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同于佛经上的“一时”,指的是时间,但没有明确的年月日。依法海旧序推定为唐高宗仪凤二年(677)春天。
〔2〕大师:大师的称谓,是源于佛的十种尊号中的“天人师”,通于凡圣,是指德学堪做众生楷模的人。这里是指六祖惠能。
〔3〕宝林:即宝林寺,位于广东省韶州府曲江县南六十里的南华山。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创建,三年落成。
〔4〕大梵寺:位于广东韶州府曲江县的河西。
〔5〕善知识:能够引导众生离恶修善、入于佛道的人,都可称为善知识。这里指听讲者的代称。
〔6〕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
〔7〕东禅寺:位于湖北黄梅县西南,又称莲华寺。为禅宗五祖弘忍的道场,也就是五祖传授衣钵给六祖惠能的地方。
〔8〕忍大师:即五祖弘忍,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仁寿元年(601),示寂于成亨五年(674)。五祖于黄梅县的东山营建东禅寺,大弘禅法,因此时人又称弘忍为“黄梅”。
〔9〕獦獠:隋唐时指岭南以打猎为生的少数未开化蛮族,这里是指北方人鄙视南方人的称呼。
〔10〕和尚: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又作和上。是弟子对师父的尊称。
〔11〕福田:田有生长的意思。谓供养三宝、父母、师长或贫病者,能使我人积聚福德,犹如在田中种植谷物,必有收获,所以称为福田。
〔12〕行者:泛指一般佛道的修行者,又称行人、修行人。如:修念佛法门的人,称“念佛行者”;密教中,诵持真言、修供养法等真言门的修行者,称为真言行者;专持《法华经》的行者,称法华行者。禅林中,行者是指未出家而住于寺内帮忙杂务的人,其中,有剃发出家,也有尚未剃发而携家带眷的人。
〔13〕堂前:佛殿称做佛堂,参禅的地方称做禅堂,说法的地方称为法堂。这里的“堂前”,指的是五祖弘忍大师上堂普说的法堂前。
〔14〕衣法:衣指出家人披搭的袈裟,法指佛陀一脉相传的正法。内传正法以印证如来佛心,外传衣以表征师承的真实不妄。
〔15〕神秀:俗姓李,洛阳尉氏人,生于隋末,少时博览经史,聪敏多闻。依五祖弘忍出家。五祖入灭后,师迁江陵当阳山传法,僧俗靡然归其德风,道誉大扬。久视元年(700)受武则天的诏见,敕封他为长安、洛阳两京的法主,尊为武则天、中宗、睿宗三帝的亲教师。神龙二年(706)示寂,谥号“大通禅师”。师阐扬禅旨,力主渐悟之说,南宗惠能大师则主顿悟,所以禅史上有“南顿北渐”之称。
〔16〕上座:又称长老、首座、尚座、住位等。指法腊高而居上位的僧尼。依《异门足论》载,上座有三等:生年上座,年既高,具戒又久;世俗上座,智富、族胜、财大等;法性上座,阿罗汉证法性理,为大众所推举。
〔17〕供奉:官名。唐朝时,凡擅长文学、美术或其他技艺的人,得延聘于宫廷内,给事左右,封为“供奉”。
〔18〕变相:将佛陀说法的地点、人物、经义等,以图画的形式绘制而成,称为“变相”或“经变”。
〔19〕《五祖血脉图》:血脉图,指传法的世系图。这里指将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的嫡传世系谱绘成图像。
〔20〕恶道:随顺恶行而趣向恶途。依佛经所说有三恶道,即地狱、饿鬼、畜生。
〔21〕上人:智德兼备,可为大众师范的高僧。依《释氏要览》卷上说,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又一般对出家人也尊称为“上人”。这里的上人,是指那引领惠能大师到神秀偈前的童子。
〔22〕别驾:官名,又称别驾从事史,为州刺史的佐史;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随行,故名别驾。
〔23〕肉身菩萨:以父母所生的身躯而能达到菩萨位者。《坛经》大师事略说,刘宋求那跋陀罗三藏悬记六祖为肉身菩萨。
〔24〕怀:即怀集,县名。属广西苍梧道。
〔25〕会:即四会,县名。属广东粤海道。
〔26〕袁:即江西袁州。今属江西宜春县。
〔27〕蒙:即蒙山。位于江西境内。
〔28〕四重禁:指**戒、杀戒、盗戒、大妄语戒。此四戒称为四重禁,为极重罪。
〔29〕五逆罪: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五种逆恶之罪过,称为五逆罪。
〔30〕一阐提:又作不信正法者。不信诸佛所说教戒,断灭一切善根的人。
〔31〕蕴之与界:蕴指五蕴:色、受、想、行、识。界,指十八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和合而成。蕴之与界,即是指五蕴和十八界。
〔32〕凡夫:又作异生。迷惑事理、流转生死、住不正道的人,称为凡夫。
〔33〕东山法门:指五祖弘忍所传授的禅法。因五祖所住的黄梅山位于湖北黄梅县东,故称东山。
〔34〕圣人:指证得无漏智者,如佛、菩萨、四果圣贤,或对高僧大德的尊称。也就是智慧卓越、人格完善、能力最高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