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面见李靖,拖延已久的赏赐(1 / 1)

再次满载而归的李世民,回到皇宫第一时间便召见李靖。

收到命令的李靖,将衣服穿戴后,深深叹了一口气。

见到李世民的第一面,他便选择跪下请罪。

“臣没有约束好部下,还请陛下责罚。”

一听这话,李世民就知道苏辰之前的预测是对的。

最近那些流言,确实让对方多想了。

要不然怎么可能,这一见面就直接开始请罪呢。

说起来这件事情,他也有一些责任。

要不是他想一网打尽,没有第一时间处理流言,对方不一定会这样去想。

毕竟在李靖看来,有能力处理流言的皇室没有第一时间出手。

很明显就是在故意敲打他啊!

那么现在见面,自然要将姿态摆到最低,免得再次遭到针对。

想到这里,他立马走过去将李靖扶起来。

让人赐座过后,李世民有些抱歉的说道。

“隋朝时,史万岁立下大功,隋文帝不禁不赏,还将人处死。这昏庸的做法,朕怎么会做呢?”

意思虽然表明的已经很明白,李世民没有准备借此做什么文章。

但是李靖内心还有一些不安,毕竟这件事情事关他身家性命。

在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所以还是应该选择稳妥一些的做法。

如今李世民确实不打算针对他,但是以后就不一定了。

要知道他如今的功劳确实有些过高,现在皇帝不在意。

可是未来就不一定了,若是现在他太过放肆,就是在给自己挖坟。

所以想来想去后,李靖最好还是选择沉默以对。

对于这种情况,李世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对方的想法,他大概也能够猜到一部分。

可是他确实没办法证明,他一直也不会向对方下手。

就算是他表明态度,对方选择相信的概率也不算大。

因为这件事器李靖赌不起,输了他的身家性命就没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直接给对方进行赏赐,来表明自身的态度。

相信有了这些奖赏过后,对方应该也就不会如此紧张了。

所以简单的思考过后,他便笑着说道。

“之前太忙,将军的赏赐这事也拖了一段时间,现在也是时候补上了。

你觉得左光禄大夫,绢1000匹,食邑增加到500户如何?

如果觉得不够的话,直接和我说,我再给你补一些。”

升官加上给钱,李世民觉得自己这次的赏赐并没有什么问题。

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些都拥有足够的**力。

就算是待遇不错的李靖,对此应该也足够满意。

虽然说消灭突厥,是如今唐朝最大的功劳,但是这奖励也是最高的规格。

其实赏赐这件事情拖到如今,主要就是李世民不知道应该如何赏赐。

想了几个赏赐的办法后,他都觉得都差些意思。

不能表达出李靖立下的功劳之大,所以也就拖了一段时间。

如今这件事情也没办法拖下去了,所以便选择了这个最满意的方案。

让他如此为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方过去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毕竟在消灭突厥之前,对方身上的功劳就已经是军方第一人。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什么都不缺的人,如何赏赐才能让他满意就有些为难了。

换上其他人的话,如何赏赐的事情就轻松多了。

看看对方缺少什么,直接进行赏赐就可以。

不仅轻松,也容易让对方满意。

而另一旁的李靖,对于这个赏赐好像也比较满意。

面含笑意的谢过后,便借口身体不适,选择离开。

本来李世民觉得,事情这样就已经结束了。

但是没想到的是,李靖离开不久后,就给他送来了一封信。

信里面的内容,让他万万没有想到。

刚刚立下大功的李靖,居然说自己年纪大了,准备退居二线。

而且好像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开玩笑一样,他还特意推荐了几个大臣。

说自己过去的那些工作,可以让这些人接任。

连替代自己的人都想好了,李靖这次估计是认真的。

想到这一点,李世民不禁怀疑起来。

刚刚自己赏赐的时候,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够好,让对方误会了。

要不然为什么对方刚刚回去,就第一时间选择退居二线呢?

可是想来想去,他也没觉得自己刚刚哪里做的有问题。

因此浪费一点时间后,他就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

如今最重要的是,让李靖打消隐退这个念头,其他事情可没这个重要。

要知道如今的大唐,能够压服其他将领的可就李靖一个人。

所以一旦这位退下,以后大规模作战大唐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主帅。

这个问题就有一些严重了,甚至会让大唐短时间之内无法对外动兵。

也就是说,他准备对薛延陀动手的事情,需要被迫延缓许久。

等到有了合适的主帅过后,才能准备开战的事情。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便准备拜访一下李靖。

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能否进行补救。

实在不行的话,那么他就真的只能去培养其他将领为帅了。

也许这样会让大唐交不少的学费,但是到时也没更好的办法。

当然其实还有一个最后的选择,那就是御驾亲征。

如今大唐内部的问题已经处理的差不多,短时间之内完全不需要担心。

就算是如今没有太子监国,留下一个有能力的重臣就足以处理一切问题。

毕竟如今最强的世家,已经遭遇过几次打击。

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有什么动作。

要知道最近被抄家灭族的世家可不少,足以对他们进行威慑。

不过这办法看起来不错,但是风险还是蛮大的。

因此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这个办法最好还是当一个备用的选择为好。

也就是说,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说服李靖继续为大唐效力。

也许这件事情有些难度,但是相比之下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思考良久后,李世民便暂时放下手中的公务。

拿着李靖的请辞奏折,带着一些侍卫离开了皇宫。

目标地点十分的明确,就是距离皇宫不远的李靖住处。

相信他亲自登门的情况下,对方改变主意的可能性会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