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怕无权无位,就怕没有志气。一个有志气的人,纵使身处逆境,尽管被人打压,都能像蝴蝶一样“破茧而出”;没有气节的人,纵使环境因缘再好,他反而耽溺其中。所以人要有气节、要有节操,有气节才有志气、才有勇气、才有义气、才有道气。人的“气节”,有四点说明:
第一,在贫困中要有人格志气
人生的际遇,有穷通祸福、兴衰荣枯。当处穷困时,有的人很容易丧失尊严、失去斗志,有的人则“人穷志不穷”。人格志气的可贵,是在功名富贵之外;人有志气,则困苦反而是完成人格的增上缘。一个人平时如果不肯进德修慧,人格就会卑贱;心里常念“好”“惭愧”“结善缘”,则能使人格达于善美。
第二,在危难中要有信心勇气
佛经云:“国土危脆,三界无安”,世间本来就充满了不可知的变数,人生也难免会有遭逢危险、困难的时候。面临危难,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要有勇气。有的人遇到了危难、困苦,自己完全没有勇气、信心去面对。一个对自己的前途、未来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怎么能力求上进呢?
第三,在富贵中要有善心义气
有的人否极泰来,从困苦中奋斗有成,一下子富贵发达了,他就挥霍无度,完全忘记自己当初是如何从穷困中走过来的。因为不能记取过去的经验,不懂得谨慎面对未来,很可能又会再度失去所有。所以人处富贵的时候,应该懂得贫穷困苦的艰难,应该更有善心义气去帮助穷苦的人。当处富贵时,能有善心义气主动去帮助别人,自能增添自己人格的光辉。
第四,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气
一个人不管信仰什么宗教,不管修持什么法门,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心道气。所谓“因地不正,果遭迂曲”,一个人如果心地不正,则“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反之,“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所以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气,心正,才有道气;心不正,根本谈不上道气,当然也就无从发挥。
有志气的人,一句话,不管好坏,都能使他长进;一个境界,不管顺逆,都能激发他的潜能。就如刚发芽的竹笋,寒风冷雨也能助它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