会较为轻松,行事也较有信心,自然而然会感到更有创造力和工作成效。
我们不是在鼓吹放弃努力奋斗,不过,事实上我们也许会发现,在我们不是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有确实良好的表现时,反而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也可能用反躬自问的方式来抗拒追求完美的思想,例如,“我从错误中可以学到什么?”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想想你犯过的每一项错误,然后把从中得到的教训详细列出来,千万别惧怕犯错,否则我们会失去学习新事物以及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