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失调,决断食一日。
十时顷,往克鲁泡特金街,参观托尔斯泰博物馆。天雨,在途几经探询,始得馆址。
馆共十室,一老妇人担任说明。据云馆舍建于一八一七年,为意大利工程师格里哥列所设计,但托翁生平并不曾在这儿居住。
第一室仅一托翁铜像。第二室为签名处。第三室极大,为雅斯拿雅·坡里雅拿乡居及家眷资料。第四室,关于《塞帕斯妥坡里》的资料。第五室,关于《战争与和平》,原稿共二千五百页,改稿十一次,费时五年。其中鲍尔孔斯基公爵的模特儿即是托翁的外祖父,大眼睛玛利亚即是他的母亲。第六室,关于《安娜·卡列林娜》,四十八岁时所写,曾经修改四次,在此时期中已为农民及儿童写作教本。第七室,晚年生活。第八室,关于《复活》。第九室,关于《哈德儒·牟朗谟》及临终前后。第十室,德寇暴行,德寇曾占据雅斯拿雅·坡里雅拿四十五日,颇加毁坏,欲纵火焚烧,未果。
陈列资料极为丰富,铜像、画像、照片、画片、原稿、校稿、日记、书简、印本,各国的译文,外国学者或作家的来信,印本中的插书底稿,各项著作中的环境与模特儿,无不应有尽有。
关于中国方面的资料却寥寥无几,仅在第十室内得见五十年代版的《战争与和平》一部,夏衍署名寄赠的改编剧本《复活》,盛家伦作曲的《卡列林娜》五线谱,一九四三年五月十八日《复活》公演签名。
四时顷复往参观玛雅可夫斯基博物馆,蒙赠全集两套,胶片录音二张及其他。
博物馆即玛氏住宅,一九二六年至三〇年住此。楼上进门处衣帽手杖均悬挂如故。食堂兼会客室,寝室兼书房,一切陈设亦均如故。
食堂中的玻璃橱内原有香槟酒一瓶。战争时女馆员们并未撤退,曾发誓:如敌人被逐退,由莫斯科至斯莫棱斯克之后,即开瓶庆祝,故今已成空瓶,横置于橱内。
玛氏能画,与人谈话间所漫画的长颈鹿等尚被保存。也能自制简单的家具,寝室中有曲尺及三角板等悬挂于壁上。生前曾担任五十种报章杂志的记者,各种记者证被保存在一个玻璃匣内。曾经三次外游,自称“诗人大使”。
战争时所有重要的遗品均已收藏入土。房屋及各种物品均有详细的图案,以备万一一切均遭毁灭时,可以依样复原。
楼下有小型讲演室及图书馆。馆中所藏均系玛氏著作与有关书籍。中国方面资料仅有桂林出版的《野草》一期,延安出版的《大众文艺》二份,《新华副刊》一份,如此而已。
馆外有花园,战时曾改种马铃薯,现已半就荒芜,闻不久将有命名为“玛雅可夫斯基”的坦克开来。陈列于此。
参观完毕,我依照玛氏诗型,在纪念簿上写了这样的感想。“进攻阶级”是玛氏的用语。
革命的
诗人,
“进攻阶级”的
伟大的儿子。
中国人
早就知道
你的名字。
你的声音
如像风暴
飞过了
中央亚细亚。
任何的
山岳
沙漠
海洋
都阻挡不了
你!
你,
坦克车,
快速度飞机,
真理的使徒,
你的时代
是
永远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