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之间(1 / 1)

在这个社会上,有的人做人实实在在、踏踏实实,一点都不造假;但也有的人虚虚伪伪、巧诈奸滑,虚假靠不住。所谓真亦假来假亦真。在每一个真假、虚实之间,我们如何辨别真伪呢?这“虚实之间”有四点参考:

第一,过谦者宜防其诈

谦虚固然是美德,但是过分、不得当的谦虚,就成了矫情,就不得不让人注意,可能这其中或者有诈。如《汉书》中班固批评王莽的儒行为恭俭,即是欺世盗俗,窃取刘汉天下。过分谦虚的人,擅用以退为进的诈术,博取他人的欢喜与信任,来达到予取予求的目的。俗言:“黄鼠狼给鸡拜年”,过谦者除了让人防备外,还会被人讥为畏缩,没有担当,不能成就大事,而失去机会。

第二,过默者宜防其奸

俗话说“沉默是金”,但过分地沉默,当讲不讲者,这就令人不得不小心了。台语俗谚:“惦惦吃三碗公。”类似真人不露相的意思。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先生亦云:“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一个喜怒不形于外的人,内心城府深沉,应笑不笑,看不出他生气,脸上没有表情,不知道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也无从知晓他内心的看法、想法与计谋,因此,过分沉默的人,我们宜防其奸滑。

第三,过满者宜防其虚

社会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人,说话的时候,总是自信满满、信誓旦旦地吹嘘、标榜自己人格伟大,事业成功,做事能干,如何了不起等……有的时候太过自夸,让人不得不注意他的虚而不实。例如有公司、财团过度宣传,虚报公司资产,向银行超贷,最后落得周转不灵,投资人血本无归;也有人吹嘘自己得到神通,或自称“无上师”,使佛法沦为怪力乱神、诈财骗色的宗教,而遭到社会的误解与指责。因此吹嘘、自我膨胀、自我宣传,是让人靠不住的。

第四,过躁者宜防其伪

如果一个人过分急躁、烦躁,什么事情好像很不安的样子,这你也不得不提防。因为太过急躁的人,或许是另有企图,或者蒙骗的行为。就像有些不肖子,哄骗父母将房产过户,等目的达到了,就弃父母于不顾;也有些具有争议性的法案、条款,立法单位却急就章快速通过,审核过程粗糙,其目的不得不让人民心起疑惑了。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一个人究竟是虚伪的呢?还是诚实的,我们都可以用这四点评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