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天地大戏场,戏场小天地,人人都在戏中,人人也都在看戏。但是,一个人如果被人说成是“装”,多半不是在夸他。说轻了,是说他在装样子,说重了,就是说他虚伪,作假。其实,漫说是人,就是动物,都有表演性,飞禽走兽,在求偶之际,雄性的都要装一装,否则就活该没老婆。人到了公共场合,尤其是异性面前,有意无意都会装一装,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或者刻意表现出某种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以及特别的能耐来。这样做,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人是非常复杂的动物,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反动物性,如果有人装的过分,表演过头,看的人会心生反感。据说,戏剧界著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就反对过度表演,过度投入。一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台上跟一个扮演悲情的角色的女演员演对手戏,动情之处,对方大放悲声,不可遏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会小声提醒,这是在演戏!
只要存心表演,演过头了是装,不过头其实也是装。只不过比较本色,不露痕迹,让人看不出来罢了。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过度表演,面具太重,自己活得累,别人也不轻松,本色一点,包袱轻,大家都会放松。但是,存心表演,却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坏事。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做事的时候,如果总是想着有人在看,他是在有意无意做给人看,或多或少,他都要做的好一点。除非他想象在看的人,是他讨厌的对象。
在一群男孩子中,突然出现一个漂亮的女孩,除了有人要献殷勤之外,更多的男孩子的表现,肯定是争取让自己看上去好一点,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争取往社会公认的美德上靠拢。我在青春期的时候,正处于文革后期,学校不怎么上课,净下田劳动,如果把我们这样的毛头小伙子跟女孩子分在一起,我们活干得就特别好。那时候没有人敢泡妞,没人敢谈恋爱,但是大家就是竞相卖力干活,下意识里,就是在表演。
这个世界,真正的坏人和好人其实都不多。提倡道德,不管把气氛造得多浓,都未必能真的制造出多少个雷锋出来。但只要这个氛围能让人们,尤其是被人视为精英的那部分人生怕让人看见他们不道德的一面,即使存心表演,表演得像好人,也是好事。总比破罐子破摔,活生生做坏人要好。总是装好人,不管他本意如何,至少在客观效果上,就是一个好人,对周围的人都有益。
当然,让社会精英做好人,或者装好人,除了氛围之外,还得有相应的硬性条件。就是说,这样的条件,会让他们一旦变坏了,或者不装了,就有丧失精英资格的危险。若要保持精英的身份和地位,就得总是讨好民众,表现好一点,再好一点。
其实,人与人相处,除了朝夕相伴的对象,彼此是很难深入到对方的心灵深处的。一个人是否真正是好人或者坏人,跟别的人关系并不大,重要的是他的表现,他的行为。对于社会精英,更是如此。如果这些精英只需要对他们的上级表演,即使总是演成一个好人,也不如对下面的民众表演,也总是演成一个好人。上面的人少,下面的人多,对下面表演,演出时间比较长,只要坚持演下去,下面的人感觉会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