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准备结婚(1 / 1)

你在谈恋爱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人,也测试过了,选定这个人为结婚对象,现在你要准备结婚了,在此之前,你还需要做一些认真的思考!

婚姻的意义

我们接受了生命,第一份意义是为了家族生命系统的有效延续,我们的责任是活得好,活出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

婚姻是生命传承不可缺少的一步,我们结婚,组织家庭,为下一代创造最好的成长空间与生命成长过程。孩子长大之后会离开,拥有他自己的空间,去建立他本人的家庭,过他自己的人生。所以,和你共度此生的是你的人生伴侣,而不是你的孩子。

用这样的方式,大系统就可以稳定地发展,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所以婚姻有三个意义:

一、为了生命的传承,给下一代创造最好的成长空间与生命成长过程。

二、找到人生伴侣共度此生。

三、人生从此有了一个心灵的港湾。

关于婚姻的核心信念

婚姻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必须用庄严的态度去考虑到底要不要结婚。绝对不能因为他为我做了很多、因为我有了孩子、因为他照顾了我、因为我父亲欠了他很多钱等原因结婚,把婚姻当作“还债”的工具,企图用婚姻来报恩、找平衡。这类婚姻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双方也难以维持幸福、美满的婚姻关系。同时,当一段婚姻失去了它的意义的时候,婚姻关系应该终止。

我们现在谈的是如何能够拥有有效的婚姻情感关系,焦点不在谈对错,而是谈效果。要想拥有有效的婚姻情感关系,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信念,而正确的关于婚姻的核心信念有三条:

一是准备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空间。

二是与伴侣同行人生路。

三是心灵有了一个最后的港湾。

对个人来说,婚姻是为我的人生服务的。

对婚姻的错误信念

一位妈妈告诉女儿,“男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上进心”。这个女儿长大之后便嫁了个很有上进心的男人,结果很痛苦。因为她的老公太有上进心了,每天都在公司忙业务、忙生意,根本没有时间陪她。从这里你就可以知道,别人定的标准,包括你最敬爱的父母说的标准,都只是让你参考而已。再对的事情,如果做得不开心,都不能维持长久,而婚姻是一辈子、天天的事啊!如果心里不舒服,那就是一辈子天天都不舒服,这样的日子能维持多久呢?

很多人在结婚的时候会说,“我觉得他很好,我的人生可以托付给他”。这句话是错的,你的人生必须托付给你自己,你必须照顾好你自己的人生,才能让你本人有成功、快乐的人生。也有人说,婚姻能带来安定的生活,家就是你的伴侣(房子只是一个壳),是你心灵最后的港湾:在你的人生里,当你无处可去、心无所依的时候,你还可以回家。但是,假如你连明天在哪里睡觉、今天晚餐的钱在哪里赚到都没有把握的话,拜托你就不要结婚了,不要害自己也害别人,天天都为一点钱的事情发愁或吵架的婚姻能维持多久呢?

还有一些人认为结婚证是有神力的,结了婚一切都会变好,所以即使恋爱时争吵不断,也还是坚持要结婚,以为婚后生活在一起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

以上这些都是对婚姻的错误信念。

1.1抑或大于2

托付心态,就是“你应该照顾我的成功、快乐”的心态。很多电影、电视剧、小说里都有这样的情节:一男一女谈恋爱,彼此觉得很合适,想要结婚,于是男士就去女士家里跟女士的父亲谈。女士的父亲明白了男士的意思,就对男士说:“我的女儿一直都很任性,我还担心她找不到一个好男人,现在你愿意照顾她,我就放心了。好吧,我把我女儿交给你吧。”这句话像不像把一个婴儿交给另外一个男人?而女士就会说:“你爱我,你答应过我爸爸照顾我的成功、快乐,我才决定嫁给你。”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需要照顾我自己人生的成功、快乐,这是你的责任”。这就好像男士的背上背了一个背篓,女士坐到背篓里,男士背着女士走一样。

假如两个人各自的力量是1,现在的情况就是1+1=1.1,因为女方不用走路,只是坐在背篓里休息,力量都没有使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人肯定都很累,会有很多争论、矛盾、冲突,关系就会很紧张。

让我们换另外一种方式来看待整件事:“你有足够的力量,能够照顾自己人生的成功、快乐。”他来陪你,你很开心;他不来陪你,你也有办法可以让自己开心;两个人在一起时,又有两个人都感到快乐的方法。

这样的话,1+1就大于2了。这样的婚姻情感关系是没有压力的,反而会有很大的空间,充满了轻松、满足、快乐、愉悦。

我+你≠我们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两个人结了婚、在一起了就等于“我们”了。其实“我+你”不会自动成为“我们”,两个人在一起是“我+你”,但如果两人自说自话,有“我们”吗?

