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地,你必须用温和一点的态度向人家问路。
——莎士比亚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加上一些传统的敬语与谦词,使这种文化因此而更丰盛。在适宜的场合,适当地用一些传统的敬语与谦词,能够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让对方产生好感。如:
初次见面说“久仰”,久别重逢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
请人看稿称“阅示”,请人改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至用“光临”;
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
欢迎购买叫“光顾”,物归原主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自称礼轻称“菲仪”,不受馈赠说“反壁”。
上面这些客套话,都属敬语和谦词,如能恰当运用它们,会让人觉得你彬彬有礼,貌若君子,很有教养。它可以使互不相识的人乐于相交,熟人更加增进友谊;请求别人时,可以使人乐于提供帮助和方便;发生矛盾时,可以相互谅解,避免冲突;洽谈业务时,使人乐于合作;在批评别人时,可以使对方诚恳接受。
在称呼方面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称呼长辈或上级可以用老同志、老首长、老领导、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
称呼平辈可以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
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
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对老人)、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敬语中,“请”字功能很强,是语言礼仪中最常用的敬语,如“请”、“请坐”、“请进”、“请喝茶”、“请就位”、“请慢用”等。“请”字带来了人际关系的顺利进展,交往的顺利进行。
谦语就是自谦的话,使用正确的谦语,能使对方与自己的距离缩短,为彼此的谈话奠定友好的基础和融洽的气氛。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时,如果不会正确使用恰当的谦语,就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引起别人的猜忌、困惑或反感,甚至使别人误会了自己的好意,从而给人留下不佳的印象,因此要格外谨慎地使用谦语。
谦语较敬语数量要少一些。如谦称自己用在下、鄙人、晚生等。
谦称家人可以用家父、家母、家兄、舍妹、小儿、小侄、小婿等。
当言行失误之时,说“很抱歉”、“对不起”、“失礼了”、“不好意思”等。
请求别人谅解之时,可说“请包涵”、“请原谅”、“请别介意”。
有些敬语或谦语是把日常使用语进行文雅化的修饰,而使之成为日常通用的谦让语。比如,把“我家”说成“寒舍”,把“我到您那儿去”说成“我去拜访您”,把“请您看看”说成“请您过目”,把“我认为”说成“以我的肤浅之见”,把“您收下”说成“请笑纳”等,都是这样的。
家中有客人来访时,端出茶点向客人说:“你吃不吃?”这是很无礼的,应该泡茶一杯,说:“请您尝尝看。”或说:“请您慢用。”这才较为合适。
值得注意的是,敬语和谦词不可滥用。如果大家在一起相处很久了,特别是非正式场合中,有时就可不必多用谦让语。熟人之间用多用滥了谦让语,反而会给人一种迂腐或虚伪之感。
当然在平时,即使你是率直、不拘小节的人,对别人说话时也应尽量注意礼貌及谦和的态度,如此习惯性地以诚恳的口吻说:“请”、“谢谢”、“对不起”、“您好”、“麻烦您”、“抱歉”、“请原谅”等谦让语,必定会让他人对你心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