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幽默风趣 亦庄亦谐 有一种美丽叫幽默(1 / 1)

幽默可谓对生活不调合部分善意的考虑以及艺术的表现……而幽默的根本则是人性善良的一面。

——李卡克

幽默的魅力,仿若空谷幽兰,你看不到它盛开的样子,却能闻到它清新淡雅的香味;幽默的魅力,又如美人垂帘,不能目睹美人之芳华,却能听到美人的声音,间或环佩叮咚,更引人无限遐思……

幽默是一种气质、一种胸怀、一种智慧、一种人生态度,是人最可贵的内涵和品质。有幽默感的人是快乐的,与有幽默感的人相处也是充满愉悦的。一样的天空、一样的大地、一样的人生,幽默的人却可以使天空更广阔、大地更辽远、生命更美好。

“有幽默感”,这句话可以认为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因为他不仅表示了受赞美者的随和、可亲,能为严肃凝滞的气氛带来活力,更显示了高度的智慧、自信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幽默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幽默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看世界的方法;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幽默是人们对人与事彻悟后的积极和乐观;作为一种个人才情,幽默是一个人魅力、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标志。

幽默是如此的美好,它不仅为人们带来快乐,而且还能使人们在心理上得到某种平衡。因此,卓别林说:透过幽默,我们看到哪些似乎是理性的、哪些似乎是愚蠢的、哪些似乎是重要的、哪些似乎是无足轻重的,它能增强我们的生存感,使我们的心志保持健康。

幽默作为智慧的产物,其内涵丰富,它颜若桃花、气若芝兰,美味十足,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幽默有三美。

(1)幽默,是一种喜剧精神。什么是喜剧呢?有智者戏答:“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无价值的东西再给撕破了,就会有些价值,幽默有以喜剧为美的精神,它的“有些价值”则是“使人愉快。”

我们说幽默有喜剧之精神,并不是要将幽默“嫁给”喜剧。喜剧性的东西未必全是幽默,如卓别林对自己在喜剧中的第一个角色如此描述:“我走进了休息室绊倒在一位老太太的脚上。我转身向她抬了抬我的帽子,表示道歉;接着,刚扭过身,又绊倒在一个痰盂上,于是又转过身去向痰盂抬了抬我的帽子,摄影机后面的人都笑了起来。”

上述向痰盂道歉的笑料,几乎不含深层智慧,有点闹剧色彩,沾染了一种滑稽的气息,引发的是一种“看热闹”的快感,而作为喜剧精神的表现,幽默所引发的应该是用感觉触角引起人们的想像,让人得到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融合的美感。

(2)幽默,是一种意境之美。它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的死噱头,也不是打情骂俏似的耍贫嘴。幽默之美是表达者通过自己的精心安排,诱导欣赏者经过前因后果的推理、联想,最终得到一种心理喜悦之美。因此,幽默是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一种默契,是心领神会的产物,是幽默作品默默流露的一种境界之美。

有人问苏格兰籍前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琼·瓦特:“你愿意写什么样的墓志铭?”琼-瓦特微笑着回答:“你爱数多少下就数多少下吧!反正我最后是起不来了。”还有另一则“小幽默”与上述体坛幽默可以说是相映成趣:

一位拳击手患了失眠症,跑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后,给他开了一些安眠药。

几天之后,拳击手又跑到医生那里:“医生,我参加拳击后太兴奋了,吃安眠药还是难以入睡。”于是,医生劝他采用心理疗法,在心中默默数数,一直数到厌烦之极,意识模糊了,便可入睡。

又过了几天,拳击手再次跑到医生那里:“办不到,办不到!我每次数到九就会跳起来。”

很显然,上述两则趣闻轶事表现了幽默的意境之美。首先,体育竞技是人类力量极限的展现,利用它来制造幽默,能给人以美的联想;其次,它需要表演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默契,即知晓拳击比赛的规则之一——当一位拳击手被击倒在地上时,裁判员便开始计数,倒地的拳击手如果不能在十秒以内站立起来,便输掉了这场比赛;其次,失眠和死亡是人们不愿意接受却又无可奈何的事,趣闻轶事用玩笑的方式超然待之,表现了一种乐观精神。

(3)幽默,是含蓄之美,是曲折之美。具体表现为“曲径通幽”的妙感。

在前苏联流传着一则《三个囚犯的对话》的小幽默:

甲问乙:“你究竟干了什么,被抓到集中营来了?”

乙回答道:“因为我在1953年骂了伊万诺维奇。”

乙转而问甲:“你呢?为什么也被关到集中营来了?”

甲愤恨而答:“和你一样,也是因为骂了伊万诺维奇;不过,我是在1963年。”

甲、乙同时转向丙,问道:“你被关在这里,又是为了什么?”

丙惨然一笑:“我们虽然不认识,但你们早就知道我,我就是伊万诺维奇,我是1973年被押进来的。”

此幽默直接将人们带到可怕而丑恶的现实面前。看完之后,则会在心里骂一句“活该,害人者终害己。”紧绷的精神随之轻松。

台湾早期著名笑星凌峰,在大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以其光头“丑”相大放了一次光彩。在即兴表演中,他打趣自己:“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全写在我的脸上,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良好,有的女观众对我的长相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她们认为我身体比竹竿瘦,脸皮比煤球黑。但是,我要特别声明:这不是本人的过错,实在是家父、家母的错误,他们没征得我的同意就把我生成了这个样子……”凌峰先生的演讲被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和笑声打断。在阵阵笑声中,他道出自己扮演丑角的真谛:

“在我的人生观看来,我认为每个人都在扮演许多次的小丑,有的时候是在孩子面前;有的时候是在父母面前;有的时候是在妻子面前;有的时候是在上司面前。我呢?是在观众面前,给大家带来一首《小丑》……掌声有没有都无所谓啦!”

凌峰先生不仅“幽默”了自己,也“幽默”了“每个人”,当他以深沉的嗓音唱出:“小丑,小丑,是他的辛酸化作喜悦,呈现给你。”时,人们会深深感到:献丑而不知其丑,是真丑;知其丑而献丑,是幽默、是美。

这就是幽默智慧讨人喜欢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