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一个鸡蛋,你能把它变成一座农场吗?可能绝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太不可思议,并给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在一些人的眼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是肯定的。首先把蛋孵成鸡,再让鸡生蛋,蛋再孵成鸡……如此循环往复,鸡越孵越多,蛋越生越多,钱也会越来越多,买来了牛羊,购置了土地。于是,鸡蛋变成了农场。
这个故事看上去好像是个童话,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有钱人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缔造这种童话的人。
那些在财富榜上绚丽夺目的亿万富豪——如“希望”三兄弟从小到大的创富故事,看上去也许有点遥远。我们来看看一些从无到有的小富豪,也许会少一些距离感。胡忠伟,曾经是一个贫困的大学生,依靠当家教赚取学费才完成大学学业。如今,他早已经成为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家。1976年,胡忠伟出生于沈阳市苏家屯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4年考入沈阳大学。1995年,家境贫困的胡忠伟在当家教打工的时候,发现了儿童英语培训的巨大商机。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业,用东筹西借的3000元办起了仅有20名学员的“小学馆儿童美语班”。到2004年,小小的英语培训班就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上千万、员工四百余人的教育集团。在许多人眼里,胡忠伟的创业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不名一文的大学生,在出校门时已经就是一个小老板,不到30岁就成为千万富翁。
名下企业总资产超过5000万元的张少斌,是从1万元起家的。尽管是1992年的1万元,但也算得上是小本了。张少斌原是武汉市政府部门的一名处长。1992年,他横下一条心,辞职干个体。当时,他听说市场上窗帘卖得好,特别是一个叫肖文华(后来被称为武汉的“窗帘大王”)的人生意做得好。但出于多年的职业习惯,他坚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用的是笨办法。”张少斌站在肖文华的店子对面一连观察了7天,数进出的人,看手上的货,还跑到店里,以顾客身份跟营业员侃大山——结论是,卖窗帘有搞头!张少斌在江汉路有一个门面,凭着1万元本钱,从杭州进面料,在武汉定点加工、批发,生意做得很顺畅。他也不安于“本分”,又到襄樊、十堰去设点,“十堰的点一年卖200万元,武汉的点能达到400万元。”到了1994年,汉正街卖窗帘的已经铺天盖地,市场也开始乱了,面料向低档发展,张少斌决定转行。这一次,他瞄准了西裤。他“故伎重演”,在司门口九通商厦的西裤卖场泡了一个星期。这一次,他给了营业员20块钱,后者也就乐得指点他,哪种牌子的西裤卖得好,顾客看中的是些什么。他再买上几条,拿回去仔细研究。心里大致有了谱,张少斌在1995年办起了自己的作坊式小厂。这一次,他又成功了。1997年,有了资金积累的张少斌成立了武汉丹琦服饰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丹琦公司逐渐变成丹琦集团,其行业涉及服饰、机械制造、医药商贸、房地产。
类似上面的小本生意赚大钱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其实比比皆是。杭州的吴莹靠做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服装创业,已经拿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订单;卖包子馒头的刘会平不光在上海滩站住了脚,还发展了十几个加盟连锁店。这些“把小生意做成大买卖”的普通老百姓有很多共同点,他们年龄大多在25~35岁之间,普遍具有外向的性格特征,具有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创业资金80%源自个人家庭的积蓄或者家庭借款。成功的行业集中在餐饮业、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具有投资门槛低、资金周转快的特点。
这些成功的例子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本钱小并不可怕,怕的是勇气小、信心也小,不敢也不善于以小搏大、创造财富。决心创业的奋斗者,如果你现在也还只是拥有一点点小本钱,如果你是如此强烈地渴求财富,那么就立即行动吧,以坚定的必胜信念为支撑,并以正确的方法为指导,就一定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你的财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