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星期给家人一次电话(1 / 1)

在一个小山村里,一位母亲辛辛苦苦养大了自己的儿子,并送儿子上了大学。当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母亲也已经白发苍苍了。能自己独立工作挣钱的儿子开始寄生活费和保姆费给自己的母亲。

一开始,他的收入并不高,于是每个月除了自己的生活开销以外,余下的工资都按时寄给母亲。后来,他职位提升,工作越来越忙,变成了一季度寄一次钱给母亲,钱的数目也在一点点增加。再后来,寄钱的时间变成了半年。最后,也许是考虑到效率问题,儿子给母亲寄钱的时间变成了一年一次。

可是,当儿子一次性寄出了母亲全年的生活费和保姆费后,却收到了母亲的一张汇款单。母亲只接受了一千元钱,剩下的又全部寄回来了。随同汇款单寄出的,还有一封信。儿子有些奇怪,便连忙打开信看。

在信上,母亲说:以前,每次收到你的汇款单,我和村里的邻居们都要高兴好几天。每一个月,我们都等待着这样的欢喜和满足。我退回去的钱,希望你每月寄一点,这样,每个月我们都能够高兴一阵子。

儿子恍然大悟。同样多的钱,如果自己每个月都寄出一部分,带给母亲的欢乐将会大大增加。尽管自己花的时间多一点,但对于母亲来讲,快乐和心理的满足是难以用时间来计算的。而如果自己一次性寄出所有的钱,虽然减少了麻烦、提高了效率,但对于母亲来说,快乐的次数便大大减少了。

远离父母的游子,你可以回忆一下,你要多久才给家里人打一次电话?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与父母相聚的日子一年到头,也不过半个来月。每次临到要放假的时候,父母隔两天就会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放假?什么时候能到家?回家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过马路的时候要记得看红绿灯……同样的问题总是要重复上多遍总也感觉还是意犹未尽。同样的叮嘱,反反复复的说也不放心。

在父母的心头,儿女是他们一生不变的牵挂。唐朝诗人孟郊所做的《游子吟》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试想,每一次我们的远行,都会给他们带来多少的担心?而不在他们身边的我们又会给他们增添多少的挂念?就如前面故事里说的:同样多的钱,如果自己每个月都寄出一部分,带给母亲的欢乐将会大大增加。而我们同样多的思念,如果每个月分做几次去表达,就会让爸爸妈妈的挂念减轻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