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最上(1 / 1)

《阿含经》是佛教传说最早的经典,也是原始佛教的重要思想依据,里面充满了人间佛教的教义与精神。《阿含经》共分四部,分别是《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在《长阿含经》里有一段经文说“四法至上”,意思是有四种佛法,对于我们的生活至为重要。

所谓“四法最上”,有四点说明:

第一,布施者得福

谈到布施,一般人的观念总认为布施是给人,其实布施最大的受惠者是自己。布施如播种,日后必有收成。布施是世间最有保障的投资,不管财施、法施、无畏施,布施就能得到福报,所以又称为“种福田”。佛教有谓“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又说“心田事不同,果报分胜劣”,其实不管是圣贤、父母、贫病,只要诚心布施,都是无上的福田。布施表示自己富有,一个人如果天天仰赖别人,接受别人的布施,表示自己贫穷、不足,所以人要欢喜布施,越是喜舍布施,就越有福报。

第二,慈心者无怨

佛教以慈悲为本,所以又称为慈悲之教。慈悲之心是一切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是人性光辉的流露,慈悲如良药,可以医治嗔恚之病,人与人之间所以纷争不断,国与国之间所以战祸连年,都是起于嗔心。一念的慈悲,可以化除嗔恨,如果我们待人接物、讲话行事,都能存着一颗慈悲之心,不但不会树敌,自己也会心甘情愿,无怨无尤,因为“一人慈悲,众皆伴侣;万人慈悲,法界一如”。

第三,为善者销恶

佛经云“凡夫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业”。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凡人一旦造下善恶业因,必然招感相应的善恶果报,所以说: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能以做好事来抵销应得的恶报。但是佛教有一个了不起的法门,就是通过忏悔行善,多聚善缘,可以使恶报由重转轻;或者让善缘增多,善力加强,可令善果快速成熟,使恶缘的力量逐渐减弱。譬如一杯盐水,如果多添加善因的淡水,就可以冲淡恶果的咸味。又如一田秧苗,只要不断地施肥灌溉,当秧苗长大茁壮,底下纵有一些稗草,也起不了作用。所以有了罪业不可怕,重要的是多做善事功德;有了善因善缘,一样可以消融恶业。

第四,离欲者无恼

世间的人每天种种营求,都是为了追求五欲六尘之乐。但是欲壑难填,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所以欲望愈多,烦恼也愈多。甚至有时在追求欲乐的同时,已经造下了罪业的苦果,因此,世间的五欲之乐,只能说是一半乐,一半苦,苦乐参半,因为“欲乐”有污染性、有短暂性、有不确定性。自古以来圣贤都教诫大家不可以纵欲,佛教虽然不完全要人禁欲,但是欲需要疏导,欲海波澜,需要导之以正,所以应该追求“善法欲”,远离“污染欲”。当我们离开不当的污染欲,也就等于远离了烦恼束缚,那是何等的解脱自在呢?

佛法僧三宝,以法为尊;法之所在,最为尊贵。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帮助我们解脱自在的慈航,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所以,《长阿含经》的“四法最上”,可以作为我们生活的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