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四戒(1 / 1)

待人处事要能知理、知事、知人和知情,为人处世更要知己、律己,进而要知所应戒。能够严以律己,于道无亏,这是立身处世之要道。处世何事应戒?有四点说明:

第一,傲者恶之魁,故为人勿傲

傲慢是一切罪恶之魁首,有的人常常在言行之间,出言不逊、态度傲慢,令人心生反感,所以本来是多年的好友,因为你的傲慢而慢慢疏远你;本来是一件美好的善事,因为你的傲慢,别人不和你共事而搁置。因此做人不要以为自己有钱就可以傲慢,不要自恃有才华就可以傲慢,其实,真正成熟的稻穗,头垂得愈低,所以一个伟大的人必然会更加谦虚,能够虚怀若谷,才能涵容一切。

第二,诈者德之贼,故处事勿诈

人言为信;言而无信不足为人,故诚实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有的人做人虚伪、奸诈,与人来往常常喜欢耍一些小动作、占一些小便宜,自己还洋洋得意,以为别人不知。其实一次、二次,别人不计较,次数一多,自己的人格破产,别人也不屑与他往来。因此人际之间,所谓人心难测,靠一“诚”字能知交;尔虞我诈不但伤和气,一旦身败名裂更是划不来,所以待人处事千万勿诈。

第三,谄者行之丑,故接物勿谄

做人不可傲气,但要有傲骨。所谓傲骨,就是为人正派,不因小利而趋炎附势,阿谀谄媚。谄媚,是人类最丑陋的行为,善于逢迎谄媚的人,必为正人君子所不齿。所以,智者不以谄媚之言惑人,也不为谄媚之言所动。

第四,虚者言之浮,故言谈勿虚

《论语》云:“君子不重则不威”。言行虚浮不实的人,很难获得别人的敬重,举凡伟大的人物,如玄奘大师“言无名利,行绝虚浮”、澄观大师“身不行轻浮之为”,他们的行仪至今仍为人所称道。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人必自轻而后人轻之”。因此,我们立身处事,虽不能自傲,但也不能虚浮自轻。

为人处事,不必患人之不重己,而应患己之不重人。为人只要能坚守自己的分际,不使道德修养、人格操守有亏,自然会获得别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