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遵守戒律,清净自在(1 / 1)

佛教戒律分有通戒、别戒。三聚净戒是通戒,凡发菩提心的僧俗二众皆得受持;别戒则为七众弟子各别制定的戒律。

所谓“三聚净戒”,融合了止恶的摄律仪戒、行善的摄善法戒、利他的饶益有情戒,是聚集了断诸恶、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其中,摄律仪戒,包括五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戒律,遵守受持就能防止过恶;摄善法戒,即发心修习善法,以诸善为戒;饶益有情戒,即发心广行利益众生之事,以利生为戒。

在三聚净戒中,佛教特别重视“饶益有情戒”,有时为了救人,即使要负因果,也不感畏惧。例如佛陀在因地修行时,见一名盗匪要杀害五百个商人,为了救人,不得已而杀害盗贼。这是为了慈悲救人而杀,非嗔恨而杀,非好杀而杀,也就不能与片面之仁相提并论。

戒律是佛陀为调伏弟子的心性所制定的规矩,就像学生要遵守校规,军人要服从纪律,国民要奉行法律一样。身为佛陀的弟子,除了皈依三宝外,更要受持戒律,若能如此,身口意三业也就不会有差错。

戒的意义是不侵犯人,尊重而不侵犯他人的自由,就是持戒守法的表现。所以,一个人说话若无益于人,则戒之莫言;举心动念若无益于人,则戒之莫起;举手投足若无益于人,则戒之莫行。

《佛遗教经》说:“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戒能将人们的身心导入道德的正轨,进而让人迈向自由、解脱的大道。但是一般人往往以为持戒是束缚的,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其实,持戒是最自由的,试想在监狱坐牢的人,不就是因为犯了五戒,才失去自由的吗?

持戒还要能把握住戒的精神,能用于自我管理、度人救世,才是戒的真正意涵,而不只是拘泥于戒相。就好比喝茶,不管你是用碗、茶杯或是瓢子,只要个人喜欢就好,这本来就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在团体里面,你就不能有特权,例如我们都用茶杯,就不可以只有你一个人用碗,凡事要以团队为重,这就是戒律。

持戒首重存心,若外表守戒如仪而内里存心不良,阳奉阴违,也不算是持戒;若是外行方便而内犹守戒,则仍不算破戒。譬如六祖惠能大师在与猎人共住的十几年间,尽管吃的是肉边菜,并无碍于他的修行。

持戒有“防非止恶”的力量,但是也有的人因为害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实受戒而犯戒,只要有忏悔心,就有得救的机会。何况不受戒,并不表示犯了戒就可以不受罪业果报,反而是受戒知道忏悔改过,能减轻罪业。

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戒学居首,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发慧,有了智慧才能免于沉沦生死苦海,所以持戒是解脱的途径之一。相对的,不持戒,却希求解脱,正如《大智度论》所说:“就像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

持戒的功德在《长阿含经》中如此说:“诸有所求,辄得如愿;所有财产,增益无损;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好名善誉,周闻天下;身坏命终,必生天上。”由此可知持戒的利益无量无边,一个人能够生活在戒法的规范之中,一切都将感到清净、安然、潇洒、解脱、欢喜。

那么,在这个众缘所成的世间,人们当如何将戒的精神运用在群我关系中呢?我与金钱,要能知善用;我与衣食,要惜福不奢;我与身心,要净化庄严;我与朋友,要真诚对待;我与大众,要慈悲相处;我与社会,要广结善缘;我与世界,要注重环保;我与自然,要共生一体。

《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能升华我们的人格,改变我们的命运;人人持戒,则社会必然祥和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