“我+你”不会自动成为“我们”,要想让“我+你”成为“我们”,你们必须做一件事:准备接受一些自己本来没有的,同时放弃一些自己本来有的。如果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我+你”就只是“我+你”而已。

他和你能够在一起,你们两个人能够聊得开心,能够谈恋爱,甚至能够结婚,你们之间肯定有一块重叠的部分,比如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一致,都认为某些事应该怎么做。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已经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善沟通、改善关系的方向和方法了。

如何扩大两个人之间重叠的部分,就是改善两个人关系的着力点。两个人一发生争吵,就把焦点放在与“我们”相关的那些方面,气氛很快就可以调回来。比如这一次你要吃牛排,他要吃海鲜,争吵的时候转而说:“我还记得两个月以前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吃饭,那次我们多开心,谈得多和谐,你还记得吗?”两个人马上就变好了,这个就是技巧。

如上页图所示,刚结婚的时候,两人之间重叠的部分像图1-1。若干年之后,会有两种情况出现:第一种情况就是两个人重叠的部分变得如图1-2这么小了,有些可能因为孩子还在勉力维持着婚姻,有些不在乎孩子的则可能已经分手了;第二种情况是像图1-3一样,两个人很恩爱,很多事情看法都一致,要做的事情一起去做,并且做得很开心,而且不断相互支持,鼓励彼此成长,两人的心智及各方面都成熟了很多。你当然希望若干年之后你和伴侣的关系像图1-3一样,谁决定若干年之后你和你的伴侣是朝着图1-2发展,还是朝着图1-3发展呢?你们两个结婚的时候有没有谈过如何才可以走到1-3呢?

结婚的时候两人之间有共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能够做到1-3的动念是“我原来有的我愿意为对方放弃,我原来没有的我愿意为对方去获取”,对方亦然。所以,婚姻中从来都没有办法一直保持原来那个“我”不变,变得怎么样就要看两个人有没有协调、约定,并为此而做出努力了。“我爱你,我对你的爱足够多,所以我愿意改变自己,你也一样,我们就可以做到像图1-3一样。”你准备这样吗?如果你不准备这样,那就不要结婚了,因为你是无法拥有满意的婚姻生活的。

夫妻本来是平等的关系,后来很可能就变成“找爸/妈”的心态了,丈夫变成了父亲,妻子变成了女儿,或者妻子变成了母亲,丈夫变成了儿子。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夫妻关系和父女关系必然只能保留一个,因为不能够同时存在两种关系,父—女/母—子关系保留了下来,夫妻关系就消失了。这样的关系可能会维持几年乃至十年以上,两个人表面上很好、很快乐,因为两个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相处。直到有一天,两个中的任何一个想要拥有一份真正的情感关系时,他可能就会向外去寻求满足。这就是说,一方过度迁就另一方的婚姻模式,容易出现不忠诚的结果。

爱与情的不同

爱与情是不同的,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需要回报的。你爱一个人,会甘心付出,无条件为他做事。古今中外,多少伟大的爱情故事里,都有着感人的为爱无偿付出甚至牺牲自己的记载。

情是有付出但期待回报的、需要做出平衡的。我们会说“谢谢”,然后会去找、去想可以做些什么来回报对方。我们经常会说“我欠你一份情”,但是很少有人说“我欠你一份爱”。结婚前什么都不计较,就是爱比情多,结婚后计较很多事,就是情比爱多。假如你准备结婚,就要提醒自己这点,把两者分清楚。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吗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是我最反感的话之一。爱情难道只是把对方骗到手的一个工具吗?不然,婚姻根本就是爱情的开始!

