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完全准备,唐俭的活命策略(1 / 1)

选择猎场的好处就有很多了。

比如说这附近,哪里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

就算是遇到了危险,他也可以凭借熟悉地形与别人进行周旋。

其次哪里地广人稀,不花费大量的人手,不可能找到他们。

最重要的是,那边并不是一个好的逃跑方向。

所以无论是突厥,还是大唐,都不会派多少人过去。

至于说碰到那些杂兵,凭借他身边那些侍卫,自然能够轻松的解决。

想到这里,唐俭对于这次自己能够活下去非常有信心。

而且这次他可是做了持久战的准备,逃跑的时候也没忘记带上了各种物资。

相信凭借这些东西,加上猎场本身的那些野兽,他们坚持一个月都没什么问题。

当然其实也不需要坚持那么久,只要等到大唐这边取得胜利后。

他就可以去找自己的熟人,跟着李靖他们一起班师回朝了。

想到回到长安后,能够获得的那些功劳。

他突然觉得自己这次的经历,还是很值得的。

唯一有些可惜的是,自己之前布置的那些准备,并没有用上。

但是只要能够活下去,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

正午。

交代手下去处理战场后,李靖便拿出了长安送过来的密信。

其实处理战场这件事情,最合适的人选是苏定方。

但是可惜的是,对方此时带人去追击颉利可汗了,所以只能让其他人去处理了。

信里面的内容非常的简单。

就是李世民交代了一下,回纥已经归附大唐。

接下来他打算利用这些草原的部落,去对付其他部族。

这样大唐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就能够彻底解决草原上的威胁。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招揽的部族越多越好。

这样能够控制的棋子足够多以后,这边的局势就更加容易操控。

到时候也许除了那让这些部族互相制衡,还能够从他们身上赚取到一些利益。

最后则交代了一下,抓到的那些俘虏不要着急处理。

先留上一段时间,说不定还有其他的用处。

将信件上的内容看完后,李靖的嘴角微微扬起。

一开始他也有些担心,万一将突厥解决掉后,这边再次出现一个同样强大的部落要如何做。

解决突厥看似简单,但是他们可是做了很久的准备。

而且下一个敌人,吸取了突厥的教训后,注定更加难以对付。

所以他还考虑过,解决掉突厥后,是否要将其他部族顺便清理一下。

这样虽然会为大唐吸引一些仇恨,但是到时候只要他出来顶罪,那么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

这样牺牲一个将领,换取大唐几十年的安稳,可以说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但是没想到,李世民那边已经想到了更好的办法。

这样就算是突厥那些残兵败将,真的被那个部族成功招揽,那么大唐也不需要担心。

只需要将现在抓的那些俘虏,送到另一个部族手中就可以。

接下来就可以慢慢的欣赏,这两个部族打生打死,一点点的消耗自身实力。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将其他部族也加入进来。

如此才能有效的避免,其他部落在哪里休养生息,成为最后的黄雀。

当然就算是计划出现了一点问题,那个部族有崛起的可能。

那么到时候大唐也能找一个借口,出兵将其解决掉。

因为这并不会对其他部落有什么负面影响,而且还能让他们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所以到时候其他部族,不仅不会怨恨大唐,反而会万分感激。

越想,李靖越发觉得这办法精妙。

所以他本来那个计划,自然是直接被扔掉了。

让手下士卒将军营修缮一下后,他便准备在原地修整一段时间。

等到草原这边的局势稳定后,他再将那些俘虏安排掉,然后才是回到长安。

当然这些俘虏的的作用,主要就是平衡各个部落的实力。

免得那个部落的实力过强,有机会将其他部落吞并,从而快速变强。

……

从阴山逃跑的突厥士卒,逃脱了大唐的追捕后,有不少喜极而泣。

但是激动过后,又有一个要命的问题摆在他们的眼前。

接下来他们要如何做,才能够继续活下去呢?

首先可以排除掉的,就是跟着颉利可汗以求东山再起。

这两次失败,已经让所有人都意识到,颉利可汗与大唐的差距极大。

这辈子都不可能战胜大唐,所以说继续跟着对方,无疑是必死的局面。

而且继续顶着突厥的名头,很有可能会被大唐继续当做敌人处理。

大唐的实力他们已经领略过来,并不觉得自己有能力从对方手下逃生第二回。

所以想来想去,他们发觉最好的办法,还是选择投奔其他部族。

相信只要是一个有野心的部族,就不会拒绝他们这些青壮的加入。

而此时的这边土地上,以薛延陀的实力最为强劲。

所以这些从阴山侥幸逃得一命的人,经过思考,纷纷选择投奔薛延陀。

本来实力一般的薛延陀,经过这次增强后,实力大幅度提升。

之前那些与他合作的部族,也在夷男软硬皆施的手段中,选择成为了薛延陀的一部分。

当然夷男也没有亏待这些部族的首领,每个人都给了一个高层的位置。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夷男经常会忍不住大笑起来。

曾经他以为取代突厥只是一个美妙的梦罢了。

但是没想到他如今真的有了这个机会,而且时间并没有过去太久。

当然实力一下子得到了暴涨,并没有让他变得膨胀。

此时他也知道,自身的实力还远远不是大唐的对手。

所以立马就派了使臣,前往长安宣布薛延陀的臣服。

当然为了能够如愿以偿,避免让大唐将他们当成敌人。

与李靖合作的事情,他还特意说明了一下。

至于说被李靖背刺的事情,自然是省略了。

要不然有人想找茬的话,完全可以利用这背刺的事情做文章。

比如说经过李靖的背刺,薛延陀肯定怀恨在心。

这种情况下的示好,也只是为了等待合适的机会进行报复罢了。

万一李世民真的相信了这个说法,那么他们薛延陀不就完了吗?所以还是省略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