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誓要破城复仇,下令四面强攻,梁山众将伤亡惨重:雷横、龚旺战死在南门;索超性急,中了诱敌之计,与邓超一道死在北门;鲍旭也死于混战之中。苦战多日,终于拿下杭州城。方天定被张顺的魂魄缠住,不能走脱,被张横斩了头颅。宋江终于夺得杭州城,连日苦战,已是损兵折将,侯健、段景住在混战之中落水而亡;阮小二、孟康战死;解珍、解宝两兄弟在乌龙岭探路,被敌军伏击,坠崖而死,尸体被吊起来风干。宋江不忍,亲自率军前去抢夺尸身。吴用劝道:“敌军一定设伏,不能去。”宋江不听。吴用连忙调来武松等人前去救护。宋江这一去,果然中了大元帅石宝的埋伏,关胜、花荣、鲁智深、武松、秦明等将舍命冲杀,救回宋江。解珍、解宝得以入土为安。
宋江继续进兵,兵临睦(读mù)州。这是方腊最后一座大城,守将郑彪擅使妖法,宋江派王英等将率先寻战,郑彪作起法来,头顶冒出个金甲天神。王英被吓住了,被郑彪一枪戳中心窝。扈三娘拍马上前,那郑彪又从怀中摸出一块金砖,打死了扈三娘。项充、李衮想在宋江面前表功,追杀郑彪而去,却被乱箭射死。武松使两口戒刀直取郑彪,被天师张道乙一剑砍中左臂。鲁智深手持禅杖奋力杀去,救下武松。武松眼见左臂已断,只剩一点肉皮连着,自己用戒刀直接割断。鲁智深发起狠来,追着方腊军队奔到深山里去。混世魔王樊瑞作起法来,关胜趁机斩了郑彪。混战之中,马麟、燕顺、吕方、郭胜都战死了。
为什么吴用的计策到后来不管用了?
从前攻打各州县,吴用总是算无遗策,让梁山战无不胜。唯独到了南征方腊的时候,吴用似乎再没有出过什么计策。唯一一次“用计”是劝宋江不要中计、落入敌军的圈套。事实证明,吴用这次判断也是对的,吴用的计策从来没有不管用过。
只不过,由于古典名著流传甚广,以至于人们通常以为,算无遗策就能百战百胜,一个厉害的军师仿佛可以解决一切。但在真实的战争中,“小聪明”不能解决大问题,真正的战争,比拼的都是综合国力。按照《水浒传》的写法,方腊起义声势浩大,已经成了割据一方、拥有政权的小王国,这就意味着一些小计策没法解决问题。
为什么说现存本《水浒传》是被人修改过的?
正如导读所说,《水浒传》原著作者是施耐庵,这基本没有疑义,但如今我们能读到的《水浒传》已经不是最原始的版本了。比如征方腊的情节中,郑彪头顶冒出金甲天神、怀里摸出一块金砖,这是《封神演义》中商朝守将袁洪、阐教神仙广成子的法术,颇有些相互借鉴,甚至是抄袭的嫌疑,与《水浒传》的整体风格格格不入。
还有,《水浒传》原著中,宋江初上梁山,便有九天玄女授予兵书让他招安,这情节颇有些没头没脑,那兵书没有实际内容,对宋江也没有军事上的帮助,反而将他追求功名变成了遵从上天的旨意,将《水浒传》的现实主义魅力大打折扣,加上了迷信色彩。《水浒传》整体行文风格,是关注人物的真实内心、真实生活,是非常写实的,而不是神话的。九天玄女一节很像是文人在传抄《水浒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强加进去的,而不像是施耐庵的本意,因此本书的故事部分将这一节略去不讲,但是保留了郑彪作法的情节,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