恋爱是“我尝试找一个能够陪伴我一生、与我一同经营人生的人”的寻找过程,这个过程不一定第一次就会成功。等终于成功了,便是结婚,向全世界宣布:“我已找到一个适合的对象,准备跟他一起创造充满甜蜜爱情的人生,建立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请大家不要干扰。”所以,婚姻才是爱情的真正开始。

爱情是终生恩爱的婚姻生活所必需的,那些结了婚没几年,牵着老婆的手就像左手牵右手的,只是说明他们结婚后很快、很早就没有了爱情。也因为这样,我们要明白,爱情不应该是只一方讨好另一方,不应该只有付出,爱情应该是用一个成熟的心态来不断地找出两个人如何更好地配合对方,两个人如何用心经营彼此的关系,能够不断地营造爱情,越来越开心。当婚姻里没有了爱情,或者爱情越来越淡的时候,两个人在一起的动力就开始减少,如果不做一些事去改善,剩下来的就只有结婚证所保障的法律意义上的关系了。

在理性世界里,不想做而必须做的叫作责任,“是我的责任”的意思是我已经不享受做事情的过程,可是我一定要做。如果你很喜欢做一件事,很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你是不会把它当作责任的。爱一个人,本来就会愿意为他做一些事,让他更轻松、更满足、更成功、更快乐。当1+1>2的时候,两个人一起走一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充满爱情的婚姻不会沉闷,只会甜美,每天都是快乐的,因为两个人的内心动力就是“我愿意为他做得更多一点,让他有更多的成功、快乐”。

婚姻双方的价值观

在婚姻关系中,双方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同时也是走进婚姻的人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的点。为什么在有些婚姻里,某些事情一出现就会对婚姻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到了要离婚的地步?为什么婚姻里的丈夫/妻子会对某一件事的发生感到极度震惊、极度痛苦?这是因为两个人之中的一个的价值观受到了冒犯。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其中有些价值观关系到一些对你很重要的存在价值,任何进入你生命的事物都必须尊重这些价值观。它们比婚姻或者维持婚姻更重要,假如不能在婚姻里维持这些重要价值,你宁愿放弃婚姻。在中国,离婚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对方出轨,这就是说,出轨违背、冒犯了伴侣的价值观。

明知对方不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却仍然跟对方结婚的人,天天生活在惶恐、焦虑中,就好像身边有个炸弹,随时会爆炸。这样的婚姻没有未来,而且注定会以悲剧收场。

你在婚姻方面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呢?你可以先问自己四个问题:在美满的婚姻里,你觉得什么最重要?在理想的婚姻里,你最在乎的是什么?你希望幸福婚姻能带给你一些什么?良好的婚姻将带给你人生一些什么?你要不断地去想这四个问题,想到什么就写下来。你可以列一个清单,比如说你写了八条,你把这八条按照你的感觉排一下次序,最重要的排第一,最轻微的排最后。排好之后你问问自己,假如必须去掉一条,你会去掉哪一条?你可以用每两条相互比较的方式去筛选,比如第一条和第二条只可以保留一条,你会选择哪一条?用这样的方式找出你内心的重要排序。你会发现,虽然你内心希望越多越好,但还是有可能让自己删掉一些的。也许删到剩下三条时,你觉得真的不可以删了,那这三条就是你的价值观。

假如你在结婚前可以把自己的价值观跟对方磨合好,婚后出现让你觉得震惊、觉得很受伤的事的概率就会低很多。如果对方是个聪明人,他清楚你的价值观,结了婚之后他懂得如何与你一同设计及经营婚姻生活,以充分保证两个人的价值观得到保护。

工作与家庭

请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第一步,请写下你现在的生活中,耗费你最多时间的十件事是什么,例如陪孩子、工作、打游戏等。

第二步,请写下你人生中10—15个最重要的人(仍然健在的,如父母、伴侣、孩子……)。

注:假如你仍是单身,可以假设十年后你已经结婚了,有了伴侣和孩子,然后按你的看法把他们写在上述的两张纸上(第一张是行为、耗用时间的事,第二张是人,以及他们的身份)。

第三步,以上只是准备,现在用一张空白A4纸画图,如图2所示,然后将上面准备好的资料填入这个图:中心的人是“我”,本人。

圈1:对我最重要的人和事。

圈2:对我次重要的人和事。

第四步,按实际情况,用红笔写下在“做这事,陪伴这人”上所花的大致时间,比如工作9小时,陪伴父母10分钟。

第五步,看着全图,问问你自己:我现在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需不需要修正?

如果认真地、一步一步地把上述练习做完,相信你会获得一些重要的启发:

其一,你希望有美满、快乐、幸福的婚姻生活。

其二,婚姻生活是下半辈子几十年,整条人生路的重要事项。

其三,美满、快乐、幸福是需要投放时间与精力的。

其四,如果在现实生活里错把时间、精力投放在其他人、事、物上,就无法收到上面的效果。

如果其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那么你可以怎样修正呢?

