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漩涡中看到机会,有人在机会中看到漩涡(1 / 1)

1838年9月6日早晨,在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兰斯顿灯塔里,一位年轻的女子被尖锐恐惧的呼叫声惊醒。外面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如注,海浪在怒吼翻滚,凄厉的呼叫声穿越过呼啸的风声与咆哮的海浪声一阵阵地传来,而她的父母却什么也没有听见。通过望远镜,她看见9个弱小的身影,他们正拼命地抓住一艘失事船只漂浮的木板,而船头却悬挂在半英里之外的岩石上。

“我们对此无能为力。”灯塔的看守人威廉姆·达琳望着排山倒海的浪涛与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漩涡,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不,一定会有办法的,想想办法吧。我们必须把他们救出来。”女儿含着泪苦苦地恳求父母。父亲终于动摇了:“好吧,格琳,我就按你的要求去试一试,但我知道这样太冒险。”

随后,一叶小舟如同狂风中飘零的一片羽毛,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上颠簸前行,穿过疾风骤雨,钻过惊涛骇浪,躲开巨大漩涡,驶向失事的船只。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一股勇气与力量,格琳与父亲一道,奋力地划着桨在暴风雨中穿行。9个船员最终得救了,他们安全地到达灯塔上。

“愿上帝保佑你,亲爱的姑娘。没想到你这么一位单薄瘦弱的姑娘,却在惊涛骇浪中救了这么多的人。”一位船员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位女英雄,不禁脱口称赞道。她的所作所为让全英国的人都感到无比光荣,她的英雄气概让高贵的君王在她面前也黯然失色了。

茫茫世界风云变幻,漫漫人生沉浮不定,而未来的风景却隐在迷雾中。向那里迸发,有坎坷的山路,也有阴晦的沼泽,深一脚浅一脚,虽然有危险,但这却是在有限的人生中通往成功与幸福的捷径。

有人在机会中看到漩涡,有人在漩涡中看到机会。世界上大多数人却不敢走有漩涡的航道。他们熙来攘往地拥挤在平平安安的大路上,四平八稳地走着,这路虽然平坦安宁,但距离人生最壮丽的风景线却迂回遥远,他们永远也领略不到奇异的风情和壮美的景致;他们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过了一辈子,直到人生的尽头也没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乐和幸福的滋味。他们只能在拥挤的人群里争食,闹得薄情寡义也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穿上裤子,养活孩子。而这,岂不也是一种风险吗?

而且,这是一种难以逃避的风险,是一种越来越无力改善现状的风险。

所以,生命运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次探险,如果不是主动地迎接风险的挑战,便是被动地等待风险的降临。

所以,康德说,人的心中有一种追求无限和永恒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理性中的最直观表现就是冒险。

机会来时抓住它

宋太宗时,朝廷发生了“潘杨之案”。“潘杨”指的是潘仁美与杨延昭,一个系开国功臣、堂堂国舅;一个系镇边大帅、世代忠良。这个案子在当时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谁也不敢去接,生怕一招不慎,轻者革职流放,重者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当时的晋阳县县令寇准却发现这是一个升迁的好机会,他认为这个案子如果办好,有望升职为南太御史甚至宰相,官运亨通。于是寇准果断地接下“潘杨之案”,并实事求是地公正决断,深得上下的信任与赏识,为自己铺平了升官的道路,直至贵为宰相。

“该出手时就出手”是唱红神州大地的《好汉歌》中的一句歌词。它是梁山英雄好汉们的气魄和胆识的真实写照,令人听了**气回肠,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房玄龄作为李世民的心腹参谋,比别的文臣武将更具政治眼光,深谋远虑。在唐王朝建立后围绕皇位归谁的政治斗争中,他着力促使李世民下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取得皇位。

当时的情况是:唐高祖李渊的大儿子是李建成,李世民是次子,按照嫡长子继承皇位的规定,李渊立了李建成为太子,而李世民在长期的作战中,不仅战功显赫,而且手下文武人才济济。所以,唐高祖也给他特殊待遇,加号“天策将军”,位在一切王公之上。李世民的“天策府”可以自署官吏,实际上形成一个独立王国。这必然引起斗争:一方面是李建成对李世民“功高势大”产生了极大疑虑;一方面是李世民在暗中树立私党,蓄势待发。事情终于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有一天,李世民从太子建成处赴宴回来,食物中毒,“心中阵痛,吐血数升”,这引起李世民及其手下的极大恐慌。

形势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房玄龄深知宫闱斗争的凶残,成则为王,败则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他赶紧同长孙无忌劝说李世民立即下手。他对李世民说:“事情已经十分紧迫了,为了保住江山,应决心大义灭亲。如果再当断不断,便会坐受屠戮。”犹豫不决的李世民终于被说服了。

在政变前夕,李世民命令尉迟敬德将房玄龄、杜如晦化装成道士秘密送进秦王府,细致谋划,然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这次武装政变中,李建成、李元吉同时被杀。不久,唐高祖李渊自动退位,让给李世民,改元贞观。

