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1 / 1)

对我而言,最尴尬的,莫过于那电梯里的1分27秒。

我有幸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这家公司,还没有完全适应环境,就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遇见我的上司。

平头,穿西服,不苟言笑的男子。此刻他站得离我很近,我能闻到他身上散发的剃须水的味道。相遇在如此逼仄的空间里,我感到他身上的威严,带着巨大的压抑包围了我。

“早上好,老总。”我嗫嚅着,窘迫地开了口,他带着陌生的眼神看我,然后轻轻颔首,回答:“早上好。”

电梯缓缓上升,他问我:“你是哪个部门的?叫什么名字?”我垂下眼睛,谦卑地回答:“市场部的***。”他想了一下:“市场部?今天有什么计划吗?”没料到这突如其来的发难,慌乱中我不假思索,一句“见客户”已经脱口而出。

“什么客户?具体是做什么调查?”……天,为什么他打破沙锅问到底啊,也许是电梯里的寂静使得他有攀谈的欲望吧?我忽然支支吾吾起来,脸上的妆容一点点被汗水化开了,想抬手擦一下又怕落下“搔首弄姿”的恶名……还好,电梯在此时戛然停止了。我按住按钮:“您先请!”

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走廊一端,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才发现自己一直屏着呼吸,看看时间,从进电梯到分手,时间仅仅过去1分27秒,可是在这1分27秒里,我想我已经暴露了所有的羞怯和腼腆。那不是我!

越想越怕,我决定绕道走。我再也不想遭遇那样的尴尬,言多必失。

我不再坐电梯,开始气喘吁吁地爬17楼,可是,人生就是充满巧合,刚爬到办公室门口,却正见上司站在走廊上。MYGOD!我只好硬着头皮问好,他奇怪地问:“你是新来的那个小姑娘吧?为什么爬楼梯?”我只好干笑几声:“减肥。”然后踩着摇晃的高跟鞋逃之夭夭。

不知道这句话是怎么流传到整个市场部的,弄得同事都知道我在“爬楼梯减肥”。

在他们诧异的眼光里,我爬了整整一个月的楼梯。在这一个月里我边爬楼梯边在脑内练习着与陌生的上司见面时的仪态与对话,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够机灵的女孩,很可能在下一次的相遇里又害羞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但是,我不能就因此而逃避坐电梯,逃避与上司相遇,如果我一直不努力,那么,很有可能,我只配爬一辈子楼梯。

一个月后的一个早晨,8点50分,我等候在电梯口。第一班电梯来了,我想了想,没有上,第二班,我依旧站着不动。

终于,第三班电梯到来时,我看到我的上司了。平头,西服,威严,不苟言笑。我深呼吸,绽放出一个灿烂如晨曦的笑,“早,老总。”

他看了我一眼,“早!”

我们共同进了电梯。

“您昨晚看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吗?很精彩的。”我主动开口,我要把握对话的主动,果然,一抹微微的喜悦在他脸上绽放,“你也喜欢网球吗?”“是的,网球是一项时尚的运动……”

电梯缓缓上升,我们的话题围绕着这个持续着,他说话的时候,我礼貌地倾听,自然地掠一下头发。他问我:“你哪里人?在这里还习惯吗?”

我按住按钮,和他一前一后走出电梯,“谢谢关心,我不是本地人,但正在学着适应。”

他的身影消失在走廊一端,他给我的赞许却留在我心里。看看表,还是1分27秒,从进电梯到出电梯,但这次,与上一次不同了。我成功了。

此后,每次与上司在电梯里邂逅,都会自然地积极地与他谈话。天气,流行资讯,路上的车况……偶尔也插几句工作上的事,我们渐渐熟悉起来,上司记住了我,一个外地来的小女孩,但是很会讲话。

他说,一个能在电梯空间里与人交流自如的人,相信有能力建立起良好的人际网。这是年底他给我的总结。

他不知道,为了那电梯里短短的1分27秒,我曾爬了多少级台阶去思考,去克服,去历练。

“记得刚来那阵子,你爬楼梯说要减肥,成功了吗?”某天又遇见上司,他忽然问我。

“成功了!现在,我不用再爬楼梯,因为我现在喜欢上坐电梯!”