我曾在课堂上遇到一位男士,他问我:“李老师,我和我太太结婚两个月了,现在我有一个可以去北京工作的机会,那份工作比我现在这份工作的工资要高很多,福利也好很多,同时那家公司也很有名气,我是不是应该去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我将来有很好的发展,可是我老婆很反对,老师我该怎么办呢?”我说:“你刚结婚两个月,就变心有新欢了?”那位男士没有明白我说的“新欢”指的是工作机会,而不是人,他立刻否认,说绝对没有。我说我指的是北京那个工作机会可以替代现在刚刚结婚才两个月的老婆。

在我们一生当中,工作可以换好几次,可是你不会希望你的伴侣总是在换、换好几次吧?所以,工作和婚姻根本就是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的,是不能放在天平两边来衡量的。所谓的“我去北京是为了我的家庭更好,因为那份工作可以拿到更多的工资”,是在骗谁?你是说为了更多的钱,就可以把新婚妻子放到旁边了?事业既然那么重要,重要到你都不准备经营家庭,那你干脆就不应浪费时间结婚。不准备投放精力与时间在家庭上的人不是一个好伴侣,不管话说得多么漂亮,都是骗人的。

如果你准备结婚,你就要想清楚婚姻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你决定结婚成家,这个“家”对你有什么意义,家人对你有什么意义。你准备好把你的家人和家庭放在最贴身的一层了吗?抑或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事业?

共同约定

两人谈恋爱期间就可能会出现迁就、妥协的情况,需要两人找方法去配合对方,或者因为爱而愿意改变自己。简单的如饮食习惯:一个广东人不吃辣,喜欢清、淡、鲜的口味,而对象是四川人,喜欢辣、麻这种重口味,这就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了。恋爱就好比一个体验时间,让两人可以摸索相互配合和适应的可能性,如果这关过不了,婚姻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假如这样两个人终于结婚,且一起愉快地生活了几十年,那你可以肯定他们两个人都有愿意改变自己去谋取“我们”的有效共同生活模式。

在我的关于恋爱及婚姻的书《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里,我就说过“我就是这样的”是最终导致恋爱或婚姻关系走向终结的人生态度。有这种性格的人是不会珍惜任何人或事物的,他会不惜破坏或牺牲任何关系或机会去保持自己的性格。

若想做到1+1>2,若想让这个家真的成为将来新生命最好的身心成长空间,两人婚前一定要相互了解,建立起有效相处的机制。如此,一方面能快速度过磨合期,另一方面更容易产生1+1>2的效应,有更多的轻松和满足感。两人应在婚前就要确定这些能力的存在,然后再走进婚姻。建立一个“约定机制”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除了语言行为方面的具体模式上的约定,例如两人约定(只举两例):

·见面时全程必须面带微笑,若无法做到,则必须坦白说出原因,对方应该给予关心,给出建议和支持。

·不用指责和否定的言行对待对方。

两人还需要在遇到一些“暗弹”时,有预先约定的拆弹模式。“暗弹”是指隐藏着的破坏两人关系的那些情况。对于这类情况,一般人会选择避开、视而不见或忍过去,但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等到离婚那天喊出“我忍了你十几年”这种话。

两人深爱着对方,很多小事单独一次出现时真的是小事,心中就算有一点点不快,想想其他事也就过了。但是,如果没有预设的拆弹方式,危机是不会消失的。两人不会知道下次出现的会是什么问题,但可以约定,只要有问题出现,应该采用什么态度、什么方式处理,以及怎样找出解决办法。最重要的原则是:

一、不能用促使两人各走相反方向的方法。

二、不能用乌龟、鸵鸟式的不想、不谈、不解决的方式。

三、不能用操控、绝对一边倒、霸权类模式。

四、一定要有有效沟通的机制,确保两人良好关系总是至高无上的选项。

五、两人必须清楚且能够接受对方的价值观,确定重大问题的解决机制需考虑到彼此的价值观。

两人如不能达成这些约定或者建立后无法遵守,最好延后结婚的决定,不然婚姻就像行走在布满地雷的山地上的小车,在颠簸的同时还可能随时会爆炸翻车!

