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中,存在两个重要的概念:理性人和经济人。经济人是指假设某人的思考和行为建立在目标理性基础上,这类人总是试图保证自身物质收益的最大化。《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说过这样一段话:“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按照这句话,经济人只是一些追求个人目标,而不会顾及他人的利己主义者。
而理性人是经济人的延续,一般是指那些能够关注自身利益,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决策者。这类人总是努力寻找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并寻求资本效益最大化的方法,他们通常只在乎利润是否最大化,收入是否最多,产品效用是否最大化。按照理性人的概念,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非常理智的,不会轻易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他人行事,他们习惯于各种理性分析和精确的计算。但现实生活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根本不存在绝对理性的人,毕竟没有人能掌握所有的信息,信息的局限性使得人们的理性判断不会超出其认知的范围,一旦超出其认知的范围,所谓的理性也就土崩瓦解了。于是,人们在做事的时候,即便做了自认为最合理的选择,也不会认为个人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因此,做人还是该有敬畏之心,不要试图去掌控一切,不要试图去洞悉一切,也不要总是觉得任何事情都是能够找到规律和方法的,在一些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上,有时候还是要把胸怀放开一点。对此,稻盛和夫的观点是:敬天爱人,敬就是敬重、敬畏的意思。“敬天爱人”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求人们学会敬畏天道自然,遵循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而行,不要试图去主导一切,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要顺其自然,以一颗平静的心去应对,尽量不要强求。当自己无力阻止的事情发生时,能够淡然处之,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稻盛和夫认为,人力总是有限的,因此只需“尽人事,听天命”,确保自己的行为是合乎自然法则的即可。
比如,在谈到人类科技的进步时,稻盛和夫便表现出了难得的理性。尽管现如今的科学技术发展神速,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依靠自身的科技实力去改变一切,为所欲为。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想办法认识自身的不足,将科学技术与自然法则相结合起来,而不是把科学技术当作无所不能的新偶像去崇拜,去做一些脱离自然发展规律的事情。稻盛和夫曾经批判科技领域盲目自大的心理:“不错,是人类孕育了卓越的科技,但人类因此滋生了傲慢,现在的人类正在错误的道路上加速奔跑。我们不必提倡复古,但要像古埃及人一样,感谢太阳的恩泽,对太阳抱有虔诚的信仰之心,回归到这样的思想。就是说,傲慢的人类,应该重新以敬畏之心应对自然,回归尊重自然的哲学。”
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严重冲击着传统的工业,日本过去引以为傲的工业体系遭受严重的破坏,一大批电子企业惨遭市场淘汰,在这样的形势下,很多人开始唱衰稻盛和夫的经营管理理念,认为传统的那一套哲学管理体系已经落伍了,新时代的人不再需要那些“以人为本”“遵循自然”的理念来经营管理公司,他们认为创新和勇气才是创造奇迹的关键,加上大量的资本运作,就可以在商业领域拔得头筹。可事实上,随着科技产业进入千禧年,互联网遭到了一波一波的打击,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让互联网企业备受争议,也滋生了大量的泡沫,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这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稻盛和夫所强调的“敬天”理念是多么合理,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如果企业家能够遵循自然之道,能够恪守自己的本分,那么他们的经营管理将会更加高效,他们对市场的影响力也会不断放大。
考虑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欲望,都有自己的情绪,在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时,在遇到一些会影响个人决策的事情时,想要做到顺其自然的确很难。稻盛和夫强调感恩之心,强调放空自己,本质上就是要求人们保持一定程度的钝感力。钝感并不是所谓的迟钝,心理学家经常会使用ABC理论进行类比解释:A是指客观发生的激发事件,是个人直接感知到的东西;B是指大脑处理感觉器官所传输的数据和信息的过程,属于理性分析的思维;C代表了结果,是指个人行动、个人情绪表现等输出内容。迟钝的人往往只能够感知到激发事件,有时候甚至于连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而拥有钝感力的人能理性分析激发事件,还可以在行为和情绪上做出相应的反应。
真正有钝感力的人,能够理性对待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够顺其自然,不会被外在的东西所影响,这与稻盛和夫强调的“忘却感性的烦恼”是一回事。
需要注意的是,稻盛和夫还认为,“敬天”应该体现为对人间大道、人间正道的尊重,也就是说,企业家的创业动机应该更加崇高,不能仅仅为了挣钱,而要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要本着为更多消费者谋福利的想法,要在经营管理的时候,更多地为员工、为客户、为合作伙伴考虑。不要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发展目标,而侵犯他人的利益。创业多年,稻盛和夫始终坚持做善事,始终坚持利他主义,坚守人间正道,为自己和企业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这也是他的企业可以成为世界500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