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是南朝时期的一个有名的才子,由于从小酷爱读书,他文采飞扬,写出的文章,比如诗歌、散文,都让人叫绝,堪称南朝的一大才子。由此,他获得了“才子江郎”的美称。
江淹是今河南人,从小家庭困难,和母亲相依为命。但是江淹积极上进,又酷爱读书,他写出的文章独具特色。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在当地是很有名的。南朝宋建平王刘景素听说江淹很有才学,就通过书信的形式请江淹做他的属僚。而后,江淹和刘景素二人见了面,相谈甚欢。从此,江淹得到了重用,刘景素任命江淹为官吏。可“祸兮福所倚”,江淹后来被一个叫郭彦文的县令所诬陷,被送进了大牢。
江淹感到非常委屈,他认为自己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是清清白白的,于是想法为自己洗脱罪名。他给刘景素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异常诚恳,可以说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刘景素读完信以后,认为江淹也是被冤枉的,就叫人放了他。江淹出狱以后,更加努力学习,可以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功夫不负有心人”,江淹不久就考取了秀才,他的名声更是远近皆知。
后来,萧道成建立了齐国,特意邀请江淹来做史官,专门负责编写史书。江淹每天忙于查找各种资料,记录各种史实,忙得是不可开交。充实而又忙碌的生活令江淹更加自信,江淹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声名鹊起。
在一次考古中,一座很有特点的古墓在襄阳地区被发现了。一些考古者在古墓中找到了一面镜子和一些竹简,当时考古人发现这些竹简上有文字,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些文字的来历。就在大家都茫然不知所措时,突然有人提议让江淹看一看。当人们找到江淹时,果不出所料,他真的认出了竹简上记录的是周宣王时期的一些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江淹的名声更大了。在梁朝建立以后,江淹依然得到了重用。他被封为光禄大夫,相当于皇帝的顾问,后来他被封侯封地。
从此以后,江淹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他升官了,封地了,生活得一帆风顺了。这种没有顾虑的日子让江淹甚是满足。他已经很久没有动笔写文章了,时间在一点一滴地耗费着,他的思路也不太畅通了。江淹有兴致的时候也会动动笔墨,但是所写的东西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
人们都为江淹的退步感到遗憾惋惜,可是江淹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所以人们都说“江郎才尽”了。
成语寓意
原指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华,老了之后却写不出好文章。比喻人的文采思情衰退。
近义词 黔驴技穷、智尽能索
反义词 神通广大、文如泉涌、出口成章
成语出处 《南史·江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