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国强(1 / 1)

鲁哀公是春秋时代鲁国君王。一年适逢饥荒,社会动**不安,民不聊生。鲁哀公问群臣是否有解决的方案,大臣们都认为,增加税赋才能使国库免于亏空的噩运。尽管如此,饥荒的问题还是无法改善。

哀公为此甚为忧心,他问孔子的弟子有若:“年岁饥荒,国用不足,你有什么办法呢?”

有若回答:“国家贫穷,理当减税。”

“怎么可以,倘若减税,国家岂不是更没有收入了吗?”哀公不以为然地频频摇手。

“减轻赋税,节省用途,使人民富足,还愁国库亏空吗?倘若人民穷困潦倒,又何来富足可言!”有若从容回答。

鲁哀公认为有若言之有理,随即采用他的建议,果然达到功效,不但稳定民心,也解决国库亏空的窘境。

儒家治理国家的经济思想,是税收合理,不加重人民的负担,更是量入为出,收到多少税,就支出多少,而不致造成财务亏空的窘困。反观现今社会,一味地增税,却从未顾及人民的力量有多少,是否有能力负担?苛捐杂税是落伍的经济政策,把利益、好处分享人民,始能民富国强。

纵观中国各家,儒家提倡舍己为人,墨家提倡兼爱非攻,道家提倡无私寡欲,佛教更提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图利他人。所谓“人我一如,自他不二”,懂得自他无别,自能图利他人,进而能推动社会祥和的风气。此外,在图利他人的同时,也能积聚自身向上、向善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