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说“不”(1 / 1)

一个虔诚的信徒向大师请示开悟。大师叫他先建一座庙,信徒马上照办。庙盖好了,大师不满意,叫他拆掉重新盖。信徒照办了。大师仍不满意,叫他再拆掉重盖,信徒毫无怨言地照办了。如此反反复复,信徒盖好了第20座庙,大师又要他拆掉,信徒忍不住说:“你自己去拆吧!大师!”

“现在你终于开悟了。”大师说。

有一位伟人曾经这样说:“在超越某种限度之后,宽容便不再是美德。”

一点都没错。有些时候,之所以常把日子过得一团糟,就是因为我们容忍了太多次的“好”,而不懂得说一声“不”。

太忙于做好人,以至于找不出时间去做好事,这就是问题所在。这种人生也就是不完美的人生。

曾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刚参加工作不久,姑妈来到北京看他。他陪着姑妈在天安门转了转,就到了吃饭的时间。

帆身上只有200元钱,这已是他所能拿出招待对他很好的姑妈的全部现钱。他很想找个小餐馆随便吃一点,可姑妈却偏偏相中了一家很体面的餐厅。他没办法,只得随她走了进去。

俩人坐下来后,姑妈开始点菜,当她征询他意见时,他只能含混地说:“随便,随便。”此时,他的心中七上八下,放在衣袋中的手紧紧抓着那仅有的200元钱。这钱显然是不够的,怎么办?

可是姑妈一点也没在意他的不安,她不住口地夸着这儿可口的饭菜,可怜的他却什么味道都没吃出来。

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了,彬彬有礼的侍者拿来了账单,径直向他走来,他张开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姑妈温和地笑了,她拿过账单,把钱给了侍者,然后盯着他说:“孩子,我知道你的感觉,我一直在等你说不,可你为什么不说呢?要知道,有些时候一定要勇敢坚决地把这个字说出来,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何必像头绵羊一样,处处迎合与迁就他人呢?多做一些利人之事固然是一种美德,但一味地迎合他人,而使自己委曲求全,未免也太自虐了些。明明内心不愿意,却为了顾及形象或面子死撑着而为,别人倒是高兴了,那你自己呢?

很多时候,适当的拒绝是一种理性,处处说“是”的人,最容易让“是”与愿违。因为你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能力去让“是”兑现。

适当的拒绝还是一种呵护,处处说“是”的人,容易把自己生活交给别人去支配。生活主动权的丧失,意味着乐趣的丧失。

适当的拒绝更是一种力量,处处说“是”的人,其“是”并不显得珍贵。因为有“不”的存在,“是”才体现出它的价值。

在你不愿意说“是”时,请遵循内心的指引,勇敢地说出“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