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唯命是从”不一定是好事(1 / 1)

“你这孩子怎么又不听话啦?”“你什么时候才听话,让妈妈省点心!”“宝宝听话,爸爸买一辆大玩具汽车给你。”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父母教育孩子的话。“听话的孩子是乖宝宝、大人满意的宝宝”。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听话而感到自得:“瞧我家宝宝真乖,说什么听什么,从不惹大人生气。”

孩子听话真的就好吗?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教育观念显然已经落后了。其实,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淘气的孩子也不等于是坏孩子。

这里有两则外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

故事一:

有一天,妈妈让孩子画太阳,孩子画了一个蓝太阳。

妈妈问他:“你怎么把太阳画成蓝色的?”

孩子说:“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

妈妈说:“好极了,你太有想象力了。”

故事二: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

幼儿教育专家不解:“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

老师笑着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养出蓝色的苹果呢。”

瞧,家长如此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在外国家长看来,允许孩子“不听话”指的主要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孩子一点“不听话度”就是对他们创造性思维、创造欲望的保护。

有人曾在幼儿家长中作过一次调查:

“你认为自己孩子主要的优点是什么?”80%以上的家长选择“听话”“懂道理”,而对“独立性强”“有礼貌”“和同伴友好”“胆大”及“不怕困难”等5项的选择率极低。

“你孩子的缺点是什么?”40%~50%的家长列出“不听话”“任性”,5%的家长将“爱动”这一幼儿的特点视为缺点。

可见,多数家长都把教育重点放在要求孩子“听话、老实、懂道理”上,而对孩子的独立性则要求不高或不作要求。事实上,“太听话”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总有些不足。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我的孩子太听话、胆子太小,都快高中毕业了,遇到啥事都没主意,往后缩。”一位家长向某报记者抱怨,孩子一点不听话让家长担心,同样,孩子太听话、没主见也让家长担心。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听话是好事,太听话就不见得是好事了。对此,有关心理咨询老师谈到,一些家长开始满足于孩子“听话、懂事、省心”,到了小学甚至初中时才发现孩子缺乏在家庭、学校、社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同龄人相比显得退缩、不自信,以前的优点现在变成了需要克服的缺点。

综合来看,“乖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不多,他们大多在一般劳动岗位上工作。当然,并不是说“不听话”的孩子就一定聪明、出尖子。孩子的“听话”应更多体现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动、鬼主意多,家长应做出正确的引导。比如,当孩子出鬼主意时,家长应与孩子一起挖掘更多的乐趣,引导他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般来说,因小时候受到过于严厉粗暴的“教育”或受父母太多的保护而表现出听话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独立性要求的剧增,内心所受到的压抑和潜在的危机就会爆发,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欲。然而,由于他们所受教育的偏差,能力的不足,又会使他们遇到挫折,有的会因此郁郁寡欢,遇事犹豫不决,严重的还会出现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还有的则表现出大量的反社会行为,以自己的格格不入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们许多父母抱怨孩子一长大就越变越“坏”,殊不知,这正是父母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果。

那么,家长应如何平衡孩子“听话”与“不听话”的天平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五大主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作紧张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陶行知在传统思想禁锢国人时就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鼓励父母让孩子放开手脚地活出自己的天真活泼的生活。今天,我们年轻一代的父母还要犹豫在传统观念与竞争机制之间摇摆不定吗?有位儿童心理专家认为,一个“太听话”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压抑”的孩子。所以,不要再对你的孩子说“宝宝,听话!不听话,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之类的话了,这只会让你孩子的心灵受到扭曲、压抑。

放开手吧,孩子不听话,不一定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