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封锁赤松林,照夜玉狮子(1 / 1)

赵天胤明白了,只要把炉鼎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升上去,就会大大提高双修的效率!

就像服务器的核心参数和数量都提升上去,那相应平台的运算速度自然就会更快、更高、更效率。

想通了这关键的一点后,赵天胤登时如拨云见日一般,原来开后宫居然是一件如此伟大光荣的,而又极具奉献精神的大好事、大善事,大大正确之事!

奉献自我,为造福后代子孙,为华夏血脉的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奠定坚实基础的紧要事业,可谓重中之重!

毕竟有炎黄子孙的老祖宗,轩辕黄帝这个榜样摆在这。

赵天胤暗暗决定了,自己一定也要向前人学习。

以后倘若遇到美女,只要对方是完璧之身,那就一定要发扬他凤子龙孙的优良传统——

鹅滴!鹅滴!都是鹅滴!

言归正题。

话说赵天胤等人在瓦罐寺住了五、六天,他每天除了和慕容零落待在经阁里修炼《素女经》、“九息服气”之外,也抽出时间手把手地给她传授了《太玄经》上的诸般神功绝学,以及姑苏慕容家的三大家传绝学“斗转星移”、“龙城剑法”、“参合指”,尤其是着重地教了她剑法、身法、掌法和指法。

慕容零落当然是看不懂《太玄经》的,所以赵天胤只能将自己理解的,堪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诸般武学奥义,经过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创新补缺的提炼出来,自己动笔编撰成一本图文并茂的小册子,看着就像是带文字解说的连环画似的。

自己顺便也能温习一遍。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他的修为境界也会愈发深根固柢、根深叶茂,牢不可破!

万丈高楼平地起,自身根基的宽度、深度,决定着将来上限的高度。

然后赵天胤再结合自己新的武道心得感悟,一招一式地演练给慕容零落看。

能领悟多少,就看慕容零落的悟性造诣了。

在准备离开的前一天,赵天胤还带着慕容零落到附近的村庄逛了逛,游山玩水,捉鱼遛马,悠然快乐!

直到今天那个送信的侍卫骑马返回,并带来了五百骑兵和两千步兵。

领兵的将领是花荣。

此时的花荣,已经被慕容彦达升任为了青州团练使,统辖二千五百兵马。

花荣依然是一身戎装,颇似飞将军李广的打扮。

远远地一见到赵天胤,花荣隔着几十丈远就赶紧下马趋行,以属下之礼对接,表现得十分谦卑恭顺。

赵天胤对花荣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他向自己的知府舅舅慕容彦达举荐之,花荣又怎么可能从一个没有正式编制的、没有品级的副知寨,被擢升一跃成为正八品的团练散官。

所以,花荣自然是打心底敬佩、信服赵天胤的。

此时在花荣的心里,也只有两个人值得他尊敬崇拜,一个便是站在他面前并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赵天胤,另一个就是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哥哥了。

对于赵天胤,花荣是打心底的尊敬、信服。

但对宋江,或许除了尊敬之外,花荣更多的还有崇拜和折服。

虽然赵天胤在花荣的心里地位,已经差不多可以与其偶像相提并论,但却还是没有达到令其忠心耿耿的地步。

换言之,如果宋江来找花荣的话,花荣还是有可能会被宋江拐走的。

赵天胤本来是觉得,既然利益无法使其效忠,那就用荣誉感来获得对方的忠心。

现在看着意气风发的花荣,赵天胤才知道,有些人,是很难改变其幼稚叛逆的想法的。

花荣就是这种人。

也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崇拜宋江?

用现代的观念思维去解读宋江的话,宋江这种人无非就是北宋高启强,明明是在郓城县衙当文职(刀笔小吏),却常年跟江湖黑道上的人有来往,还经常啃老用家里的财产或贪污受贿的钱来款待一些江湖上来路不明的游侠豪客。

这花荣好歹也是将门子弟,却有着一颗当古惑仔的心,还如此这般矢志不渝,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实在是让赵天胤很费解。

赵天胤也懒得再为这种破事伤神费脑,你爱谁谁!

