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从咿呀学语起,到寿终正寝止,几十年的光阴中,不知道要说多少话。朱自清在《说话》一文中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古文《尚书》里说,‘唯口,出好兴戎’,一句话的影响有时是你料不到的,历史和小说上有的是例子。”不可否认,人人都会说话,然而能把话说好却并非易事。面对同样的情况,不同的话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能言善辩者即使是严厉地批评,也可能令人欣然接受;笨嘴拙舌者即使是由衷地称赞,也可能让人极为反感。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一个真正会说话的人,可以把话说到别人心坎上,无论是批评还是赞扬,无论是拒绝还是请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似乎父母的每句话都令孩子感到厌烦。很多父母为此很是困惑:孩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为什么这么不听话?
孩子不听话到底是谁的错?关键还是在家长身上,不是孩子不听,而是家长还没有掌握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语言。做一个称职家长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对孩子说话。
学会对孩子说话,才能减少与孩子交流沟通时的障碍,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在很多问题上与孩子达成共识,否则,家长与孩子之间必将产生深深的代沟。
学会对孩子说话,是实现与孩子无障碍沟通的第一步。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往往是因为家长表达良好愿望的方式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家长们自以为是的教诲,却把孩子逼入绝境或使孩子养成恶习。
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受伤的小熊。不久,樵夫迷路正好借宿在熊窝,小熊用极其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第二天早晨,樵夫对小熊说:“谢谢你热情的招待,但我唯一不喜欢的是你身上那股臭味。”小熊听了之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答道:“那么为了补偿你,你随便用什么东西割我一下吧!”樵夫按要求做了。
很多年后,樵夫再次遇到小熊,问起小熊身上的伤口好了没有。小熊说:“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你那次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语言也可以是一种锋利的武器。可敬的父母们都知道,日常的交谈往往是教育孩子的良机。然而父母是否注意到,面对孩子脆弱的心灵,不恰当的一句话所留下的伤害,是经过多少时间都无法磨灭的。
古代有一位国王,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满嘴的牙都掉了。于是,他就找了两位解梦的人。
国王问他们:“为什么我会梦见自己满口的牙全掉了呢?”
第一个解梦的人就说:“皇上,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亲属都死去以后,你才能死,一个都不剩。”皇上一听,龙颜大怒,下令打了他一百大棍。
第二个解梦人说:“至高无上的皇上,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您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呀!”皇上听了很高兴,便拿出了一百枚金币,赏给了第二位解梦的人。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一个会挨打,另一个却受到嘉奖呢?因为挨打的人不会说话,受奖的人会说话。对孩子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无论你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或者与他谈条件、达成妥协,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感到挫败,失去信心。“说话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有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信任的话,会让对方备受鼓舞,而有的人说出来的话却让对方的心里发堵。”
与孩子说话特别需要语言的艺术。但有些父母却不这样认为,他们以为孩子小,同他们说话不必顾忌太多,什么话想说就说,也不管效果如何,反正自己是出气了。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不管父母说的话是对是错,他们一概排斥。
此外,孩子不见得比成人知道的少,与他们的交谈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
10岁的安迪问他的爸爸:“在哈莱姆,有多少孩子被抛弃?”安迪的父亲是一个律师,他很高兴看到儿子对社会问题感兴趣,于是他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通长长的演说,然后又去查了数据。但是安迪还是不满意,继续问同样的问题:“在纽约被抛弃的孩子有多少?美国呢?全世界呢?”
最后,安迪的爸爸终于明白了,他的儿子并不是关心社会问题,他关心的是个人问题。安迪问这些问题并不是出于对被遗弃孩子的同情,而是担心自己被遗弃。他并不是想得到被遗弃孩子的数字,而是想得到确认他不会被遗弃。
于是,爸爸仔细考虑了一下安迪的问题,然后回答道:“你担心父母可能会像其他父母那样将自己的孩子抛弃,我向你保证我们不会抛弃你,如果你再为此感到烦恼,就告诉我,这样我才能帮你消除担心。”
在与孩子进行对话时,父母还应注意,对孩子多说富有感情色彩的评价性语言。父母的评价在孩子的生活中往往会成为其判断对错的原始依据。虽然孩子在成长中还会被外在的环境有所修改,但这种修改决不会触及孩子儿时的核心观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说话的态度、内容和品质,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自我意识和思维定式——是乐观、自信、富有理想和气概,还是消极、自卑、得过且过、自暴自弃。
总之,知道怎样对孩子说话的父母,才是称职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