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狼爸又如何?(1 / 1)

小狗也要叫 张鸣 603 字 2个月前

美国出了一个虎妈,在美国,按传统中国式的严厉管教,培养出了令人羡慕的好儿女。中国,又发现一个狼爸,在他的棍棒教育下,四个孩子三个考上了北大。在记者的说法,这些孩子个个彬彬有礼,好学,懂得节约,自理能力很强。其实,虎妈和狼爸的成绩,并不是奇迹,中国古代,几乎所有杰出人士,都棍棒教育的产物。不仅在家里挨父母的棍棒,在私塾还要挨老师的戒尺。胡适先生小时候是挨老妈打出来的,轮到他儿子了——新式教育,不打不骂,结果两个儿子,一个有出息的都没有。

按现代教育理念,棍棒教育绝对是一种不合人道的过时教育形式,必须被彻底埋葬的。但是,在过去的时代,至少在中国,除了极少数被打坏的孩子之外,这样的教育,还真不能说没效。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有时也出才子。那个时代孩子的习性,孩子的知识和能力,还就是这样的棍棒教育打出来的。

当然,打孩子不是好事,能不打还是尽量不要打。但有过教育经历的人都知道,教育孩子,即使不打,必要的惩戒也是难免的。让心智正在发育的孩子学会规矩,具有常识,一点惩戒没有,几乎是办不到的。孩子多半不能天生地知晓对错和是非,知道怎样才是合乎规矩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人与人之间互不干扰,相安无事的必要条件。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最大的问题,其实是骄纵。而在当今的中国,骄纵,几乎成了一个育儿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民间有句老话,惯子等于杀子。但这样的老话,已经没有人在意了。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很多家庭都在惯子,百依百顺。即使孩子的父母不想娇惯,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会娇惯。惯得孩子在大街上打爹骂妈,不给钱就拔刀相向。惯得孩子一无是处,上不了大学在家啃老,上了大学,毕业不找工作,依旧在家啃老。不让啃,就恨不得把爹妈杀了。人人都怕孩子输,怕孩子折,教育过程,没有一丁点的惩戒,也似乎没法下手惩戒,于是,育儿的过程,充满了骄纵,骄纵,把教育埋葬了。越是怕输,就越是输,不仅输,而且事实上,一个没用而且骄横的孩子,长大以后依然没用和骄横,即使不折,也等于折了,比半途折了,还令人苦恼。说不好听的,有这样孩子的家长死了,都闭不上眼。

很明显,虎妈和狼爸的成功,其实背景恰是众多不成功的家长,和众多教育不成功失败的孩子。虎妈和狼爸的教育,也许不能作为榜样,但是他们的成功,却告诉人们一个真理,尽管人类已经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人的教育过程,还是离不开必要的惩戒。对于多数的孩子而言,没有惩戒,就没有教育。走遍天下,骄纵都是孩子成长的大敌。再过一万年,那个古老的格言都是正确的:惯子等于杀子。现在的父母和学校,应该研究的是除了棍棒以外,什么样的惩戒方式更合适,而不是一味强调爱。事实上,没有惩戒,爱就没了落脚点,纵有千般爱,让孩子无从体味。他们会觉得,父母给他们的,无论有多少,都是应该的,天经地义。这样的爱,就是骄纵。

虎妈狼爸来了,对于千千万万的家长,也许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