想跟着他胤哥混的就来,心里有人的他也不强求,反正主打一个随缘。

只要他十年后登基称帝,那天下英雄还不是照样得入吾彀中!

看开后,赵天胤对待花荣的态度就更加平淡随性了,道:“多日不见,花将军别来无恙啊?”

花荣连连抱拳道:“还不是全靠赵公子的美言提拔,卑职铭感五内,没齿难忘!”

简单地寒暄了两句后,赵天胤又向花荣询问了一下清风镇的情况,主要就是想知道风清清的情况。

花荣遂郑重地报告道:“在赵公子您随慕容知府去到青州城的第二天,我收到升任文书之后,上级县衙就派来了一个叫刘高的文知寨,不过知府恩相并没有把我调离清风镇,也没有命令要我去别的地方驻扎。”

“所以我依然还是那里的武知寨,同时兼当青州团练使,反正团练使也恰好是没有固定职衔的武散官。”

“不过按品级论大小的话,我比刘高的那个直属上司都还要高一品,一个县尉而已,除非是当地的县令出面。”

“但县令又怎么会为刘高这种酒囊饭袋撑腰?”

“故而那刘高看到我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清风寨的大事小情也全都由我说了算。”

“直到三天前,我才得到了知府恩相的传令,命我带领自己的部曲,以及州府额外拨给我的五百骑兵,到这里来听候赵公子的调遣。”

“我得知是来给赵公子您办事的,当天就马不停蹄地带着骑兵先行赶来了。”

花荣侃侃说道。

“那......”

赵天胤见慕容零落就在身边,不好直接询问风清清的事,只得措辞婉转道:“我的那十几个亲随扈从,最近如何了?”

花荣立即心领神会,明白赵天胤此问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道:“卑职虽然把本部的所有精锐士兵全都带来了这里,但在离开之前还是留下了几十个家族亲信部署在清风镇,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有人飞鸽传书给我。”

“万一有草寇下山借粮,或是某处的强盗想要掳掠清风镇,凭刘高手底下那千余杂兵,自然不济事的。”

“但我已经吩咐过了,只要发现情况不对,就立即和公子家里的那十几个扈从联手突围。”

“并且,我离开之前也已经提醒过刘高了,那大宅子里的人,乃是知府外甥的亲属,量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胡乱招惹。”

花荣亦是委婉的说道。

赵天胤听完花荣这番滴水不漏的回答,心里却还是稍微有点儿不放心,便转身看着侍立在后面的赵不著、雷双鹰和武松,并伸手入怀,实则是从空间戒指里,拿出那本记录了他大半武学精华的手札宝典,细心吩咐道:“这本小册子上的诸般神功绝学,你们三个轮流看,能练的就学一下,暂时不能的也不要强行修炼。”

“否则,轻则走火入魔,变成疯疯癫癫的人。重则气血翻涌逆流,暴毙而亡。”

“还有就是,不得轻易外传,尤其是那些没有对我、对赵家表忠心的。”

“当然了,除了咱们的兄弟之外。”

说罢,赵天胤就将他的心血宝典交到了最信任的赵不著手里。

赵不著无比慎重地接过了小册子。

赵天胤继续说道:“之后,你们三个也不用跟着我去江南了,马上折返去清风镇,我不希望看到驻守在清风镇的任何一个兄弟有所闪失,明白吗?”

