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论(1 / 1)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呢?还是恶的呢?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佛教则认为,人性除了善、恶以外,还有一个无记性,也就是介于不善、不恶之间。到底人性的善恶如何,对于“善恶论”,有四点说明:

第一,无善无恶是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是善是恶,各有所见。但即使是孟子主张“性善”,也只是说明“人性向善”。也就是说,人有趋向“善”的潜能,但终究不是本质,所以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因此,平常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人的本性不是善、也不是恶,是无记性的。因为无记性,所以人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这当中是善、是恶,就看是受了什么环境、因缘所引发,所以有时候教育、环境、修行,都可以影响一个人,这也就是孟母要“三迁”的原因了。

第二,有善有恶是人的真情

人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情绪,可见人都有善与恶的本能。有的人见人行善,他就心生感动,进而升起学习、效法的心,此即所谓“见贤思齐”;有的人见到好事、善事,他不但不欢喜,反而心生反感。大致说来,对于自己所欢喜的人与事,比较容易从善如流;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境,自然心生排拒,甚至生起嫌恶之心,这都是缘于各人的情绪与情感的作用所致。

第三,改恶迁善是人的功夫

人都有善与恶的潜能,一时的善恶不是绝对的,因此,即使是十恶不赦的人,只要他肯“放下屠刀”,一样可以“立地成佛”;即使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只要他有决心“痛改前非”,一样“善莫大焉”。所以虽然“江山易难,本性难移”,但难移并非不能移,只要肯下功夫改恶迁善,一样可以成圣成贤。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要不断地变化气质,不断地净化身心,不断地改恶迁善,这就是修行。

第四,从恶昧善是人的习气

佛经指出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一个人在好的环境、好的团体里,但是他不能与善因善缘相应,不接受善人、善事、善言,反而昧善从恶,就等于枯枝败叶终难成材。所以,人的习气,尤其是不好的恶习,要自我改善,否则终难得救。

人的善恶,没有定论;是善是恶,往往在一念之间。一念善恶,天堂、地狱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