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迭代,不断试错,逐步走向成功的彼岸,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王道。
不要相信成王败寇
美国3M公司有这样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只青蛙接吻。”意思是说,发现真理之前,必定有无数次的失败。据统计,在3M,有超过60%的新产品最终都失败了,正是这不可计数的失败把3M打造成了一个拥有6万多个产品的创新巨人,而宽容失败、不惧失败的基因正是3M荣耀百年的根本。
在创业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创业者能坦然地接受失败,把失败当成一次经验的积累。在失败后,创业者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包括外界的质疑目光、自我的沮丧心理,这就需要创业者能不气馁、不丧气,换个方向继续前进,或许成功就在前面。要知道,大多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在一个个“死而复生”的过程中走过来的,因此,失败了并不可怕,承认失败才可怕。
“我要开发出一款软件为金山开辟一片新的天地。”进入金山之初,雷军信誓旦旦。
1992年1月,雷军加盟金山,作为北京金山软件开发部的实际负责人,雷军的主要工作是研发金山未来3~5年的产品。当时的雷军意识到,DOS系统操作下的WPS已经不再适应潮流的发展,于是,他把研发重点确定为研发适应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字处理软件。对这款软件,他充满信心,于是,主动放弃了早已被大众熟悉和接受的WPS这个名称,给它起了个豪情万丈的名字——盘古,寓意是这款软件将带领金山达到一个全新的顶峰。
为了网罗到业内最顶尖的人才,雷军亲自招聘,他抛出了一条极具**力的广告:“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和雷军一样,求伯君式的成功是很多程序员所渴望的,雷军的梦想和**感染了很多人,不久,他就召集到了十几位当时业内数一数二的顶尖程序员。
为了尽快推出软件以抢占先机,雷军率领团队没日没夜地编写着“盘古组件”程序,他们主动放弃了周末、节假日,每天24小时投入工作。
1995年4月,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研发和改进之后,“盘古组件”在众人的期待中亮相,同一时间,雷军同北京研发部的所有员工精心策划的广告也铺天盖地地投放了下去。基于WPS在市场上的统治地位,再加上有了适当的销售宣传,雷军对“盘古组件”的前景很看好。
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盘古组件”的广告刊登了2周后,人们对“盘古组件”是个什么东西仍旧没搞清楚。“盘古组件”投放市场6个月后,仅仅售出2000余套,而雷军之前的预期是至少5000套。盘古彻底失败了。
雷军把盘古的失败形容为“金山遇到了灭顶之灾”。为了“盘古组件”的先期开发,金山已经投入了200多万,这几乎是金山的全部家底,而盘古却没有给金山带来一分钱的盈利,这次失败把金山拖入了难以维继的地步,200多人的公司,走得只剩下20来个,就这些人的工资,金山也有点捉襟见肘,为此,求伯君甚至卖掉了自己的别墅。
对于雷军个人,这也是他人生中遭受到最大的失败。曾经的志得意满、满怀信心到头来却是一场空,雷军开始自我怀疑,有些茫然失措,甚至迷失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盘古’的开发上,我的责任比谁都大,是我对不住他们。”这时的雷军无比愧疚,他觉得自己对不住求伯君的信任,对不住金山的支持,更对不起那些日日夜夜陪着自己奋战的兄弟。为了给金山上上下下一个交代,雷军决定辞职。求伯君没有接受他的辞职,而是给他放了6个月的假,让他好好思考一下。
6个月的时间,备受打击的雷军没有一刻停止思考,他终于找到了盘古失败的根本原因:只想技术立足,忽视市场。“金山当时聚集着一大批程序高手,没人愿意干营销。要知道,做一个研发高手,自我感觉是非常良好的,转做营销,人生地不熟不说,还要从头做很多工作,这个转变首先是个心理的挑战。”雷军说,“首先,做研发做得很好,是件很舒服的事,为什么要做营销呢;第二,做营销,你是新手,工资也会少很多。”找到了原因,雷军决定放下程序高手的架子,学做商人。
1996年11月,雷军重回金山,他积极结识媒体,虚心请教前辈,从头学习营销知识,为了深入了解市场,他甚至亲自站了6个月柜台,近距离跟客户接触,了解客户需求,倾听客户心声,最终打动客户。
雷军如此,一半的创业者也可以做到。来看下面的例子:
李玉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从名不见经传到创业能手,从第一次失败到如今被人津津乐道的企业负责人,她饱尝了酸甜苦辣,用倔强和坚持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实现了自我价值。
今年38岁的李玉芹,原本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一家服装厂打工,收入虽然不错,可对于心中有着创业梦想的她来说远远不够,5年前,李玉芹跟家人商量后,投入10多万元开起了家庭作坊,帮人代加工内衣。
家庭式的作坊经营起来也并不容易,工人能否按时完工、客源是否充足等总是让李玉芹担心,为了寻找客源,她经常一个人往返于浙江、苏州、上海多处奔波。
李玉芹说,开始两年我不但没赚钱,反而亏钱。开始这个设备也是自己的积蓄,当时投了10多万块钱。在这两年之内,没赚到钱的时候,其实当时心里也没底,但是我自己就在想自己不去尝试一下,努力一下,也不可能像会成功。
李玉芹没有退缩,她顶着压力,将家庭作坊扩大成规模厂房,并招募了26名工人,公司就这样成立了,通过几年的经营,公司由亏转盈,目前订单纷至沓来。
雷军曾说,人要一个一个台阶地上,缺的课一定要补上。补上营销这一课,雷军也完成了从程序员向市场人员的转身。也正是因为这次失败,让雷军从程序员的限制中挣脱出来,踏入了更广阔的天地。