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管瘤(1 / 1)

婴幼儿血管瘤是什么?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好发于颜面部,发病率约为4%~5%,多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高龄产妇、多胎妊娠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先兆子痫者的后代发病率较高,女婴更为多见。通常表现为婴幼儿皮肤上特别是头颈部出现红色、粉红色或紫色的斑块或凸起,有的斑块会逐渐长大,用手按压会褪色或缩小。婴幼儿血管瘤多于出生时或出生后1~6周出现,并在随后的3~6个月增长迅速,6~8个月瘤体开始消退。大多数婴幼儿血管瘤在1岁以内可以自然消退而无须治疗。然而,婴幼儿血管瘤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部分患儿还可出现瘤体出血、溃疡,影响呼吸、视力或美观,甚至危及生命等。即使瘤体完全消退,25%~69%的患儿也会遗留部分并发症,例如,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组织松弛下垂、瘢痕、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婴幼儿血管瘤的分类

浅表性血管瘤:位置表浅,呈现鲜红色。

深在性血管瘤:位置较深,呈现蓝色或肤色。

混合性血管瘤:同时存在浅表和深在的血管瘤。

网状性/顿挫性/微增生性血管瘤:主要位于下肢,增殖缓慢或不增殖。

如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患儿家长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带着患儿去到医院进行诊断及寻求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瘤体生长,减少并发症,促进瘤体消退。

常规治疗

(1)婴幼儿血管瘤大部分不高出皮肤表面。对于体积小、无明显增生趋势的婴幼儿血管瘤,由于最终几乎都会自行萎缩消失,所以无须任何治疗,仅需随访观察。

(2)体积较大的、瘤体生长迅速的婴幼儿血管瘤,半数以上不能自然完全消退,会留下永久性不规则的萎缩性瘢痕,这类患儿则应尽快治疗,可以口服普萘洛尔或脉冲染料激光处理。

鹤叔疗法

(1)如果瘤体较小、位置较表浅、表面光滑发亮,并与小孩同比例增长的,可以不用管它,等到了青春期再处理,或者外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湿敷。用药方法为:剪取适度大小的纱布,将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滴在纱布上,浸湿纱布,湿敷瘤体,每次30分钟,每天4~5次,每月到医院复查1次,根据复诊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2)如果瘤体凸起于皮肤表面,有毛囊窝,表面不光滑,且会快速生长,要及时到医院用激光处理。混合型的也要及早到医院治疗。

生活指导

(1)避免压迫及外物刺激,减少衣服摩擦,患儿要经常修剪指甲,防止抓挠导致瘤体破溃、出血。

(2)血管瘤没有破溃时,患儿可以正常洗澡,不过要注意用干毛巾蘸干血管瘤上的水滴,忌来回擦拭。注意患儿及生活环境的卫生清洁,避免滋生细菌,防止造成感染。

(3)若血管瘤破溃出血,应立即用无菌纱布或脱脂棉按压出血部位,按压10分钟左右。出血时间相对较长、出血量较多时,需适当延长压迫时间。止血后用消毒液消毒创面,一般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再用碘伏消毒。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创面结痂后等其自然脱落,禁止外力撕脱,防止抓挠。

鹤叔教你学药理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理:

马来酸噻吗洛尔是一种非选择性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研究表明,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具有收缩血管、抑制血管生成、诱导增生性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对于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