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梁山,宋江让公孙胜做了一场七天的罗天大醮(读jiào),报答天地庇佑之恩。到了第七天夜里,天上一声巨响,竟掉下一团火来,钻入地下。宋江连忙命人挖开泥土寻那团火,结果挖出一块石碣,上面全是天书,正面写着天罡星三十六员,背面写着地煞星七十二员,以天魁星呼保义宋江为首,其次是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天机星智多星吴用……统共一百单八将的名号都在上面。梁山众人看了石碣,惊叹不已,按照天书各守其位,众兄弟上合天数,情同骨肉,啸聚山林,梁山发展到了巅峰。
宋江摆宴庆贺,趁着酒兴,写下几句词来:“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愿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武松叫道:“总说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李逵怒目圆睁,一脚把桌子踢个粉碎,厉声大叫:“招什么安!”宋江大怒,下令要斩李逵。众人都跪下求情。李逵还在念叨:“哥哥要杀我,我也不怨。除了他,天也不怕。”宋江听了,不禁掉下泪来,又对武松道:“兄弟,你原是懂事的人,我主张招安,怎么就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道:“满朝文武都是奸邪,洗不干净。”宋江道:“当今皇上至圣至明,只是一时被奸臣蒙蔽了。如果皇上知道了我们替天行道,赦罪招安,你我兄弟同心报国,岂不是好事?”众人称谢不已。只是往日的狼吞虎噬之心终究有些意兴阑珊了。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招安?
自《水浒传》问世以来,对于宋江主张招安这件事的争议一直很大。经常有读者认为宋江没有气节、没有追求。招安到底是对是错,也成了《水浒传》的最大议题。其实,招安是必然的,没有选择的。
第一,宋江的人生理想是正确的。帝制社会一直流行着“官本位”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认为做官是最好的事业,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体面,只有进入国家机构才能光宗耀祖。这种思想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今仍然存在。人的见识和思想通常是没办法超出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官本位”在宋朝已经非常严重,《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宋朝人,那么他自然也会有这种思想。这是宋江主张招安、报效国家的心理原因。
第二,招安势在必行,只是早晚的事。虽然,短期看来,梁山确实有些天下无敌的迹象,可他们终究无法彻底推翻宋朝。如果再过些年,等关胜、林冲等战将都老了,梁山还是会被朝廷剿灭的。
第三,除了招安,梁山没有其他选择。也许有人想说,梁山为什么不能割据一方、自立为王呢?因为他们的本质是强盗,他们人少的时候,只能打家劫舍,谋取钱财。人多了,打家劫舍来的财货都不够用了,于是就攻打各州县。他们没有管理民生,和百姓没有任何交集,自始至终都仅仅是占山为王的土匪,这样的一个民间武装团伙是没法自立为王,发展成独立王国的。
因此,招安其实不是由宋江的个人选择决定的,如果仅仅是这样,吴用未必会听从他。招安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应该说,宋江和吴用都很明智,他们知道梁山没有其他选择,只有招安这一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