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之理则(1 / 1)

世上每样事物,都自有理则;每件事情的成败,也自有道理。月有阴晴圆缺,是天文的自然现象;人有悲欢离合,是缘起性空的普遍法则。树木荣枯自有其理,人间贫富亦自有其因。在此略举四点事物的理则:

第一,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

花草树木,如果根群健壮,枝叶就会茂密丰盛;如果根腐烂,枝叶就会干枯凋萎。人也有根本,父母是家族的根本,勤劳是富足的根本,用心是事业成功的根本,精进是修行的根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自己的根本,在根本上下功夫,切莫舍本求末,徒劳无功。

第二,鱼有水则活,水干则死

鱼虾靠水维持生命,只要有水,鱼虾就能存活;如果水干涸了,鱼虾就只好等着进枯鱼之肆。空气之于人,就如水之于鱼虾,人如果生活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就如同生活在烂泥塘的鱼虾,虽能存活,却活得委屈而不舒坦。因此要注重、爱护我们的环境,不要毫无顾忌地污染,否则,恐怕不久之后,人类要寻一处理想的居处,也不可得了。

第三,灯有膏则明,膏尽则灭

油灯要有油,才能续明;电灯要有电,才能发亮。如果没有油、没有电,灯就会自然熄灭。一个人过于自满,不求进步,不吸收新知,久之,就会如膏尽电绝的灯,无法发光发亮。朱熹《观书有感》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心灵活水才会源源不尽。

第四,人有信则立,信丧则败

一个人能受他人的重视与尊重,讲究信义、信用,是重要的因素。子贡请教孔子从政的要点,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三项中哪项最重要?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从此可见“信”的重要。“信”是做人的根本,信丧之人,必定要失败的。

事物的理则当然不止四点。袁康说:“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有智慧的人,自然能从细微的事物中观察到大道理;从一个例子中,而推知晓喻其他事物。希望大家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深思各项事物的理则,而拥有更豁达、更精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