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慈、乘平、乘理、乘禅、乘宗如晤:
你们从印度的来信我都收到了,你们代表常住到印度求学,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你们刚到印度,我就很挂念居住在印度饮食和语言上的适应问题;但几年过去了,相信语言已经不是问题,但中文是大家的母语,也要勤于接触与练习;当地的气候及卫生情况不佳,自己的身体要多加留意。
看你们到印度去,就让我想起一九六三年我从台湾要到印度时,许多人告诉我印度不容易去,甚至绘影绘声地形容印度人对中国人如何不好。但我觉得印度是佛陀的国土,别人或许会受到影响而放弃,可是我的信念却始终未曾动摇过。
那时我与佛教访问团一起从曼谷到印度来,经过许多的困难才到达印度,心里想着:“即使是牺牲生命,我也心甘情愿。玄奘大师到印度修学的遗风,那种冒险犯难的精神,不就是我僧青年应该效法的吗?”想必你们也像我一样,带着常住的期望与鼓励到印度求法。
印度的经济情况不好,只身于海外有时会有手足无措之感。如何有力量去克服困难呢?这一次我在温哥华讲演,讲座的题目为:“财富与力量”,我提出四点意见,也送给你们作为勉励:
一、信仰是我们的力量
你们到印度,最重要的就是有信仰,信仰就是力量。如同爬山,立定目标后,要有信心才能攀到最高峰;过去伟人能成就大业,也是因具足信念,方能达到目的。虽然印度的物资不比台湾充沛,你们身边也不如以前在本山有许多人的关心和照顾,但我们有佛法的信仰,当内心孤寂时,佛菩萨就是我们最好的依靠,佛法就是我们最好的资粮。只要有信心、有理想,本着无私的精神,假以时日,因缘成熟,必能水到渠成。
二、惭愧是我们的力量
惭是对不起自己,因为对不起自己,便会出生精进力。愧则是愧对他人,因为愧对他人必在人际关系上用心。《佛遗教经》云:“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月灯三昧经》云:“有惭有愧自庄严。”因此我们要常常惭愧自己有所不知,惭愧自己有所不能,惭愧自己有所不善,惭愧自己有所不净。有了惭愧就有力量,就能自利利他。
现代人流行“逆向思考”,逆向思考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智识。时常自我反省,向自己革命,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如孔老夫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有了反省,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谦虚求道,才能得到法的受益。
三、勤忍是我们的力量
唯识的恶心所中,“懈怠”与“放逸”是我们最容易产生的习气。佛陀告诫弟子:“在家懒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在家人不勤奋工作,就会没有饭吃;出家人不精进修行,则会丧失法财。例如赵州八十犹行脚、法显以六十几岁的高龄还到西域求法等,这种勤劳为众、有人无我的精神,才是我们的模范,才是真正的菩萨发心。
勤能补拙,忍则有力。《罗云忍辱经》里,佛陀教导我们:“世无所怙,惟忍可恃。忍可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有了忍,就有力量,可以不畏艰难、成就众善。假如我们处世能有明理智慧、担当负责,则能达到生忍的境界;对外境能无有所求、自我肯定,则能达到法忍的境界;对于生死能无所畏惧、看破放下,就能达到无生法忍的解脱境界了。
四、发心是我们的力量
在佛门里,我常鼓励大家要发慈悲心、要发菩提心、要发增上心。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说:“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心发,则佛道堪成;愿立,则众生可度。”心,是我们的宝藏,我们的心里有无限的能源。只要发心,何事不办?
最近医师咐嘱我要做三件事情,身体才能够健康,一是饮食要清淡,二要每天一万步,三是有思想看法。虽然每天要处理许多的事务,但我还是要发心完成医师给我的功课。希望你们也能够发心具备信仰、惭愧、勤忍和发心的功德,在求学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最近本山有件好消息向你们报告,第一件事情,就是筹备多年位于礁溪的佛光人文社会学院,终于在七月二十四日由“教育部”核准招生。目前开办有六个研究所硕士班,有文学研究所、艺术学研究所、生命学研究所、未来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资讯学研究所,第一栋教学大楼的工程也即将完成。目前宜兰兰阳别院(也就是过去的雷音寺)有十几层楼高,其中几层楼可以做教室使用,在教学大学还未完工前,预备先在兰阳别院开课。
另一件消息,美国西来寺的住持慈容法师荣升美洲巡监长老,住持由慧传法师继任,慧济法师做当家。目前本山的重要单位,如都监院、宗务堂,都由男众负责。不要认为男众在本山没有发展,你们的未来都在常住的规划之中。
我虽不能到印度,但我相信你们都能不负所望。假以时日,你们都能够成为佛光山的中坚分子,共同为人间佛教的弘扬而努力。内心的祝福无法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只有再次勉励大家努力精进,满载法喜而返。
星云 于台北道场
二〇〇〇年七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