共同愿景

我们每天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未来。你准备结婚,就必须和准备成为你伴侣的那个人谈一谈愿景,比如“我希望我们十年后在哪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人生里最重要的关系是与伴侣的关系,两个人走入婚姻准备共度一生,以后的人生路上很多事都是两个人并肩作战、手牵手一起前行的,那么该如何相互配合、支持,维持甚至改变生活模式?一个好办法就是共同创造一个愿景,然后两个人一起走过去。

愿景是两人找出来、定下来的。确定愿景后,两人一起设计、规划未来,在这个过程中,两人是平等的。在设计、规划未来的过程中,弱的一方最想看到的,就是对方给他的空间比他应该得到的更大一点,他就会很努力地做些事来证明“我比你以为的要更好”,两人需要的是这个。两人在一起总是帮助对方提升,同时不断开拓两人的空间。

愿景让两个人有更多的话题、更多的动力、更多的相互肯定与勉励,所以两人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及意义。愿景能否真的实现其实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借此提升两人关系、相处的质量,并增强为未来而努力的意识,不自觉地多想想未来。

处理冲突的机制

中国有句话叫“家和万事兴”,为了维持家庭的和谐,很多人采取的方式是避免冲突。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孩子不可以发脾气,有什么事要尽量退让,这是我们的传统,也让我们以为这是处理冲突的最好方式。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你是这样的,别人未必是这样。适当的忍让是修养的表现,但当别人太过分的时候,你也要懂得站起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及界限。

很多孩子,特别是女孩子,不懂得对别人说“不”,即便是不合理的要求,往往也觉得很难拒绝,也不懂得提醒别人“你要尊重我的界限”“你要尊重我”,因为她们害怕面对冲突。

其实当两个人有冲突时,一个最高的相处原则就是“我们”比其中任何一个人都重要,一个“你”和一个“我”构成“我们”,“我们”是系统,系统比个人更重要,两个人都应该遵守这样的原则。

有些时候我们不懂得如何处理冲突,又不愿意面对冲突,所以往往会选择忍。忍不能解决问题,只是把爆发点后延而已。我们的潜意识会找机会去报复,所以我们经常会在别人吵架时听到“我忍了你很多次了,这太过分了吧”这种话。你每“忍”一次,你心里就会记一次账,等攒够了就会不惜关系破裂也要全部抛出来。另外,“让”也不能解决问题,只会造成内心不平衡,下一次会要求对方加倍偿还。

所以,当两个人有冲突的时候,要马上面对、处理,如果你不处理、不说出来,对方就会以为本来就可以这样,也因此很快就会没事变有事,小事变大事。很多时候我们很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迁就对方,但是对方却把这些当作理所当然,好像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一样。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你没有让他知道你的界限。你在有些事情上让了他,他就弄不清你的边界在哪里,不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当一些情况开始出现时,你可以平静地告诉他你的界限在哪里。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出现,你不要马上翻脸,而是平静而坚定地告诉他、提醒他。

两个人在一起,不知不觉中会塑造出很多可以说是扭曲的相处模式,然后觉得理所当然,特别是“找爸爸”这种相处模式。学习了这些知识,每当你感觉到对方在一些事情上开始有“找爸爸”的状态,你可以在聊天的时候保持轻松,开开玩笑,比如对老婆说“老婆,我是你的丈夫,不是你的爸爸,你看,这件事怎么怎么做好不好”,从而让她有点觉察。

当两个人有了冲突该怎么办呢?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婚前建立起处理不同意见的机制,在两人都心情好、状态好、平静的时候,讨论一下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只要不伤害到两个人的关系,什么方法都可以,比如猜拳决定话语权、轮流做老大、投标争做主等。如果两个人都不能接受对方的意见,可以先把事情搁置起来,然后一起去找其他意见。虽然不触及两人的价值观,但达不成共识的事情也坚决不做。这样坚持几次,大脑里的“网络”就开始懂得“照顾我的同时也要照顾对方的感受”,而不是“我为了你,我牺牲;你为了我,你牺牲”,两个人都牺牲的话,两个人都不会开心,最终往往会转化为冲突。假如不管对方的感受,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去做,一次这样的行为就会让两人关系出现一道裂痕,不需几次,两人的关系就散了。

这些都不是结婚的理由

以下不是结婚的理由——

因为有了孩子而结婚。

因为在我最脆弱的时候他出现了,照顾了我一段时间。

因为他对我家有恩。

因为我没处可去。

因为我孤独。

因为我需要一个人管我。

因为我家太穷。

因为他条件好。

因为我厌倦了一个人生活。

因为我年龄大了。

因为父母催我太急,我太烦了。

因为同学们全部已经结婚了。

不带任何条件的婚姻,才有机会收获终身幸福。财势等条件是不可靠的,它们消失时,本人是否有能力创造未来,两个人是否都能因为对方而在心智上不断地获得成长,能否给对方不断的支持,才是做出结婚决定的更重要的考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