时机来到,有的人从漩涡中发现机会,有的人却从机会中发现漩涡。后者容易在把握机会上犹豫徘徊,左顾右盼,不能当机立断,最终遗失良机。

三国时代的袁绍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是名门望族之后,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被推为盟主。一时间,天下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纷纷投其麾下。那时,他拥有四州之地、数十万大军,帐下谋士如云、战将林立,成为当时北方势力最大的割据者。然而,这样一个人物,最后竟然败在曹操的手下。袁绍的败北,固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多谋少决”,错过了不可复得的战机。

袁绍第一次发兵讨曹失败,退军河北。这时曹操乘机征伐刘备,许都兵力空虚。谋士田丰劝说袁绍抓住良机,再次攻打许都。

田丰说:“老虎正在捉鹿,熊可以乘机闯进虎穴吃掉虎子。老虎前进捉不到鹿,退又找不到虎子。现在曹操亲率大军征讨刘备,国内空虚。将军长戟百万,骑兵千群,径直攻打许都,捣毁曹操的巢穴,百万雄师,从天而降,就像举烈火烧茅草,倾沟水浇火炭,能不成功吗?兵机的变化非常之快,战争的胜利可在战鼓声中获取。曹操得知我们攻下许都,必然丢下刘备,回攻许都。那时,我军占据城内,刘备在外面攻打,反贼曹操的脑袋肯定悬挂在将军您的旗杆上了。反之,失去这个机会,不去攻打许都,使曹操得以归国,休兵不战,休养百姓,积储粮食,招揽人才,加上现在大汉的国运衰微,纲纪不存,曹操利用他的势力,放纵他的贪欲,那必然酿成篡逆的银谋。到了那时,即使有百万兵马攻打他,也无济于事了。”

可惜的是,袁绍对上一次惨败仍心有余悸,居然以儿子有病加以推辞,不许发兵。田丰用拐杖敲着地说:“遇到这样难得的机会,却因为婴儿的缘故失掉了,大势去矣!痛哉!”

没有机会怎么办

愚者错过机会,弱者等待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汉武帝曾下很大决心,要花很大力量抗击匈奴的侵扰,他要求臣下都要为抗击匈奴尽力,要他们挺身而出、杀敌立功。为此,他大力奖赏了作战有功的卫青、霍去病等人,对临阵怯逃、失节或战败的王恢、狄山、李陵、苏建等,予以严厉的处置。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定命卫青、霍去病率50万大军从山西定襄出发打击匈奴。为了鼓舞士气,汉武帝亲自到郎署,那里的数百文官武将一齐跪倒:“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汉武帝看他们个个精神抖擞,说:“你们都愿意随军出征、冒死杀敌吗?”“愿为陛下效力,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数百名文武官员一齐喊道。

汉武帝高兴地点点头,心想部下的士气是多么高啊!可是,就在这时,忽然听见从一个角落里传来了一声低弱的、但十分清楚的老者声音:“小臣年迈体弱,不愿出征!”

汉武帝一愣,左右更是大吃一惊,在这样的气氛下说不肯上阵,这是要处死罪的啊!

汉武帝问:“你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

那老者白发苍苍,行动蹒跚,走过来向汉武帝叩头:“小臣颜驷年已61岁,江都人氏,从文帝时代就在下署为官了。”

汉武帝迟疑了一下,问道:“卿年逾花甲,为官几十年,为什么得不到提拔、升迁呢?”

老颜驷说:“陛下容禀,恕臣直言,小臣历来想忠贞报国,何尝不希望建立功名。臣已历经三代了,但都不逢时。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年轻,陛下您呢,喜欢提拔、重用少壮之人。可是,臣已经老了,所以三世都不得重用,不是我不图长进,大概是命该如此罢了!”

汉武帝听了颜驷的陈述颇有感触,叹了口气,同情地说:“光阴如水,转眼百年,一个人一生能有多少时光,有贤才不知,知而不重用,以至使你大半生为郎,这都是作入主的疏忽啊!”接着,武帝又说:“颜驷白发皓首,辛劳多年,他不愿随军出征,恕他无罪。”他又转脸对颜驷说:“你这样大年纪,怀志不遇,我命你为会稽都尉,赶快准备赴任吧!”

颜驷年过花甲仍碌碌无为,全因缺少一个施展自己的舞台。值得庆幸的是,他终于在垂暮之年主动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其实,有没有机会,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态度。机会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从天而降,机会也不可能像路标一样,就在前面静静地等着我们。机会具有隐蔽性,是隐藏着的;机会具有潜在性,等待着开发;机会具有选择性,只垂青那些在追求中、捕捉中的人。

这里有一点十分关键:是被动、消极地等待机会,还是主动地去争取机会?等待机会不像等待班车,到点儿车就来,而是要看等待机会的状况如何。是不是碰上了机会,是不是捉住了机会,是不是错失了机会,是不是再也没有了机会,这些都是一种现象。而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是否真的在认真地准备着、在刻意地追求着。有许多人看起来好像没有机会、没有前途,但是偏偏就有.天发生了转折,他们便获得了机会。其实,许多成功者都曾有过这样一种经历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