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的念头总是起起落落,佛经里形容人的心念像瀑流一样,连续不断,如《宝雨经》云:“妄心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不论是妄想、梦想或是理想,每个人心里总有所系念,念头也有好有坏,要如何升华,转化念头,有四点提供参考:
第一,凡夫的想念是聚集
一般人每天所想念的是如何拥有更多股票、金钱、名位,拥有上等的豪宅、轿车、珠宝等等,这些都是欲望的聚集。除了系念物欲的追寻外,若能更以智慧作璎珞来自我庄严,自我升华,如《杂阿含经》云:“凡夫染习五欲,无有餍足。圣人智慧成满,而常知足。”那才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君子的想念是道德
君子的思念不是想得到金银财富,他会想到学问如何进步,道德如何长养,智慧如何提升,如同《论语》所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常常省思“吾有德乎”。因此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好比颜回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精神,令人赞佩。
第三,仁者的想念是安邦
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连洗发吃饭都不得安闲,一心一意为国求贤求才;范仲淹“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如苏洵所云:“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仁者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以国家前途为想念。
第四,道人的想念是救世
牧师、修女与僧侣以“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他们所想念的都是救人救世、觉世忧民。如玄奘大师西行求法,鉴真大师东渡传戒,为世人留下典范。近代的太虚大师一生主张革除佛教积弊,以弘教护国,兴国救世;印度特里莎修女坚定的信仰与奉献的精神,发扬人性至善的光辉,都是不恋世间荣华,以法为重,以众为我,肩负起弘化救世的责任。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有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佛教也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个人心念常想的,便会造就他的人生与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