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颠倒第一(1 / 1)

我的蓝领生涯 督宝 1161 字 7小时前

周国强心情不错,可以说第二场他发挥出来自己八九成的水准。无论是结果如何,最起码达到了自我要求。

也是在这一轮他逐渐找到了比赛的节奏与密码,也逐渐适应了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

次日清晨,赛场外的大屏幕前,依旧人满为患,嘀嘀咕咕指指点点,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老公,这次你又是第一名,果然是不负众望啊。”

李静早一步查看名次,前来报喜。

“额……看来我真的不太适合参加比赛,本以为这一局可以挽回点差距的,也罢,正所谓我不下地狱谁下。”

周国强谈不上有多失望,只不过理想与逾期的差距太大罢了。

“什么嘛?老公,我说的是你这次正数第一,不是垫底第一,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嘻嘻。”

李静故意说的很模糊,就是想逗周国强。

“我特?真的假的?多少分?不行我得好好瞅瞅!”

一听说是正数第一,周国强一下子来了情绪,扒拉开人群,挤进前排查看。

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没乐出声来,积分赛第二场榜单。

第一名,37号周国强28分。第二名,04号赵子皓25分……37号吴磊15分。

积分赛总分排名,周国强纵身一跃,直接从37位跳到18位,57的总积分,距离第一名的分值差拉进到7分。

第二场过后的排名可谓是全员大洗牌,且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平均分值,要低于第一场的传统手工焊。

大多数参赛者扣分严重的部分,来自于焊后轻微变形,以及焊道成型美观度上。

一次垫底一次头筹,心情可谓是坐过山车,能够赢下一场,周国强已经极其满足,要知道他赢的可是全省各个市区选出来的精英,哪怕是存在些许水分……

刚刚查看完第二场成绩,第三场就如期而至,铝合金结构压力容器件的焊接,要求采用乌极氩弧焊。

铝合金板、管组装焊接成的部分密封结构件。除了需要探伤外,还需要保证在最小压力为6.9mpa的水压下不泄漏,因此总分值为40分。

由于氩弧焊的焊接效率略慢,比赛用时限定为三个小时以内,虽说焊道数量远少于前两项,但对于手速慢的选手来说,依旧是不小的挑战。

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焊道的密闭封焊,就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焊接速度,焊道宽度摆动幅度,电流电压脉动等参数的设定。

焊接铝材的最大难点,就是其导热性较高,熔点又偏低,参数偏低最容易出现无法全熔透,参数偏高又很难确保焊缝的宽窄、余高、背部塌陷等最终焊道的外观成型,尤其是在规定了各项尺寸的前提下。

可以说,第三场积分赛是焊接难度最大的,当然这纯属于周国强个人想法与认知,也许一些选手专攻氩弧焊,相对就会感觉容易许多。

比赛规则与要求播放完毕,倒计时正式走起,这一次周国强没有再犹豫,用最快的速度调试各项参数。

一次次引弧,又一次次调整。氩弧焊相比较手工焊与二氧化碳焊,其焊机复杂程度略高,其规避电压电流不稳定性奋能力也相对略强。

也就是说只要在一定时间段内,没有太过巨大的用电分配,基本就不需要在多次零时调整。

除了焊机部分,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参数,可以直接影响焊接速度与成型效果,那就是氩气气压。

将近三分钟的调试,也可以说是在大部分选手都开始施焊时,深吸一口的周国强也引燃电弧。

对于周国强来说,氩弧焊是他的弱项,不是他技术不过关,只不过是他放下的时间太久,再加之集训时间过短,练手机会有限。

哪怕是他特意多留给氩弧焊几天的时间,也依旧无法满足肌肉记忆所需的那种量化稳定度。

氩弧焊与手工焊,二氧自动焊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慢,对于许多性子略急的焊工来说,上手氩弧焊是一件十分困难且煎熬的过程。

由于焊接过程需要一直重复,且是倍速放慢的重复,采用手工焊十分钟可以完成的焊道距离,采用二氧化碳焊三分钟可以完成的任务,采用氩弧焊却需要半个小时。

许多习惯了效率的焊工师傅来说,是真的很难忍受,也有许多师傅曾说,一上手氩弧焊就会感觉浑身不自在,有种想跳脚骂人的冲动。

周国强属于干活稳得住,对人稳不住的类型,他当年在大北锅炉,也算是比较出名的脾气爆,可他在工作中却少有耐不住性子的时候。

从技校毕业到大北锅炉的第一年底,周国强就开始上手氩弧焊,还记得他已非正式电焊工的身份,达到与专业师哥小吕平起平坐的程度。

也曾靠着氩弧焊的本事,与小吕接过私活,赚过外快。那时候周国强的氩弧焊技术,距离杨师傅所谓的大成,也只是差了稀有材料的上手。

可伴随着时间推移,新厂的建成与搬迁,杨师傅的内退,其实也代表着锅炉产业的谢幕与凋零。

再加之新厂后,周国强执意脱离铆工组,为了赚钱带队单干塔筒组对之后,基本上就少有再接触氩弧焊的机会。

一晃几年就过去了,要想拿起几年前的技术谈何容易,也就仗着周国强没有任何压力,场地材料设备随他取用,更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再加上杨师傅的出山指点,他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尽量找回曾经的感觉。

周国强一开焊,基本上就无法感知时间流逝的快与慢,随说他吃过第一场时间不够的亏,可他要想达到来前练习时的最优水平,就必须心无杂念。

当然,为了不担心时间不够,周国强在参数设定上,采用了标准值微微偏高的设定,只要他一直在不间断的焊接,只要不出大的偏差与意外,理论上三个小时富富有余。

这一设定也就意味着,他的焊枪摆动速度,以及送丝速度,都会相应体块一丢丢,这一丢丢到底多少?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周国强也是在开焊后,逐渐微调临场实验。

不知不觉,额头上的汗珠缓缓划过脸颊,他一根焊丝才用一半,就仿佛那打坐的唐僧,明明很痒却不能停下抓挠,

为何?只因他不想多留下一处,不完美的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