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打天下(1 / 1)

有一句很伤国人心的话是这么说的:“三个日本人在一起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在一起是一条虫。”这话说得有些偏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也有许多国人并非偏好内斗,比如温州人。单个温州人是孤狼,多个温州人是群狼,温州人的团队精神很值得赞赏。

温州人喜欢抱成团打天下,这可能是温州人远走他乡讨生活的艰难处境中养成的习惯。温州人哪里都敢闯,在五湖四海干些体力活,做些小买卖。20世纪80年代,温州人当中一度有个非常流行的“标会”制度,就是大家出钱帮助一个想做生意的人,省去他积攒原始资金的时间。比如10个人成立标会,第一年每人出资1000元入会,共计10000元给其中一人。第二年还是每人出1000元,共计的10000元给另外一人。这种标会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民间很普遍,但新中国成立后基本绝迹了,但温州人还是倔强地保留着。不过这样的融资需要一定的信任基础,而事实上,他们正是基于对自己同乡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又是建立在一种与其说是机制,不如说是传统上,一种依靠亲戚朋友,依靠民间力量的传统,这种民间力量是飘泊在外的温州人的精神支柱。在2007年8月的《南方周末》上,刊登了一篇介绍温州商人蔡良勇的文章(《蔡良勇:一个温商的巴黎奋斗史》)。蔡良勇在巴黎的第一次创业的资金,就是源于标会。

从标会到商会,预示着温州商人抱成了更大的团。为了更方便、更快捷地发展事业,温州人又一次发挥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为他们服务的工具——温州商会,这样一种非政府组织,作为温州商人的坚强后盾,把分散的温州商人聚集起来,在当地发挥巨大的影响力。1995年8月28日,就在昆明,温州人建立起了第一个异地民间商会,这是温州人的又一个创新。有了商会,温商在当地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接纳的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并且为同乡新人的事业经营提供帮助。温州商会在世界各地蔓延开了,每个地方都有属于温州商人的领地——一个患难与共、共进退的“家庭”。同样也是一个个商会的建立,使温州人的足迹越走越远,为他们成就事业增加了勇气。

温州商人还习惯“以富带富”,一个带一群、一群带一批。张三发了财,将亲戚朋友陆续接来,亲戚朋友站稳了脚,又将他们各自的亲戚朋友接来……如同滚雪球一般,大家共同走向富裕。例如,广东江门的江会路电器、五金行业以及摩托车行业已经汇集了成批的温州商人,他们用“滚雪球”的方式带动了家乡一批商人过来投资。

在外的温州人抱成团,在他们的圈子里,他们是相互认可的。例如,温州人在各地创办市场,而市场的组成大多数就是温州人的门店和品牌,他们在各自的门店举办购物赠兑换券活动时,居然大部分门店之间可以相互流通,这种合作的雏形也是来自温州人的智慧,是其他人很难想到与做到的。此外,温州炒房团、温州炒煤团、温州炒油团……温州人驰骋商场所向披靡,其团队组织能力绝对一流。温州人的骨子里就有种“生意一起做,有钱大家赚”的意识,这种团队精神与默契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种传统的“抱团”意识,经过现代企业经营思想的洗礼,非常自然地进化到高层次的合作意识。例如,奥康和正泰,它们的生产流水线和经营模式都不是垂直一体化,而是将上游业务“外包”出去,最后做“深加工”。而森马集团,包括美特斯邦威更是采用虚拟生产模式。哪块业务我精通就由我来做,哪些业务别人做得好就外包出去。有钱大家赚,这不仅仅大大节省了资源,还提高了效率。

除了上述的纵向合作之外,温州人还善于横向联合。这里的“横向联合”指的是业务相近的企业或个人的联合,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长江现象”。市场的规律是优胜劣汰,企业要在商海的巨浪中屹立不倒,就要有母舰般的实力。最早的长江电力设备厂虽然经营得不错,但随着西方式管理体制的兴起,企业集团化成为一种趋势,而当时长江的实力也没有到能够与大企业兼并的程度。于是创办人施中旦把目标转向“弱势群体”,联合那些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同类企业,使众多家庭企业走到了一起,长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1996年7月挂牌。该公司是浙江省第一家由多家股份合作企业共同组建而成的规范化公司。它的诞生提供了温州小企业的一种选择:以小企业为发起单位,共同出资组建规范化的公司,使家庭企业、合伙企业变成共同入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1年后,长江股份在原有的15家股东企业基础上,经过严格筛选,先后发展了50多家企业入股。挂牌之前,各中小股东都是生产品种单一、销售功能有限的个体。而联合之后,作为集团的长江股份实力得到了增强,通过资源的整合,由于统一形象、统一品牌、完善销售网络,使得生产规模空前壮大。

如果说温州人最初的“扎堆”还只是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属于无意识合作,松散且局限于亲友,不确定性明显。但近年来,温州人已经从“扎堆”升级到了团队精神,开始有意识地联手出击了,如频频出击于全国各地的温州购房团。当年,10万温州人走四方,推销他们的皮鞋。今天温州人又有10万人,携带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天量资金,上青岛,下苏杭,一掷千金,购买房产。温州人现在终于开始显示自己的实力。他们一举一动,开始牵引各地大老板、银行的目光,甚至“惊动”了当地政府。

就是这种抱团打天下的团队精神,使得温州商人到了哪里,都可谓战无不胜。何况,从最初的“扎堆”版本升级到现在的“团队”版本,使得温州人在今后的商业活动中如虎添翼。对此,有的商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是用手指跟他们的拳头在打架,焉能不败?”

一根筷子轻轻一折就断,十根、百根筷子抱成团,谁能折断?古老的箴言,在温州人身上得到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