我笑了。上司也笑了。

这是网上看到的一则故事。对于刚入职场的人来说,任谁都会碰到 “电梯里的1分27秒”,那你是怎样度过的呢?像最初的故事女主人公一样,不知所措,然后找个借口,远离尴尬源?还是主动出击,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估计有很多女性朋友是属于前者。我以前也是选择逃避,心想逃得一时是一时,却没想到,逃得一时却逃不了一世,该面对的总归会要面对,我们逃避前面的阻难,逃避可能要承担的压力,逃避环境的改变,逃避一切的未知数,但是,一味的选择逃避,我们就永远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与其逃避,我们还不如迎上去主动解决,这样不但可能圆满的解决问题,还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有一位顶尖级的杂技高手,一次,他参加了一个极具挑战的演出,这次演出的主题是在两座山之间的悬崖上架一条钢丝,而他的表演节目是从钢丝的这边走到另一边。

演出就要开始了,整座山聚满了观众,当中有记者、有主办单位、赞助商和看热闹的人群。这时,只见杂技高手走到悬在山上钢丝的一头,然后用眼睛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并伸开双臂,第一步、二步、三步,慢慢的杂技高手终于顺利的走了过去,这时,整座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我要再表演一次,这次我要绑住我的双手走到另一边,你们相信我可以做到吗?”杂技高手对所有的人说。我们知道走钢丝靠的是双手的平衡,而他竟然要把双手绑上。但是,因为大家都想知道结果,所以都说:“我们相信你的,你是最棒的!”杂技高手真的用绳子绑住了双手,然后用同样的方式一步、两步终于又走了过去,“太棒了,太不可思议了”所有的人都报于热烈的掌声。但没想到的是杂技高手又对所有的人说:“我再表演一次,这次我同样绑住双手然后把眼睛蒙上,你们相信我可以走过去吗?”所有的人都说:“我们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杂技高手从身上拿出一块黑布蒙住了眼睛用脚慢慢的摸索到钢丝,然后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为他捏一把汗。终于,他走过去了!掌声雷动!“你真棒!你是最棒的!你是世界第一!”所有的人都在呐喊着。

表演好像还没有结束,只见杂技高手从人群中找到一个孩子,然后对所有的人说:“这是我的儿子,我要把他放到我的肩膀上,我同样还是绑住双手蒙住眼睛走到钢丝的另一边,你们相信我吗?”所有的人都说:“我们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走过去的!”

“真的相信我吗?”杂技高手问道;

“相信你!真的相信你!”所有的人都说;

“我再问一次,你们真的相信我吗?”

“相信!绝对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所有的大声回答;

“那好,既然你们都相信我,那我把我的儿子放下来,换上你们的孩子,有愿意的吗?”杂技高手说。

这时,整座上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敢说相信了。

拿破仑曾经用一句话总结过他的成功: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自信,他才能率军横扫欧洲,改写欧洲乃至世界近代史。所谓才能,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

在生活当中,人人都希望成功,渴望成功,但究竟怎样才能成功?绝大多数人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很多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成功来自于方法和毅力。这话不假,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你再怎么努力也是徒然,同样,如果你有坚不可摧的毅力,但是你的方法不对,那也是白费力气。但是,成功更重要的还是来源于自身的一种积极的习惯——时刻相信自己能成功。自信是自立之基,自信乃自尊之本。试想,如果在你尚未追求成功之前,你的心理首先就开始动摇了,不但的反复问自己:“我能成吗?这次竞争这么激烈,我失败的可能性真的很大。”“试试吧,反正我时间多的是,失败了也无所谓。”在这样的心理建树下,于是,你真的失败了。当你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你就灰心丧气了,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哎!我天生不是干这行的料。于是,你又开始放弃努力。久而久之,失败就会成为你的一种习惯。

“这事我能行吗?”做事之前总这么问自己,这其实是心理上的一个误区,也是束缚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开发的心理障碍。

人的成功,离不开创造力。但是,一个人要想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重要的就是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第一步就要有“我能我行”这样的积极心态。因为,无论做任何事情,重要的就是要有信心。只要你拥有“我能”、“我行”这样的自信心,就能使你的大脑运转,去不断寻求做成这件事情的办法。反之,如果你认为某事不可能,那么你的大脑自然会思考一些证明此事不可能的理由。而一旦你相信,真正地相信事情是可能的,你的思维便自然会去发掘能实现这件事的各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