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荀彧荀攸(1 / 1)

刘辩命留下五百士兵镇守皇宫,其余兵将交给卢植、吕布、曹操三人统领,分别去了西凉军的各个军营。

卢植等人离去,空旷的朝堂上只剩下了刘辩以及荀彧荀攸叔侄二人。

见皇帝埋头在一张帛书上写写画画,荀彧荀攸二人面面相觑,相顾无言,只得安心地等待着。

刘辩停下笔,召二人上前来,指着帛书上涂鸦一般凌乱的线条道:“两位爱卿且看。

假若这是群雄争霸的大争之世,以这一路诸侯的势力,如何争霸天下,完成统一之伟业?”

“咦?这……”

二人一愣,几乎惊呼出声。

若是一般人看到,只当天子这是信手涂鸦。

但是对于他们这样心怀天下的智谋之士来说,这幅图就太熟悉了,除了细微处有些差别以外,分明就是大汉以及周边势力的地图!

而其中一块块的区域分成了不同势力,泾渭分明。

天子所指的这一路诸侯地盘正处于洛阳,分明就代表着朝廷的势力。

而其余的势力也一一可以跟当今天下一些有名望的人对得上号。

天子这是分明把自身也当作了一路诸侯的势力。

对于刘辩的务实,荀彧跟荀攸十分赞同。

如今割据已成,朝廷政令出不了洛阳,而且论实力,朝廷未必比一路诸侯强多少。

不过荀彧倒不像刘辩那么悲观,道:“陛下,若这一路诸侯有大义在身,未必不能号令天下。

大周盛衰八百年,到最后只剩京畿百余里地,天下诸侯仍是奉大周为宗主。

可见大义人心的力量。”

刘辩摇了摇头。

为了激活九龙玉玺,他几乎耗尽了大汉朝最后一点残余的气运。

因此,此时大汉朝在臣民心中的威望,恐怕比起历史上汉献帝时期都远远不如。

人们心中对于朝廷的忠心在减弱。

那些原本就对于朝廷有二心,只是慑于大汉余威而不敢明目张胆反叛的人,恐怕也会直接跟朝廷决裂。

所以他要重铸汉室的辉煌,几乎跟重新建立一个新王朝的难度是一样的。

只不过他现在拥有着洛阳的地盘,有一套文武班子,再接收了董卓的军队后,就相当于一个强大的军阀了。

这一点比起许多白手新家的开国皇帝来说,要占不少优势。

但也仅此而已了,后面的势力还需要他一一攻打,征服。

刘辩道:“人心易变,大义名声不可为恃。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听到刘辩竟然一语道破天机,荀彧荀攸二人既是佩服又是惶恐。

刘辩见二人变了脸色,知道这等直白剖析权力的言论吓到了两位大才。

毕竟这是君权至上的年代,帝王术不是臣子该了解的,听到也是罪过,所以二人难免心里惶恐。

刘辩道:“二位爱卿都是忠贞智谋之士,不必有顾虑,请畅所欲言。”

二荀心里想到:“没想到陛下如此深藏不露,小小年纪深谙帝王之术,不知跟谁学的?

难道真是上苍不绝我大汉,降下如此英明神武的君主?”

想到自己一身才华抱负,终于遇到了赏识的明主,二人心里极为高兴,当下就着地图之上指点江山起来。

其中荀彧主要讲解平定天下的战略,荀攸负责战术补充。

荀彧的计划是以洛阳长安为基本盘,再平定凉州,形成强秦虎踞关中,雄视六国的态势。

然后取汉中、巴蜀,再一路出武关,一路出蜀中,进伐荆州,从西至东统一天下。

这样的好处是地盘联接紧密,转运粮草方便。

若是从东往西,先收取河北、幽州、并州,那么就会拉长战线,不利于统治。

荀攸则预测了袁术、袁绍、公孙瓒、孙坚等人的崛起。

同时提出了许多分化各路诸侯实力,挑拨彼此关系的建议,都被刘辩一一采纳。

刘辩道:“朕打算设立内阁秘书监,辅助朕处理政务。

设内阁首辅大臣一名,轶千石。

内阁大臣三到五人,轶比千石。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曹,轶六百石。

荀彧为内阁首辅大臣,荀攸为内阁次辅。

如今朝廷百废待兴,还望二位爱卿多多举才。”

汉朝的官制是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可以开府建牙,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朝廷。

职能上虽然各有划分,但是多有重叠,管理上有些混乱。

而且三公九卿的职位也常常在变动,从司马、司空、司徒,变成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又变成了太傅、太尉、司徒。

有时候又有太师、相国、大将军等等官制插入三公之中,一样有开府建牙的权力。

光是东汉以来,三公九卿的官职与职能都改变了无数次,混乱无比。

而且三公九卿制度侵蚀皇权,强势的三公甚至可以跟皇帝顶牛。

所以刘辩打算引入明朝的内阁制,同时设立独立的军机处,使得职能划分更加清晰明了。

皇帝既能大权独揽,又不会太过操劳。

当然,他不能一下子就激进地变革朝廷制度,否则那些老臣以及世家大族都要闹翻天。

他打算让内阁秘书监先是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团队,这样慢慢过渡,将朝廷的权力转移到新机构中来。

况且荀彧等人资历太浅,也不可能一来就占据高位。

若是让那群老臣参与到新制度中来,占据要职,那么变革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要征召那些未来有名的文臣武将,但是那些人资历太浅了,像关羽、典韦还是逃犯,连白身都不如。

这些人征召来了,也没法子一下就占据高位。

所以刘辩就要趁着新制度的过渡时期,将他们安插进来,掌控一定的权势。

等到他们逐渐立稳了脚跟,就可以逐步地将那批顽固的老臣连同旧制度一起淘汰,而不会影响朝廷运转了。

当刘辩大略地阐述了一番自己的想法之后,他们愈发佩服起刘辩来,心里对于朝廷的兴盛有了更强的信心。

荀彧二人答应了立刻写信,邀请他们所认识的人才前来为朝廷效命,同时还举荐了一批朝中的忠贞之士。

比如郑泰,何顒,种辑,伍琼等等。

历史上就是荀攸跟这几人策划刺杀董卓,结果计划提前暴露,这批人或死或逃亡。

因此,至少在这个时期,他们都是大汉朝的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