显然,赵天胤是话里有话,意有所指的。

“属下遵命!绝对不辱使命!”赵不著三人异口同声,并没有丝毫的失落,反而格外的壮志满怀、斗志昂扬、**澎湃。

自从那天赵天胤下意识地用护体罡气将三人弹飞之后,三人心里就已经很明白了,他们已经起不到保护自家公子的作用了,跟在公子身边也没多大用,最多就是个照顾起居的职能,还不如听从安排吩咐,哪里有用去哪里,尽己所能、力己所长地为公子和赵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后,赵不著、雷双鹰和武松便骑上了自己的战马,毫不拖泥带水地往原路策马而去了。

接着,赵天胤又命令花荣指挥士兵将赤松林给封锁起来,并且还吩咐他让士兵定期巡逻此地,不准周围的村民再到这里砍伐树木。

将一应事宜安排完毕后,赵天胤便也带着那六十六骑带刀侍卫,再次一骑绝尘,风驰电掣地往西而去。

赵天胤与慕容零落同乘一骑,小白虽然驮着两个人,但因为小白是异常神骏的极品宝驹,可能和《水浒传》原著中引发了曾头市覆灭的照夜玉狮子马属于一个品种。

脚力不亚于汗血宝马,日行千里不在话下,翻山越岭亦是如履平地。

小白驮着两个身轻体柔的少男少女,不仅感觉不到有多大的重力压力,反而比不驮着人时还要马蹄如飞、腾跃如龙,很快就将那六十六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水浒传》原文对照夜玉狮子马的描述是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马”,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

原著中,照夜玉狮子马被偷马贼段景住从金国盗来后,原本是想献给宋江的,不料却被曾家五虎抢去,成为了曾头市教头史文恭的坐骑。

也因此引发了梁山征讨曾头市的第一次战役。

而几乎快要被宋江架空的,虽然是梁山头把交易,但却已名存实亡的大寨主晁盖,早就坐不住了,抓住这个可以让他师出有名的机会,便火急火燎地带兵去,

晁盖连最基本的,打仗之前先勘察地形地貌都不会,注定了会失败,加之战前的各种军事部署都准备不足,比如军医药材之类的也没带,这才导致了被史文恭用淬毒的箭,一箭射掉了大半管血,然后因为那根刻有名字的箭附着重伤效果,晁盖持续掉血,以致于抢救都没时间。

原著中,晁盖不仅一败涂地,甚至还死的颇为窝囊。

其实原著晁盖被射杀的这段剧情,根本就没有什么阴谋论,就是史文恭射杀的。

后来晁盖还托梦给宋江,算是救了宋江一命,到吴用使计谋赚了卢俊义上梁山后,最后一次征讨曾头市时,晁盖的鬼魂还找史文恭复仇了。

原著原文是这么写的:

且说史文恭得这千里马行得快,杀出西门,落荒而走、、、、、、史文恭正走之间,只见阴云冉冉,冷气飕飕,黑雾漫漫,狂风飒飒,虚空中一人当住去路。史文恭疑是神兵,勒马便回。东西南北四边,都是晁盖阴魂缠住。

这种旁白描述,近乎于上帝视角的故事呈现,基本是不会有什么冤假错案的。

作者施耐庵这样叙写,就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读者,冤有头,债有主,杀晁盖者,史文恭。

再说宋江终于打破了曾头市,曾家一门老少尽数被杀,史文恭也被卢俊义给活捉了,最后惨遭剜心而死。

照夜玉狮子马遂被燕青牵回梁山,最终成为了宋江的坐骑。

这马的原型,可能是唐代画家韩干创作的一幅画,《照夜白图》中的大宛马照夜白。

唐代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空前密切。

唐玄宗还将自家的一位公主远嫁给了西域大宛的宁远国王。

为此,宁远国王特意向唐玄宗回献了两匹"汗血宝马"。

爱马心切的唐玄宗十分喜爱这两匹骏马,分别为之取名"玉花骢"和"照夜白"。

而赵天胤这匹马也是通体上下没有半根杂色,浑然雪白如匹练一般,亦是忠伯千里迢迢从西域高价买回来的,特地在他九岁生日那年送的礼物,乃是马中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