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林克这三年来,从自卑、惧怕上学、有心理问题,到现在取得一系列可喜变化,我的体会是:英语功不可没!英语成绩的快速提高,帮她逐渐建立起自信,从上英语课敢于举手发言,逐渐过渡到敢于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并最终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
从林克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从没有奢望过她会被评为“三好学生”。对我来说,林克能够很好地融入班级,在班里多交几个朋友,每天能开开心心地上学,我就心满意足了。何况,林克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他表现也马马虎虎,离“三好学生”的标准还远着呢。
可是,五年级的林克,居然被评为海淀区“三好学生”!
2010年6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林克放学回家,给我打电话说:“妈妈,我被评为‘三好学生’了!”
我以为听错了,几次询问:“真的吗?真的吗?”得到确认后,我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再也无法将心思集中在工作上,赶紧将这个好消息打电话告诉林克爸爸,还告诉我远在浙江老家的爸爸妈妈。回到家里,我又向林克详细地了解有关情况。林克说,这次评选“三好学生”非常公平,学校领导亲自来班里督阵,还有家长委员会的人参加。林克得了33票(她说,她最好的朋友忘了选她,否则就是34票了),而这次得27票就能当选。
特别让我高兴的是,林克给自己投了一票,因为她想当“三好学生”!
林克被评为区“三好学生”,说明她和同学的关系融洽,在班级里是一个受人欢迎的成员。此外,林克能够给自己投一票,也是一种自信、要求进步的体现。
林克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学校的所有团体、活动、比赛一概不参加,比如合唱团、管乐团、机器人小组,甚至包括她擅长的一些体育项目。我和林克爸爸总是希望她能大胆一些,多参加学校的活动。那时,我们的劝导非但没有起作用,反而无形中给她增加了压力。但是,从她四年级开始,我们就陆陆续续地听到关于林克的好消息了:
妈妈,今天上英语课我发言了!
妈妈,我运动会报名参加跑步比赛了!
妈妈,我参加学校经济学小组考试了!
妈妈,周末我要去海淀少年宫参加唱歌比赛!
妈妈,我跳绳比赛获得五年级第一名!
妈妈,我报名参加管弦乐队了!
…………
而现在,我终于又听到林克说:“妈妈,我被评为海淀区‘三好学生’了!”
回想林克这三年来,从自卑、惧怕上学、有心理问题,逐渐过渡到上英语课敢于举手发言,再到敢于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并最终赢得同学们的认可。我的体会是:英语功不可没!现在仔细回忆起来,林克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活动就和英语有关。
四年级时,数学老师通知要进行一次奥数比赛,考试题是用英文出的,愿意参加的同学可以举手报名。同学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举手,平时从不报名参加任何活动的林克却破天荒地举起了手!在她的带动下,班里陆续有一些奥数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也举起了手。
我问林克:为什么敢举手呢?林克说:其他同学不敢报名,是因为题目是用英文出的,而英文是我的强项呀,所以就举手了。其实,用英文来出奥数题,连我也不一定看得懂,更别说林克了。
参加考试那天,其他同学看了一下试卷就马上交卷了,因为读不懂题。林克说,她是最后一个交卷的,虽然看不懂题目,但总觉得自己的英语不错,一定能琢磨几道题出来,心里很不甘,所以“啃”到最后一个交卷。
从一开始陪林克学英语,我的目标就非常明确:通过英语成绩的快速提高,帮助林克逐渐建立自信,更好地融入班级。因此,在陪学过程中,我一直非常注重孩子自信心的提高。
比如,我利用陪听外教课的机会给课堂内容录音,让林克课后反复听录音,等到第二次上课老师复习提问时,经常是全班只有林克一个人能够回答;替外教备课,我可以事先知道外教上课要讲的要点和要提的问题,让林克课前做好准备,为她上课举手发言创造条件;鼓励林克用英文脑筋急转弯考外国人和英语老师,让林克感觉到自己可以难倒这些英语高手;鼓励林克和外国人交流,让她体会用英语交流的自豪感;林克班里同学之间爱玩什么,在家里我就用英语和她玩什么,让她可以更好地和同学进行交流……
在陪女儿学英语的三年时间里,我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收获了更多。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女儿英语成绩的突飞猛进,还有妈妈和女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及营造出的更加密切的亲子关系。最为重要的是,女儿通过英语成绩的提高,变得开朗和自信,成为集体中受人欢迎的一员。
林克妈妈提示
1.为了孩子的快乐和自信,其学习成绩不容忽视,孩子至少要在一门功课上出类拔萃,并借此提升他(她)的自信心;
2.陪孩子学英语,不但可以帮孩子较快提高英语成绩,还可以加深亲子关系,为孩子的童年生活增添一段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