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俗人拭涕(1 / 1)

禅话禅画 星云大师 432 字 17天前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公案】

唐朝的时候,有一位行迹特异的明瓒禅师,喜以他人之残羹剩饭为食,故人称懒瓒。他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山洞中,曾写了一首诗偈表达他洒脱的隐居生活。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唐德宗听说有懒瓒禅师这样的一个人,很想亲自见一见这位禅师,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人物,于是派大臣去迎请。大臣拿着圣旨寻到了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里举炊,大臣便在洞口大声呼叫:“圣旨到,赶快跪下接旨!”可是洞内的懒瓒禅师却毫无回应。

大臣忍不住探头一瞧,只见禅师正升火煮芋头,洞内到处烟雾弥漫,熏得禅师是涕泗纵横。大臣看了,忍不住提醒说:“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怎么不擦一擦呢?”

然而,懒瓒禅师却头也不抬地回答说:“我可没闲工夫为俗人擦拭鼻涕!”

大臣见禅师不再答理他,只好赶回朝廷回复,将两人见面的经过据实禀告皇帝。德宗皇帝听了十分感叹地说:“国家有如此禅师,真是大众之福啊!”

出家人依性格的不同,有活跃的人间比丘,以及性好寂静的兰若比丘。人间比丘弘法利生,服务社会,兰若比丘则隐居深山岩穴,清净修道。懒瓒禅师安贫乐道,即使受到皇帝宠召,也不以为意,宠辱不惊,禅师高风亮节的行谊,可说是修行者的典范。

【思考】

1.为什么懒瓒禅师会说没闲工夫为俗人擦拭鼻涕?

2.试述人间比丘与兰若比丘有哪些性格上的差异。

3.请列举三位修行者的典范。

【延伸——缁门崇行录】

南朝宋代道法禅师,敦煌人,专修禅定。后来游学四川成都,王休之、费鉴之等迎请住持兴乐寺和香积寺。大师教导有方,常行乞食,不单独接受供养,也不在大众用斋之前先食。乞食所剩的东西,皆用来布施虫子和鸟类等动物,晚上则脱衣坐着饲养蚊蚋。后来在入定中,见弥勒佛脐中放光,照耀历显地狱、饿鬼、畜生三涂的果报,于是更加精进自励,常坐不卧。南朝宋废帝元徽二年,于定中灭度。

——常行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